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向步行城市①︱向步行转变的50个驱动力

原文/Arup 翻译/ 董芳君 李天娇
2018-06-25 12:29
市政厅 >
字号

【编者按】

近年来,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接受“步行城市”这一规划理念。然而,在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里,虽然不乏工程师的细密心思和行动力,也不缺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但实现步行城市的愿景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为此, Arup通过与实践者的访谈和对80个国家的各类型城市案例的考察,对“步行城市”重新进行了审视,最终形成了《城市活力——走向步行世界》(Cities Alive: Towards a walking world)这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在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政治五个领域,提炼出50个关于步行的改变的动因和50个步行可能形成的城市变化,试图描画一幅从理念走向实践的可行之道。本系列包括6篇文章。

报告框架:50种变革的动因,50种步行效益,40项行动,和80个案例。本文图片均来自《城市活力——走向步行世界》研究报告(本文图片均可在澎湃APP内点击查看大图)

从效益到行动的结构分析图

路易·康曾这样谈论街道:“城市里的街道必定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城市的基础性结构。街道是基于共同意志的空间,是社区的空间,它四周的墙面属于支持者,它被贡献给城市以作公共用途。天空是这个空间的屋顶。而现在,街道上尽是一些跟道旁房屋毫无关联的冷漠活动。所以你是没有街道的。你所有的只是道路,但你没有街道。”

转变的背景

毋庸置疑,20世纪是汽车的世纪。汽车的量产实现了人类出行史上的革命,也是出行民主化的一项里程碑。对于速度和个体自由的追逐让汽车获得绝对性的胜利,而城市的规划也因此围绕着汽车而展开。汽车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便占据了人类的生活空间。

如今,世界上很多城市依然保持着以汽车为主导的规划思路,大量的社区没有专为行人设计的步道,许多公共空间里停着的成片的汽车,大量的高速公路将社区隔离。汽车主导下的城市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空间的质量,还有空气和噪音污染、大量的交通事故、因为缺乏运动而导致的肥胖,以及社区之间的隔离等等。

这不仅仅是空间质量的问题。大量的汽车出行给日常生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比如汽车现在仍然依赖不可再生能源,拥堵让城市承担了巨大成本等等。

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路易斯·芒福德、简·雅各布斯、威廉·怀特和杨·盖尔所引导的城市运动就开始质疑汽车的主导地位,这一运动源自对城市规划中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模式的式微的关注。然而直到最近,步行才在关于城市的讨论中真正得到更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出行被认为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也因此世界上才有更多的人开始期待宜人的街道环境。一些城市已经开始行动了:德国汉堡,芬兰赫尔辛基,西班牙马德里已经开始计划实现街道无车化;纽约和洛杉矶开始了一些低成本的纯步行街道的改造;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几年内就铺就了140千米的自行车道;全球各地的市长们都开始在他们的城市实施“交通事故零愿景”的计划。

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城市和市民开始从汽车手里夺回本来属于人的街道空间。尽管面临着同一问题,不同的城市却因本土地缘背景的不同影响而面对不同的挑战,比如说经济发展往往跟汽车化直接相关,不同的城市发展密度也暗示着不同的项目干预方式。而不同的政策情境也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城市背景,为世界上不同城市提出不同的发展和改进方案。

密度和城市GDP。这两个因素为建设步行城市设定了不同的情境。

50个改变的驱动力

改变的动因

前纽约市交通局局长Janette Sadik-Khan 曾说:“我完全相信,如果你可以改变街道的话,你就可以改变世界。”

西方国家里汽车文化日渐式微。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欧洲国家开始到达了他们的汽车顶点,汽车保有量、车牌保有量和行驶里程开始持平然后下降。我们正在经历一次长期的文化变革:对千禧一代而言,车不再是社会身份的象征。

经济衰退让人们更难买得起或养得起汽车。同时,新的研究显示久坐有害健康,而不断普及的互联网让出行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作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愿景的回应,减少汽车交通、鼓励多样化的出行模式,这样的规划行动开始有了一些积极的效应。对于“宜人的”、“健康的”、“为所有人设计的完整的”街道的呼吁开始使步行成为城市对话的中心议题。而这尤其归功于步行和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关系,以及步行的灵活性和其对于多感官互动的社交体验的帮助。

各大城市已经开始实现更多的人步行、更少的人驾驶,他们也会看到更健康幸福的市民和更有活力的街道和公共空间。然而这一生活方式的改变背后是哪些趋势所驱动的呢?

1)社会趋势

汽车保有量、人口结构、数据时代生活方式、感知“城市性”、作为堡垒的城市、公共健康、可持续日常行为、城市不平等结构、自发性、城市压力

新的人口结构,比如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缩小,从根本上迅速改变了人们与城市的相处方式。人们更需要社会交流以避免孤独和隔离,而不断增长的不平等和不安全感则让这一问题更加严重。而城市里服务、娱乐和社交机会的聚集让人们探索本地支持的可能性,创造了相遇和非正式活动的可能性。

渴望“城市性”和人口集聚驱动了城市化过程,而这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出行的方式。养车成本如此昂贵,而拥堵让通勤变得低效而充满压力。统计显示人们的幸福感随着通勤长度的增加而下降。而且汽车不再是年青一代身份的象征,手机成为了电子时代的中心。

在考虑了健康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更多地选择步行、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积极的出行方式能增加运动、减少疾病和社会压力,因此变得越来越流行。

2)科技趋势

自动驾驶、感应器、大数据、互联网交流、及时通信、数据信息、免费Wi-Fi、游戏化、互动街道设施、量化个体

数字科技的普及让数据、互动和个性化变得可能。智能交通使得不同的交通模式开始互动,为真正的整合交通铺路。出行规划师已经开始整合不同的出行模式,包括步行、自行车等,而实时连接和个性化需求也让人们更为倾向于这些积极的出行方式。然而健康不是驱动人们行动的唯一因素:比如,为人们提供有偿出行的游戏化设计也促进了这一改变。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本身也产生了改变:感应器和云计算变得越来越便宜可得,街道也因此变得更为智慧而互动。城市现在可以通过管理和分析人们的活动水平,积极提倡步行和骑行,并让游戏和娱乐元素融入到街道中。而未来的自动驾驶会完全改变我们出行的模式,大量减少对于道路空间的需求。

3)经济趋势

拥堵成本、数字经济、全球主义、人才中心、健康成本、衰退、共享经济、旅游业、失业率、城市更新

全球经济的发展不仅影响到人们如何挣钱和消费,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数字经济让人们更自由地旅行,因而也需要更可靠、连续的出行方式。点对点的服务正在打破传统服务业的模式。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也影响到交通领域,出现了一些按需求的出行系统,比如共享自行车和共享汽车等。这大大减少了对私家车的依赖,也因而提高了包括步行在内的多样化出行的可能性和灵活性。

灵活交通不仅降低了用户的汽车消费,也能为政府和终端使用者减少健康和拥堵成本。因此,国家和城市政府会更有可能支持灵活交通模式,以此来促进本土经济和创造性的就业机会。在公共空间上的投资也能催化城市更新;这也能活化遭废弃的城市区域,重建城市的经济基础。

4)环境趋势

积极交通、空气污染、气候变化、减碳、能源消费、绿色设施、热岛效应、土地利用模式、生态多样性减少、交通安全

环境是提倡步行运动最早也是最直接的驱动因素。步行能够成为人们积极解决本地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工具。许多解决方案都需要聚焦于城市。通过从汽车到人的关注点的转变,城市和交通规划能够减少对城市可持续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城市现在关注的不再仅仅是道路的通行效率、停车和污染,而是人们的活动、自然和活力。一些现有的交通设施能够被灵活使用,在不影响未来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而许多城市已经从步行空间的改造和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中获利了。

全球来源于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

5)政治趋势

城市竞争力、集体意识、绿色正式、领导力、微方案、政策整合、公共空间、利益相关者参与、城市抗逆力

气候变化、能源价格波动、经济危机和政治剧变仍然推动着公众情绪和政治运动。城市在面临更多的威胁,为了准备、应对和从危机从恢复,社区主导的自力更生和构建复原力的行动方案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社交媒体为公共参与提供了新的可能。从众筹项目到地方自治,人们都越来越参与到城市事务中,追求一个更为包容的规划过程。积极的出行模式、宜居性和公共空间成为许多城市的优先目标。

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中,城市更需要证明其在环境和创新方面的领导力。强大的城市领导力能够让城市管理更为可见、更加合理、也更有决策力。步行在城市减少车辆、拥堵和污染的行动中更被提上政治议程。人们更多地意识到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这敦促城市改变陈旧的以汽车为中心的政策而更为完整地认识出行和交通。在一些小规模和临时方案的帮助下,这些政策都渐渐让人们回到了街道上。

(本报告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SustainableCity),澎湃新闻进行重新编辑整理,获Arup授权刊发。)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