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既有家长里短又有改革热潮,这个展览带你领略上海40年

澎湃新闻记者 何颖晗
2018-09-29 07:13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2018年9月28日,“勇立潮头——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2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本文图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在历史老照片的展项前,1977年“高考”恢复后,上海考生步入考场、上海高考试卷的照片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在一间新婚夫妻的婚房内,杨阿姨走到贴满喜字的窗户前,伸手摸了摸,“这个和我们以前的窗户木头一样的”。

在一口老虎灶前,市民停下来摸了摸灶前放置的开水壶,有小孩拧开出水的龙头时,还有大人脱口而出“小心烫手”。

9月26日,“勇立潮头——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连日来,展览因生动的图文展示,情景再现以及多媒体呈现,备受市民观众好评。情景再现展项“那些年”更是在家长里短间,勾起那个年代的“过来人”感同身受的回忆。

2018年9月28日,上海,许多观展的上海市民都驻足于一口老虎灶前。

老虎灶一分钱烧一壶开水

“这是老虎灶!”9月28日上午,在“那些年”展厅,许多观展的上海市民都忍不住停在了一口老虎灶前,弯腰用手摸一摸灶前放置的开水壶。灶台里放着干柴,有小孩拧开出水的龙头时,还有大人脱口而出“小心烫手”。

这是属于老上海人的记忆。不少市民都记得清楚,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使用煤饼做饭烧菜,速度非常慢。而每个弄堂口都有这样一个烧开水的老虎灶,供水时间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十点。

一分钱可以打一壶开水,给上三五分钱,还可以在灶间拉上帘子,站在木桶里洗个热水澡。而在那个年代,只有家里条件“不错”的,才能够这样“享受”洗澡。随着居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老虎灶在1990年代渐渐消失。

本次展览展区面积约3360平方米,分为序篇、负重前行谋突破(1978-1990)、实现跨越当“龙头”(1990-2012)、阔步迈进新时代(2012-2017)、改革开放再出发(2017-2035)五个篇章。

“那些年”颇具特色,集实体置景、收藏家实物展示、墙面历史资料投影、环境声效等手段,以具有上海1980年代特质的“里弄”一角作为置景还原,以一户“新婚夫妻”两代同堂的人家为演绎情境,展现“那些年”的生活气息。

2018年9月28日,上海市民在观看老照片。

老照片展示真实困境

老虎灶转角,经过一家粮店,便是一间新婚夫妻的婚房。

市民杨阿姨带着大学刚毕业的女儿边参观边聊天,“这个房子在当时是很好的了,有缝纫机,有崭新的床单”。说完,走到贴满喜字的窗户前,杨阿姨伸手摸了摸,“这个和我们以前的窗户木头一样的”。在此之前,母女俩刚看完上海“下只角”(棚户区)的老照片。

展出的老照片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为国家提供主要税源支撑,为全国提供轻工业消费品,但经济增长、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都相对滞后。

当时《解放日报》曾报道上海人均道路面积、人均居住面积等“五个倒数第一”,是上海困境的真实写照。

展出的老照片

展览中一组图片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困境:公交车拥挤到每平方米站立13人,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比比皆是,只有登记结婚的年轻人才能凭票供应一个大橱或五斗橱,自行车、手表皆需凭票供应。

如今,昔日的棚户区在上海市中心已经难觅身影。

杨阿姨心生感慨,告诉女儿说,以前一家人住在几平方米的房子,没办法,连桌子底下都要睡人。公用的厨房里,两个人迎面碰上都要侧身而过打招呼。 “但是那时候也不觉得苦,有饭吃,还能吃一杯小酒,就很幸福。”

2018年9月28日,上海市民许先生带着从安徽过来的91岁母亲前来看展。 

91岁老人感叹上海“路宽了,人多了”

在困境中,上海坚持克难前行,迈出了经济改革的步伐。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年上海探索出一批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辐射带动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的改革热潮。

来自安徽蚌埠的老人何娟,今年91岁高龄,当日在儿子的搀扶下缓步参观。她虽然已白发苍苍,但讲起上海的变化滔滔不绝。她还记得,自己在1957年第一次到上海,当时走过南京路、西藏路,看过外滩,“现在很不一样了,路宽了,人多了”。

展项“光景映画空间”

1986年,何娟的儿子开始在上海工作,这些年何娟也时常来看儿子,到过上海。“我们都感觉上海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交通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便利。我母亲时常告诉我,要感谢党和祖国,这样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何娟的儿子说。

本次展览展出大量珍贵的历史老照片,它们见证了城市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其中,1977年“高考”恢复,上海考生步入考场、上海高考试卷的照片吸引了不少观众。

在此次展览大纲撰稿人徐国梁看来,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后,“解放思想”成为前进路上的“必修课”。 而徐国梁本人,既是高考恢复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他回忆,彼时参加高考的人连夜排队购买高考复习丛书,考生中既有文职人员,也有一直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人农民。在“文革”期间,全国大学生招生人数始终在15万左右,而1978年“高考”恢复以后,招生人数明显增加。高考对当时的青年人意味着什么?“我想,不仅仅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更重要的是,青年人觉得希望来了。”徐国梁说。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