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组织力︱洛阳村记之三

2018-06-25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个贫困的邻村主动上门求“合并”;

一位私营老板带着数千万资金慕名而来谈投资;

一台“村办春晚”持续数小时谢不了幕,抢了央视春晚的彩;

这一切,都是因洛阳村有个充满魅力的好支部。

良好的政治生态就是“强磁场”

2016年,洛川县行政村合并,地处洛河峡谷地带的脱贫村积马河村成为被合并对象。

“搭伴要选强的,拄棍要选长的。”积马河村村民点名要和相邻的洛阳村并村。

积马河70%的村民祖籍在河南、山东、湖北、安徽等省,是不同时期逃难而来的村民及后代,村里大多土地处在洛河峡谷地带,只能种玉米不适栽苹果,村情较复杂。

“我们富裕了,不能看不起穷兄弟。”洛阳村两委毫不犹豫表示愿意接纳。

“村民的思想需要村两委会引导,村民的善心需要被发掘。”一场全体村民大会如期召开。

冯建海带领村干部和大家一起回忆当年本村苹果连续9年遭灾时,积马河村民如何用自己种植的玉米接济大家的情景。做足铺垫后,引势利导地讲“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优越制度在农村的现实意义。

“村民是最通情达意的,只要把工作做到前头,许多矛盾就能化解于萌芽中。”段春季说。

洛阳村民一致同意接纳这个“穷兄弟”。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合并后的两年时间里,村里将大多数精力放在改变积马河小组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上。

积马河小组的交通不便,果商不愿意上门收苹果,因此每斤要比别人少卖5毛钱,村里争取来200多万元硬化了5公里通村路,实现同果同价;

生活用电线路严重老化,晚上用电高峰时经常跳闸,村里争取来数百万元,对电网进行改造,村民不再为用电的事发愁,还购买了冰箱等家用电器。

5月8日,积马河小组31岁的小组长肖义平,正组织村民对老果园进行升级换代。

这位曾经逃离果园的“果三代”,多年外出打拼,任职一家大型酒店的副总经理,在两村合并后,他选择了回村,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他说,吸引自己下决心回来的主因,就是村里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洛阳村,和肖义平一样,放弃城市生活回乡务果园和从事电商生意的“果三代”和“80后”每年都在递增。

干部善听群众的话,群众就听话

在洛阳村村委会会议室里,立着两块洛阳村红白事“八项规定”流动提醒板。

村干部介绍,只所以做两块内容一样的流动板,是为了谁家过事,一块挂在村口,一块挂在事主门口。挂村口的目的是向客人宣示,村里有规定,不是事主“啬皮”,舍不得上高档烟酒。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变,化解了不少事主的难堪,得到村民广泛认可。

洛阳村“八项规定”内容十分接地气:如过事宴席每桌饭菜费用不能超过450元,白酒单价不能超过50元,香烟单价不能超过15元;过事村客随礼不能超过100元,村客不回礼;燃放烟花远离车辆、人群,保证安全,乐队助兴,严禁色情低俗内容。

村主任段春季告诉记者,这些内容都是根据村民的消费能力,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情况下制定出的。

2013年春天,个别村民找到村委会,建议向上级争取治沟造地项目。因村里的荒地不多,村干部就没向这方面动过心思。

陆陆续续提同样建议的村民在增多,引起村干部的重视。经过多次调研和测量,一些潜在的土地显现出来。在上级相关资金支持下,洛阳村新造出300亩耕地,每年的承包金成为村集体一笔客观的收入。

村中800亩沟道地因气候问题只能种玉米,一亩年纯收入不到400元,成了村民眼中荒不得种不得的“鸡肋”,渴望有人“接盘”。塬上1800多亩优质果园因缺少农家肥,不仅土壤板结,影响苹果品质,急需有机肥。

村干部一合计,为什么不引进一家养殖业公司,把产业上的“两个胖子”同时解决掉。

多方打听后,有着同样想法的畅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将万只羊场落户洛阳村,800亩川地被全部流转成青储饲料基地,村民每亩流转费都高于种玉米的纯收入,近20位村民农闲时能在羊场打工,赚另一份收入。

而大量的羊粪成为改善果品的上等肥料,循环农业在洛阳村风生水起。

谢不了幕的“春晚”,不谢幕的好民风

2017年除夕夜,一台持续了近4个小时的“村办春晚”在洛阳村文化广场上演。

秧歌舞、民歌独唱、憋鼓表演、快板书,完全由村民自编自演的“春晚”一再延点,迟迟谢不了幕,吸引来不少邻村的村民。

展现最好的自己,展示最好的洛阳村,已成为大多数村民的行动自觉。

洛阳村170余户民居整齐划一地分列在主道路两边的10条巷道里,穿行在道路上,房屋两侧的墙壁上,数十块精美的宣传画带给人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它出自村里一位年轻人之手。

2016年暑假,还在西安上学的段旭亮“想为村里做点事”,自己的美术特长和村里的白墙产生了联系。

整整一个暑假,他带着两名小伙伴,将“二十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地绘上了墙,成了村里的一景。

“每人能为村里力所能及地做点事,就能建成一个美好家园。”在洛阳村,和段鹏一样“愿以善小而为之的人”不在少数。

张银有的女儿得了淋巴瘤,看病花了30多万元,村支部号召村民为其捐助数千元。

2016年起,为了摆脱贫困,他开始做豆腐赚钱。无论每天多累,他都会轮换着为村里的老人免费送新鲜的豆腐品尝。

采访中,张银有高兴地告诉记者,前不久,自己在贵州某建筑企业做管理工作的儿子,拒绝了包工头送来的6万元“好处费”,被全村人称颂。

为了搞观光采摘,村里想为沿路的果园外围安装护栏,一预算,费用太高,装不起。

村民知道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出主意想办法,就地取村,说干就干。不出一个月,由修剪下的果树干扎成的栅栏建成了。

外人都说,洛阳村的村民听话,村民却道路出了原委。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问题墙、回音壁”等形式,充分尊重村民的知情权,村民和村干部、村民与村民之间没有隔阂和猜忌,所以大家就不设防,相处的自然和谐。

有人问冯建海,当村干部近30年,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

他说,每当看到村民领着外来的亲戚朋友在村内参观时,感觉吃再多的苦也值得。

以村为荣,以建好村为荣,洛阳村民和村干部在争当“主人”中画了一个同心圆。

(来源:《当代陕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