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道行 | 德木拉山口,关于西藏的一个隐喻

2018-07-21 1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杜冬

德木拉山口,海拔在4500到5000米之间,位于西藏林芝,喜马拉雅山东麓,318公路旁。作为茶马古道上的商路之一,它北面连接着如今号称东方瑞士的鲁朗,南面是紧邻着雅鲁藏布江的米瑞。往来拉萨与藏东的古道从这里经过,前往北京拜见清顺治帝的活佛们、遭到流放的罪人、清末的远征军、以及无数马帮都曾走过这条道路。

德木拉山口,看得到工布拉尊雪山 本文图均为杜冬 图

任何来到东巴才村的人,都不会想在冬天翻越德木拉山。

阴冷的喜马拉雅山东麓,夜晚森林的呼啸让人胆寒。最好是在火炉边睡一个懒觉,吃点面饼子蘸辣椒,和“阿达”(大哥)们跑到小酒馆里喝拉萨啤酒,心中惦记着晚上的风干藏猪肉。

但我知道自己要翻越东巴才后面的德木拉山。即便在怒号的松风之中,德木拉山依然在黑暗背后,在我一度浪漫的心中。

对当年的我而言,它就是拿破仑的阿尔卑斯山。那时我33岁,是一个刚入行的记者,热情过剩。一般的采访要求绝对不会让记者独自徒步翻越这座早就无人走的荒芜高山,因此在我看来,爬到山的那一面,意味着我不再是一名按部就班的记者,而是文化的探索者。

为什么?

首先,古道的两端分别有一座寺庙。山北边的路口是第穆寺的遗迹,山南边的路口,则是新第穆寺。第穆,就是德木,寺与山同名。第穆寺的历代活佛中,曾出过西藏的摄政王,还出过摄影师。这位摄影师的儿子,如今也是一位摄影大师,他在自传中写下了这座寺庙的种种传奇,也讲述了他的父亲当年是如何用相机拍摄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西藏贵族生活的,其中还包括这条古道的黑白照片。

其次,这条道路也是清帝国最后一次远征的重要结点。1911年,清军从拉萨和昌都两路东西并进,去讨伐桀骜不驯的波密本地土王。不到一年之后,清帝国崩溃,这些军人也随之溃散。有人甚至越过了无人区,回到汉地,此中就有湖南人陈渠珍。

日后,陈渠珍根据这段经历写成《艽野尘梦》一书,成为林芝珍贵的史料,他与藏族夫人西原的故事,也成为一本爱情奇书。

看起来,这条曾充满浪漫,如今无人问津的古道似乎也会为我心中的疑问提供答案,关于西藏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不管时间的浪潮是如何带有改变西藏的雄心,但都得按照德木山口的轨迹来。山口是一个隐喻,古老西藏的隐喻。

陈渠珍和西原结婚的地方

但是很不幸,在这个冬季,东巴才人没有人愿意做向导带我翻越德木拉山,男人们转过脸去,女人们大摇其头。家里牛要照顾,青稞田的篱笆要修了,要去开车拉沙石,问题太多了。

但是我们还是成功地找到了一位“阿达”。这个矮小的汉子要价400,而且只带到山口,下山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了。凌晨到来前,他就来敲门,我们便出发。他一副正式的工布人装束:头戴金边阔顶毡帽,穿着一件夹克衫和一条松垮垮的西装裤,腰间插着一把木鞘的匕首,脚上登一双部队用胶鞋。

东巴才的家居和道路

天方亮,我们已经越过了潮湿的森林与草场分割线,进入高山草甸。

这是一条牦牛踩出的小道,阿达带头,脚下草甸与灌木丛间隔出现。灌木丛有强烈的香味或者臭味,是一种矮小的高山杜鹃,采回去晒干就成为煨桑的香料,神灵们都日日熏蒸在高山杜鹃燃烧的强烈气味中。

路边有牧人垒砌的小石堆,这些牧人技术高超,让那些石块摇摇欲坠地彼此支撑成柱状,却不会被山口的大风吹倒。他们还用更大的石块砌筑牧人的小屋,以便夜间避寒。在海拔4500米处的山口,寒风总是伴着雨水,只有灌木没有柴火。可怕的环境倒是锻炼了牧人的好脾气。我几乎从未见过一个发怒的牧人。碰到问题,他们总是蹙起眉毛,盘起双腿默默考虑,再顺便堆几个石玛尼堆。

山口的灌木丛

向导让我们看路边的土层断面。土壤中的水分已经完全冻成了冰,锋利的冰棱从土壤中探出头来,又有些像蘑菇的菌丝,一直延伸到土壤深处。这冰后来也让我大吃苦头。

太阳升起时,我们已经快到山口。从这里向下看,不可穿越的森林变成一条窄窄的丛林带,后方则是雄伟的雪峰:工布拉尊。更宏伟的加拉白垒、南迦巴瓦应当还在后面。小小的鲁朗如同巴掌,德木拉山口让人们可以睥睨家乡,悠然生出远心。

1911年,清帝国的新军携带格林机关炮,从这条道路上走过。队伍中的陈渠珍后来成为湘西王,部下包括沈从文和贺龙。不过在1911年,他还是一个不到30岁,日夜躁动着想要立功的年轻军官,刚刚在山脚下的米瑞娶了一个藏族妻子。

西藏并不将历史覆盖,而是让你能够平行地观察。古道的旁边就是318公路,卡车在爬坡。如果那一场清代末年的史诗远征发生在今日,三四辆重卡就能解决其全部的给养问题。

传奇般的名将和远征,都在公路面前黯然失色。

公路是现代化的暴君。

在西藏,我曾见过许多千百年前精心选址的古寺庙,被新修的公路无情地抛弃在山谷里。原本这些古寺威临古道,岩墙高耸,是商旅绝不可能绕过去的。因此,白银、茶、信仰和瓷器潮水般地涌入寺庙的仓库中,寺庙的赫赫声名也随之传扬各地。

德木拉山脚下的第穆寺也是如此,横卧在翻越德木拉山的山路前,客商翻越山口时,也将这座寺庙极有特色的金刚法舞、长着鸡脚的女护法神“工尊德木”,曾经担任过全西藏摄政王的第穆活佛的故事带往各地。

然而有一天,几个黝黑的施工测量员一通忙活,就隐隐决定了这些寺庙的命运。紧接着就是炸山开路,新的道路断然选择了最直接的道路,甚至钻隧道,架桥梁,让那些数个世纪前智者们的殚精竭虑都荒废了。

山口的石玛尼堆

人们来参加新第穆寺的法会

法会开始了

太阳已经升起了,我们还没翻越山口。

向导提醒了我要慢一点,我也发现脚下开始变得泥泞,似乎泥水是从地里面渗出来的,但是太迟了,我背着登山包滑倒在地上,听到关节喀达一声脆响。

这是为何要在日出前翻过山口的原因——因为土壤中的冰会在日晒中融化,变成稀泥,到了夜晚又会冻上,如此循环。

我以为听到的是骨折的声音,非常疼痛和恐惧,在地上蠕动,但是“阿达”并不这么想。他让我走一走,看我如爬虫一般在地面上爬了几下,就知道腿没断,只是严重地扭伤了关节。

这里是山口,向导完成了使命,带着四百块离开了,不管我们如何劝说也没有办法。他沿着来路,穿过杜鹃灌木丛回到了他钟爱的小小山谷。

下山的道路如同炼狱,我连滚带爬,摄影师背着两个登山包,花了整整十个小时。茶马古道石块垒砌的地面还是终于出现了。晚上九点钟,我们跌跌撞撞地进了一户人家。那户猎人的家中,床上铺着硬邦邦的熊皮褥子,他们对有人从山上爬着下来很是吃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