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秘鲁纪行|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华人庄园

2018-10-01 13: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提起亚马逊,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那一大片潮湿、闷热、蛮荒和神秘的热带雨林。它横跨南美洲大多数国家,面积达550万平方公里,是人类最后的秘境之一。还有那条蜿蜒曲折、汹涌磅礴的亚马逊河,从安第斯山脉的脚下一路奔腾到大西洋海湾,像是横亘在美洲大陆上的一条巨龙。

伊基托斯,就是隐藏于亚马逊雨林深处、紧靠亚马逊河的一座现代都市,人口规模达50万,以一种热带雨林都市独特的气息而闻名于世。属于秘鲁的雨林占了整个亚马逊雨林面积的13%,约有70万平方公里,伊基托斯是秘鲁亚马逊地区的最大城市。该城市坐落于亚马逊河上游,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内河航运,是世界上没有陆路交通与外界连接的最大城市。它被英国《卫报》评为全世界最偏远的城市之列,还在2011年被《孤独星球》推荐为当年最值得一游的全球10大目的地之一。伊基托斯虽然离亚马逊河入海口有3700公里远,但是三千到九千吨的海轮可以溯流而上抵达该地,使得它成为世界上距离海岸最远的海港。相比之下,重庆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港口,距离入海口不到2500公里,但是因为海轮无法直达,只能叫做河港而不是海港。

伊基托斯是世界上最偏远的城市之一

历史上的伊基托斯远比今天辉煌。它由耶稣会传教士于1750年左右创建,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橡胶热中繁盛一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机者、冒险家和各式移民。突然涌现的财富给这里带来了各种各样风格的建筑、艺术、音乐、文化、宗教乃至饮食习俗,使它在当时成为一座特立独出的丛林都市,远比首都利马更具有国际风范。

如今,伊基托斯的历史中心已经被秘鲁政府指定为国家文化遗产,拥有70多座著名建筑文物,如新哥特风格的大教堂、与埃菲尔铁塔出自同一手笔的铁宫、上演欧洲古典音乐的歌剧院、犹太教堂等等。其濒临亚马逊河支流伊塔亚河的贝伦棚户区,被誉为“亚马逊丛林的威尼斯”,拥有成千上万的水上吊脚楼,这里的居民每天趁着潮涨潮落,乘坐独木舟出行和贩卖丛林产品。棚户区南边的集贸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成为游客必去的热门景点之一。这里除了出售各种肉类、水果和蔬菜,还有琳琅满目的珍稀鱼类、鸟类、海龟、猴子和鳄鱼等摆在摊位上售卖,有的已经宰杀好,有的还是活的。

贝伦的水上吊脚楼

对于中国人或华人来说,伊基托斯在以上所有的诱惑之外,还有一份额外的、不为世人所知的亲缘关系。早在100多年前的橡胶热中,就有一群衣衫褴褛的广东人,怀揣着淘金的梦想,克服种种艰难困苦,辗转来到这一片密林深处。

华人移民秘鲁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中期,起初主要集中在中部沿海地区,移民伊基托斯大概从1870年代开始。根据1903年当地的人口统计,伊基托斯一共有9438人,其中外国人542人,而这外国人中有74个是中国人,规模仅次于西班牙人和巴西人。也有资料显示,早在1899年,伊基托斯的华人社区(中国移民及家属)就已经有346人,成为当地数量最大的外国移民社区。

华人移民到伊基托斯的路线有很多,主要是从秘鲁国内其他地方再次移民过来,特别是在19世纪末的橡胶热开始以后。还有从其他第三国如美国、厄瓜多尔、巴西等地辗转移民到达这里。其中最艰苦卓绝、匪夷所思的路线,要数澳门——法国——巴西这条路线。根据秘鲁法籍汉学家乐山的考证,在20世纪早期秘鲁收紧对中国移民的限制以后,特别是在1908和1909年中国对日本船只实行抵制期间,以及后来的抗战期间,这条路线成为中国移民抵达秘鲁的最流行选择。许多移民在澳门搭上轮船,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穿越苏伊士运河,到达法国马赛港。在那里稍作停留,然后登船横穿大西洋抵达巴西,再沿着亚马逊河道溯流而上,经过中游的马瑙斯,最后到达伊基托斯,几乎横穿了整个地球。许多中国移民甚至还要在伊基托斯中转一下,然后前往秘鲁的沿海地区以及中部山区等其他地方。

华人最初是以契约劳工的名义到达秘鲁,但是他们的工作和生存条件与奴隶相差不多,西语直接用“苦力”一词来指代他们。在契约结束后,许多华人苦力采用了原雇主的姓氏,所以今天有很多秘鲁华人是西班牙语姓氏。

有关华人早期移民伊基托斯的信息很少,但是仅从少量现存的资料来看,他们在这座城市的早期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早在19和20世纪之交的橡胶热期间,华人移民就已经凭借敏锐的嗅觉,加入到伊基托斯的淘金队伍。这些早期的华人冒险者大都用西语名字在当地闯荡,如哈森托·阿拉那、胡安·佩雷斯、安东尼·萨贝德拉、胡里安·埃斯德瑞亚等等。他们往往以省吃俭用下来的小额资本起家,沿着亚马逊河道及其支流,到伊基托斯周围的土著村庄收购橡胶和沙金,拿回城里卖给更大的收购商。然后,他们把所得利润购买各种日用商品和大米、咖啡、棉花、烟草等农产品,再拿到那些亚马逊村庄售卖。

中华会馆是华人庄园历史的仅有物证

伊基托斯的华人橡胶商在一步一步积累财富以后,开始在当地和周围一带购置地产和庄园,与犹太社区呈现出类似的商人嗅觉。如前文提到的那个叫胡安·佩雷斯(Juan Perez)的华人,在1890年之前就已经在伊基托斯周围购置了两个庄园,其中一个叫“广州”(Canton),方圆23.17公顷,另外一个庄园则达7.27公顷。一个叫曼纽艾尔·伊格(Manuel Ique)的华人橡胶商,其庄园最后扩张至7992公顷。更厉害则是一个叫荷西·迪亚斯(Jose Diaz)的华人,原名叫Cheng Tin Po,先购置了一个面积达14216公顷的庄园,后来又购置了4538公顷的圣·拉蒙(San Ramon)庄园,总面积达18874公顷,也就是188平方公里,俨然坐拥一个独立王国。

当然,比起当地更大的一些非华人庄园主,这些华人庄园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比如,莫内兄弟的家族庄园达52843公顷,也就是528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普通县一半的面积。维切家族的庄园达141099公顷,也就是1410平方公里,大于中国一个普通县的面积。最大的庄园要属阿那亚家族,总面积达2220440公顷,也就是22204平方公里,相当于海南岛的三分之二那么大,真正的富可敌国。这只是伊基托斯一个地方的土地垄断情况。

巧合的是,笔者抵达秘鲁的当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当地旅游节目,正好介绍一个叫圣·拉蒙(San Ramon)的地方的各大庄园,不过该地位于秘鲁中部的Chanchamayo省,号称进入亚马逊丛林的咽喉要道。 其中的一个华人庄园叫“圣·拉蒙之家”(Casa San Ramon),与伊基托斯的圣·拉蒙庄园几乎同名,其现任继承人Hugo Villachica祖上有华人血统,经营着400公顷的土地,以种植菠萝、火龙果、红毛丹、芒果等热带水果为业,秘鲁妇孺皆知的金菠萝就是出自该华人庄园。当年移民圣·拉蒙的华人为数众多,以至于当地现在还有一个叫“华人营地“的小区。

那棵孤寂的“中国柠檬”树

相比而言,伊基托斯的华人庄园完全就是物是人非了。从1913到1920年期间,伊基托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橡胶危机,起因在于英国商人把橡胶树种子偷运出境,随后在东南亚的前英国殖民地大规模种植,引起橡胶价格一落千丈。靠橡胶暴富的伊基托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迅速陨落,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风采。

紧接着在1921和1922年间,伊基托斯爆发了“塞万提斯革命“,革命当局发行毫无购买力的新货币,强行要求华人橡胶商接受,否则就遭到罚款、勒索甚至殴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华人橡胶商,与当地同样成功的华人烟草商一样,最终一个接一个撤出了伊基托斯。他们一度拥有的庄园,也在历史的沉浮中几经易手,最后归属不得而知。如今唯一能见证他们历史的物证,就是当初用橡胶财富修建的、紧靠亚马逊河滨的中华会馆。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伊基托斯的华人社区已经不复当年之盛,但是华人在当地留下的历史痕迹,虽然稀疏,却历历在目。如秘鲁名导演和编剧、“亚马逊电影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安东尼·王,就出自伊基托斯。在文学界的“亚马逊流派“,也有来自伊基托斯的SUI YUN,隐隐有三毛的气质,是秘鲁先锋派女性诗人之一。

在伊基托斯附近有一个叫”中国人“(El Chino)的小村庄,据说是由当初两个逃出契约庄园的华人苦力创建的,如今这个300人的小村庄已经没有华人的踪迹,但却成了游客的必到之地。在伊基托斯市中心的一个叫Bendayan Boutique 的旅馆,有一棵浓荫蔽日的”中国柠檬“树,实际上是一种叫“三敛”、形状像冬枣的杨桃属水果,原产于中国华南以及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也许是华人移民最早把这种水果引种到秘鲁,再加上外形类似柠檬,所以得了”中国柠檬“的雅号。

当然,华人最不能忘记的,是坐落于伊基托斯市中心、纪念秘鲁和智利于1879到1883年之间爆发的”太平洋战争“的纪念碑。该纪念碑的基座,是栩栩如生的战争场面的浮雕,在众多的人物特写中,就有几位来自伊基托斯的华人战士,身着清朝装束,手持长枪,为捍卫秘鲁的领土主权而英勇战斗着。

(本文首发于“中拉智讯”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