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关读书会|三种“温度”的和平:哪种才是中国外交的支轴?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曹德军
2018-06-16 13:00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我们正处在一个危机的时代,战争已然减少,但国际危机却依然频现。仅就中国外交而言,近年来我们所面临的朝核危机、南海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及日前正热的中美贸易摩擦,均为棘手的危机事件。无政府状态的逻辑是多重的,国际实践也不是非黑即白。国家间的外交状态既非祥和的世外桃源,也非风雨如晦的凄冷世界,而是处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正如理查德·勒博《和平与战争之间(Richard N. Lebow, Between Peace and War: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Crisis)》的书名,就展现了这种平衡。尽管该书写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独到的视角对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仍有重要启发。下面笔者根据对中文译本的阅读,扼要谈三点启发与思考。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交会继续以“温和平”为支轴。

外交研究需重视情境变量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外交本质上是情境性的(Contextual),必须考虑权力在具体政治情势下的实际表现。在不同情境背景下,外交行为者分别感受到的外部约束不同,对风险和收益的感知也会不同。国际情境基本上包含战争(诉诸武力和暴力冲突)、日常(和平状态)与危机情境(显著的压力与战争可能性)。勒博指出,危机是不同于和平与战争的第三种状态,是一种具有高度风险、决策时间短与不确定性的状态。超脱传统的战争与和平两分法,勒博突出了危机情境。他在详细定义基础上,区分了四种危机类型,即敌意合理化危机、派生性危机、边缘政策危机与偶发性危机。在此之前,西方学界对互动情境的分析并不重视。在后冷战时代,外交分析更应关注多元情境下的互动逻辑,如此,勒博的多元视角将为我们带来启发。

在大国无战争时代,与危机并存的就是日常情境。与重大危机的分水岭性质不同,日常情境是平淡、琐碎与波澜不惊的。实际上,日常情境是两次危机之间的平静期,或者说危机是日常情境中的不正常状态。日常情境是一种“未经反思的”、“自然而然”的习惯思维,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认知困难,帮助国家根据过去经验从当下情境中提取“模式化见解”(stereotype)。当前中国外交面对的国际格局,战争已经不多见,危机情境与日常情境是两种主要类型。为此分析中国外交就不能忽视这种和平-危机-紧张-和平的循环,正是在多元情境下,中国外交决策就需具备不同的逻辑。特别是在21世纪,国际实践呈现为“日常-危机”二元模式,那么中国外交分析则需对此重点关注。

承诺可信度源于主观认知

承诺是否可信,并不在于信号本身是否真实,而在于能否让受诺者“感觉”其可信。这里的感觉就是受诺者的主观信念,改变主观信念才能真正提升承诺可信度。沟通方式,承诺与威慑成功发挥作用的核心条件都是“可信度(credibility)”,而可信度归根结底是一个主观认知问题。

小国面对大国的和平承诺,会反复试探承诺所包含的诚意,这是建立信任的必经“测试”——承诺来之不易,只有那些反复经得起危机考验的承诺才值得信任。尤其是身处大国包围的环境中的小国所感受到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在小国领导人看来,小国好比羔羊,大国好比大象,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羊羔提心吊胆。由于自身实力弱小,脆弱而敏感的小国会用放大镜对大国的一举一动加以检视。按照理查德.勒博对边缘危机的解释,当小国认为,严重的国内和战略问题可以通过进攻性外交政策得到完美解决,就会倾向于挑战大国的和平承诺,制造危机。在小国看来,真金不怕火炼,经过考验的和平承诺才更加可信。因而,有时大国周边外交的危机事件其实可以看作是周边小国试探大国承诺的重要方式。

应区分和平外交的不同层次

和平状态并非意味着完全的和谐状态,而是存在热和平、温和平、冷和平的程度差异。自冷战结束以来,时代主题已经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中国和平外交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和平崛起到底有多和平?是完全放弃武力,还是威慑与承诺并举?实际上,和平的性质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不同层次。

其一,热和平,即崛起国完全放弃武力,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武力威慑。在可预见的将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诉诸武力暴力。然而,当前中国捍卫领土完整与主权独立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台湾尚未回归,部分陆海领土存在争端,外部大国竞争压力骤升,放弃武力与武力威胁并不现实。其二,温和平,意味着战争的可能性较低,大面积的紧张状态基本消除。这是一种比较冷静、也更有弹性的和平,以合作协商解决分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尽管强化了军力建设,但只限于威慑与自卫,大部分时间处于温和平状态。其三,冷和平,即威胁和强制外交依然普遍,但又比冷战的紧张感要低。在这一模式下,各国尽管有冲突但因对大战的恐惧而较为克制,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尽管紧张,但是风险基本能够管控。

从理论上看,中国和平外交的状态可以在这三层次之间来回切换。2008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舆论就认为中国外交变得强势。新时期中国外交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方面,继续恪守和平发展的诺言,主动展示“温和平”状态所带来的和平红利;另一方面,在涉及领土主权、民族情感、历史问题方面,则更加强调捍卫底线或尊重核心利益,在维护合法权益时不惧采取武力威慑或强制手段,以彰显大国决心。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外交会继续以“温和平”为支轴,根据不同情境,在热和平与冷和平之间切换。

勒博指出,危机犹如切割精美的宝石,需要多个角度才能完整欣赏它。在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关键期,《和平与战争之间》无疑将给中国外交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立足自身丰富外交实践,中国需要从国际危机中不断学习。只有学会理解他国的认知与信念,积极换位思考,才能通过“他者”认识自我,最终做到“揽镜自鉴”。

(曹德军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是作者在政治心理学凉风书会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举行的第66期读书活动暨“勒博政治心理学思想”主题书评会上的发言稿,经作者审定,澎湃新闻获授权刊发。)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