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Z博士的脑洞|滴滴只是房间里的一头大象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8-08-28 09:4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滴滴顺风车再次发生惨案,滴滴成为千夫所指。从案情公开情况看,指责滴滴,没有错。但是,或者不够。

我们意识到了所处的困境,但是否意识到了真正的问题?

滴滴是一只房间中的大象

滴滴再次因此种惨剧被聚焦。这一次,事情似乎更为简单明了,不负责任而只想拖时间的客服,葬送了本有极大机会可能被解救的生命。甚至在公权力介入的情势下,仍然傲慢、缓慢,以“内部流程”为由,拒绝配合。可想而知,面对普通客户的投诉与诉求,想得到回应和问题解决会是多么困难。也就不难解释,出事司机一再被投诉却终能肆无忌惮的酿造惨剧。显示公司不仅社会责任感缺乏,内部流程管理继而运营方向都存在极大问题。

然而,即使抛开这次惨剧,滴滴也已经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一种奇观标志,这才是其真正应当值得被关注之处。

滴滴很特别,集聚了许多矛盾于一身。

比如说,其是以“共享精神”出道和大红而占据C位的,但是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垄断精神”横扫了A、B、C、D、E、F、G位。

比如说,滴滴的平台费大约在25%,公布的数据是每天高峰期订单超过了2000万单,没有什么重资产,而从客服来看管理也非常不足,但是,却还在亏损。

比如说,其是有公开法规支持、规范的网约车,又是各个城市中被暗暗禁止的非法黑车。

白手素描一下滴滴的成长经历,能发现一套从头到脚的精神分裂。

滴滴很特别,民众一边咒骂,一边依赖;管理者一边打压,一边追捧。

其是在大众的怒吼和狂欢声中倒逼出来的胜利者,在公共管理者的再三禁令和拒绝下,被万千拥簇而赢取了公共管理者的承认。同时,也是赢取了公共管理者的承认却被万千唾骂,在公共管理者的退避和备书下,再次陷入大众的怒吼和狂呼声中的“失败者”。

三言两语勾画一下滴滴的心路旅程,却能发现一个完整的回环。

滴滴很特别,其是一只房间中的大象。

互联网金融也是一只房间中的大象

很多人不理解房间中的大象。

那我再举个例子,所谓的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究竟怎么定义?其实是个难题。但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大红大紫(过),确是实实在在的。

尤其是近五至十年来,第三方支付愈加蓬勃发展,线上理财一时风头无两,众筹等新概念深入人心,P2P网贷风起云涌。好一番热闹景象。

然而,互联网金融也很特别,集聚了许多矛盾于一身。

比如说,所谓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创新,其本质上根本就是传统金融逻辑而没有创新可言。

比如说,许多的所谓互联网金融公司或平台,根本就不具备金融机构的资质,却又干着金融机构能够干的事情,却又不受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

白手素描一下互联网金融的成长经历,能发现一套由内而外的口不对心。

互联网金融也很特别,管理者一会儿追捧,一会儿打压;民众一会儿依赖,一会儿咒骂。

2007年P2P网贷诞生。2011年5月人民银行正式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众筹亦被人们所接受。2013年6月,支付宝联手天弘基金推出余额宝服务,互联网基金模式铺开。2013年起,大量企业涌入互联网金融领域,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银行相继获批成立,信托、券商、基金等均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

现在呢?监管文件密集出台,监管力度持续加大。P2P网贷、股权众筹、互联网资产管理、第三方支付等领域都在一边持续爆出各种问题的境况下一边被重点整治。

三言两语勾画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心路旅程,能发现一个残破的回环。

互联网金融很特别,其是一只房间中的大象。

什么是房间里的大象?

来对比一下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

其相似之处,实在太多。

都有巨大的需求。看出行,截至2017年底,以网约车为代表的中国移动出行用车用户规模达到4.35亿人。看金融,第三方线上支付规模由2012年3.66万亿元到2017年超100万亿元;网上理财如“余额宝”规模从2013年1853亿元到2017年1.58万亿元;P2P贷款平台数量和资金则经历了急剧膨胀。

都无合适供给。看出行,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公共交通运输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交通服务严重供不应求。看金融,融资和投资渠道都相当狭窄,导致一方面小微企业获得传统“正规”融资的可能性不高,另一方面普通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的选择面也很小。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这两种都随之蓬勃发展的需求,却都遇上了金融抑制相当严重的供给不足。

都是有供给不被允许。回溯一下,出行方面,过去就有数不清杀不死的黑车,在上下班高峰、偏远区域等生机勃勃多年。金融方面,则一直有数不清杀不死的民间集资和民间抵押、贷款、高利贷、联保等暗流明涌。

都是用非常规手段对接。于是,在互联网大潮下,“互联网+”这个概念与那些不被承认的供给就像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扬眉吐气起来。“互联网+”黑车变成了网约车,“互联网+”集资变成了网贷。用了一个新概念+非常规手段,终于把供给和需求对接上了。

所以,政策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如果说交通部门还“顽强反抗”了一段时间,最终不得不承认现实的需求汹汹,金融部门则早已清楚和默认民间融资的补充作用,从而在互联网新概念的遮蔽下乐见其成。

房间里有一头很大很大的大象

既想不改革供给,又想需求不要吱哇乱叫。在新概念加持下,新事物出现了。

但是,管理者也都同样保持了一种讳莫如深。

没允许?不是。

允许了?没有。

因此,责任自负。

滴滴出事后,一些人在比较网约车和出租车发生罪案的比例,以证明究竟哪一种方式更好。这种比较一定是徒劳的,因为搞错了逻辑。和投融资有风险一样,坐别人的交通工具也有风险。正因为如此,才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制定行业法规、进行行业监管。所谓法规、监管,无非就是建立系统性的信用考核、责任追溯、行为奖惩,以保证供需关系的顺畅、效率及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监管变得更加容易。大数据的采集、跟踪、分析,可以让各种行为无处遁逃。就拿这次的事件为例,如果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姑娘在出租车上遇险,可能更没有机会联系家人朋友发出求救信号,也可能更难追踪犯罪嫌疑人将之捉拿归案。对于金融而言也是一样,所有线上支付将会更清楚的被记录及可供分析出你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故事。

既然如此,为什么被“互联网+”了的这些行业反而频频“爆雷”?仍旧回看过去,在这两个行业中,黑车与民间借贷比正规出租车与金融机构发生问题的几率大多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在监管范围内。那么现在呢?为什么由此引发的民事、甚至刑事纠纷还在源源不断发生?因为他们还是没有真正被纳入监管。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的“脱缰”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而网约车呢?为什么不直接定位其类似出租车的运营车辆身份,然后比照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对运营车辆和司机都登记和公示?

这个问题当然也不难回答。

正是因为管理者既不想把网约车定义为合法的运营车辆,又不想也已经不能把网约车定义为不合法的运营车辆。这几乎和久难“治疗”的民间融资痼疾有相通之缘故。

不承认有大象是不行的

种种“既想……又想……”的意图与“既不想……又不想……”的态度究竟是怎么形成的?

不愿意放弃权力或是其中一个原因。牢牢把握在手的市场决定权不但带来了权力,也带来了管理的“简单方便”。以至于这成为一个越来越僵化的池子,出租车牌照和金融牌照此前多年已经处于极其“稀有”状态。而新增的网约车也果然终于仍然以垄断姿态“入局”,又一次“方便”了管理。

不愿意承担改革成本或是另一个原因。市场越大,风险越大,谁来承担风险?需求越多,风险越大,谁来承担风险?供求资源配置越顺畅,流动性越大,风险越大,谁来承担风险?民间投融资问题的不能解决大概就是这样不断蹉跎的。

不愿意动脑筋、担责任则也是重要原因。改革是转换,怎么能够想办法平稳过渡?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旧市场规制下的旧“势力”怎么安抚?新市场规制下怎么能够更好的培育又监管新“势力”?在出租车与网约车间如何协调共同实现市场平衡,或者就是管理者不愿面对的难题。

因此,对策总是在封闭市场、压制需求中寻找落点。当市场需求不可避免的扩大,就硬生生把市场变成分割的两块,一块强力管制、另一块失去监管。

然而这并没有用。

一方面,这种不放权的管制带来了寻租,近些年的反腐败案例中,交通系统和金融领域的大案往往令人咂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粗暴。所谓“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其实是因为治理水平没有提高,与市场发展和市场理念都不匹配的粗暴方式造成的。

而且,这也无异于掩耳盗铃。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此之快,技术进步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持,市场需求不但加速扩张,而且日新月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愿意承担的成本其实被个人承担了。由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社会高速流动和行业高速发展,使纠纷变得更多且更为显性。也必然在互联网信息流的助推下引发更大的波澜。

即使在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中,治理能力都在不断思考如何赶上时代步伐。如果我们有些部门还在用老思维企图“把握”新市场,则只能远远地、狠狠地被抛在后面。

房间里有大象。不承认有大象,甚至会无法出门。

后记

一会儿叫人家牛夫人,一会儿叫人家小甜甜,一会儿叫人家丑八怪。

不能直面理顺供求关系,则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则一定惩戒不足,那么,谁怕?

不能直面市场逻辑来解决问题,则总是政策多变,那么,岂非鼓励快速变现?

管理者一边管制,一边不管,民众一边蠢蠢欲动,一边无所适从。

其实,技术也能够帮助监管攻克许多过去的难题。互联网可以帮助金融基础建设差地区的人获取资源,大数据也同样可以帮助更有效、高效的监管。网络只能用于网约车吗?互联网技术用于全部出租车可好?实时监控是否更便捷?安全出行应更有保障。

有人还在说,哪儿有大象?大象在哪?

你看,这就是咯。

(作者万喆系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孙扶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