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桌|如何重看钱瘦铁:以“丹青”与“铁骨”书写江南文脉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2018-10-14 11:4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钱瘦铁(1897—1967)是我国近代书画篆刻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是继吴昌硕、齐白石之后,变古出新的又一人,但在相当长时期内,钱瘦铁先生其实是被遮蔽与低估的。近日,中华艺术宫以“钱瘦铁作品展”为契机,专门举行了“铁骨丹青——钱瘦铁学术研讨会”,艺术家、艺评家、社会学研究者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钱瘦铁的“金石丹青”和“铮铮铁骨”。“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特刊发研讨会专家学者的部分发言实录。

中华艺术宫“铁骨丹青——钱瘦铁艺术展”现场
“铁骨丹青——钱瘦铁学术研讨会”现场
“铁骨丹青——钱瘦铁学术研讨会”现场

钱瘦铁是江苏无锡人,名厓,字叔厓,瘦铁是他的号,幼时家贫而读书甚少,十几岁就到苏州护龙街汉贞阁碑帖店里学手艺。学艺的经历让钱瘦铁有幸拜金石大家、江南词人郑大寉为师。为了使钱瘦铁得以深造,郑大寉又把他介绍给吴昌硕和俞语霜(海上画家俞子才的叔父)。由此从吴昌硕学治印,从俞语霜学丹青,郑大寉授诗文。通过师长的提携、自身的奋携,仅以数年春秋,钱瘦铁即叩在苏州,以刻印鸣世。在清末民国初长幼有序、等级森严的氛围中,他能以后辈的身份与乃师缶庐(苦铁)、老辈王大炘(冰铁)并称为“江南三铁”,足见其天赋、实力及影响。

钱瘦铁,《鹰击长空》,103x91cm

钱瘦铁评价自己说:“书第一、印第二、画第三”,钱瘦铁书法兼擅篆隶行草,作篆或拟石鼓文,或师秦诏版,皆奔放苍古。篆刻初学缶翁,后致力于汉印及《天发神谶碑》等,章法跌宕纵横。而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铁骨丹心——钱瘦铁作品展”从180余件馆藏中,选取了89件展出,内容涵盖山水、花鸟和人物,不少作品为首次展出。尽管自称“画第三”,但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钱瘦铁的山水取法石涛,笔墨苍深。花卉蔬果学沈周、徐渭,着墨沉着,设色秀丽。

钱瘦铁学习前人的主张是“取其意,不重其形;撷其精,不袭其貌”。但长期以来,钱瘦铁的艺术没有获得应有的评价而被搁置一边,使人抱憾。“铁骨丹心——钱瘦铁作品展”正是对钱瘦铁艺术的一次重要回顾,意在探索他为上海美术乃至中国传统绘画拓展出的更为深广的艺术内涵。

研讨会伊始,钱瘦铁家属代表向中华艺术宫捐赠了一本钱瘦铁1960年代创作的印谱,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印谱所载内容堪称钱瘦铁金石艺术的高峰之作,也为中华艺术宫日后深入研究钱瘦铁的金石作品提供了重要的范本和学术依据。”

此次研讨会由中华艺术宫副馆长顾建军主持。

钱瘦铁家属(右)代表向中华艺术宫捐赠印谱

李磊(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丹青”是表象,“铁骨”是核心

本次展览取名“铁骨丹青”,“丹青”是表象,“铁骨”是核心。不管是从艺术上还是人生履历上,“铁骨”贯穿着钱瘦铁的一生。他笔墨中所透露出的“铁骨”精神,是我们特别值得倡导和推崇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脊梁。艺术是完整的,钱先生笔墨中透出的气息有追古又有开新,其中有些生涩而不完善的地方,或许正是其开新或性情使然,当然也和他特殊时期的生存际遇有关。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对钱瘦铁先生的社会意义、作品细节、生平做持续的研究。今天的展览和研讨会有赖于钱瘦铁先生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这次展览主要是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藏的钱老的绘画作品。作为金石大家和书法大家的钱先生,他的作品并没有完全的呈现,这次的展览仅仅是个开始。

这次展览的契机是几年前中华艺术宫和“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起策划“文心雕龙——上海山水画大展”时,大家反复商量如何把中国文化和海派文化的艺术精品进一步发掘和弘扬。除了现在已经为大家所了解和熟知的之外,还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发掘的?我们一致认为钱瘦铁先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位。从国际交流上看,钱瘦铁对东洋(日本)起到很大的影响。尽管过去中国在经济、政治上曾受到列强的压迫,但文化上,一直受到日本有识之士的尊重,这是特别值得关注的。就国内看,谈到长三角一体化,谈到江南文化的时候,我们也不妨尝试从钱瘦铁切入,思考下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之间的一脉相承、水乳交融的关系。当然由于之前对他的研究相对较少,系统看到他作品尤其是绘画作品的机会不多,影响了对他的了解。我们该如何再认识、挖掘和再弘扬他的艺术?我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乐坚曾讨论过,我们希望今后有机会可以将其作品汇集出版。也通过展览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让文化界、美术界眼睛一亮,让大众看到蒙尘的明珠又一次发光。

钱瘦铁,《红枫小鸟》,33.5x43cm,20世纪50-60年代

郑重(文化学者,知名报人):他对人对事都肝胆相照

在钱瘦铁的生命中没有弯腰屈服这样的字眼。他在日本的狱中,频频给夫人张珊、亲戚、朋友写信,以平静轻松的心情描述狱中生活。他写狱中清静、空气良佳,室明窗净,以听蝉鸣来解除内心的寂寞。从钱瘦铁的演习书画的历史来看,他还是从明清入手,学习八大山人、石涛、石溪的艺术上用了很多功夫。令人惊奇的是,在狱中画山水追求董北苑笔法,对董画的妙处皆有“悟得”,他的书法也由汉隶兼习索靖的《出师表》及王右军的《十七帖》。篆刻也发韧于缶翁吴昌硕转而向秦汉古印玺深入。在给夫人的信中,他写道:“余经此锻炼,身心益健,瘦骨傲得冰霜,转祸为福,重新努力美术文化,而今静修准备亦佳也。”

钱瘦铁在画坛上以侠义闻名,对人对事都肝胆相照。但他那惯于激动而刚烈的性子,常常使他的侠义慷慨付诸东流;他经常要为别人打抱不平,差不多每次又都以输作了结。唐云总是对他说:“瘦铁,你是好人,但是你的性格决定了你的命运,常常十有九输,有时输得连路数都没有。”

回忆唐云的这番话,对钱瘦铁的为人,我们知之甚少;今日画坛对钱瘦铁寂然寡闻,我们对他的艺术理解得太少。每想到这里,我总觉得时代愧对这位全才的画家。(注:郑重先生发言为书面发言)

速写钱瘦铁

江宏(艺术史家,画家):海派”是雅俗共赏的文化,但钱瘦铁的书法、篆刻、绘画以“雅”和自我表现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大跃进”时期的应酬作品。从他的金石与绘画,书法与绘画可以看到他根子里的文人气。什么是文人画?海派里文人画的地位是什么?很多人对文人画的认识有偏颇,认为文人画的就是“文人画”。我认为文人画是文人表现自己心境的绘画形式,有三条:文人画一定是文人画的画;但并不是所有文人画的画都是“文人画”;“文人画”能用笔墨表现心迹,具有自己的心象,有个人特征的,比如八大山人的作品就是文人画。钱瘦铁是上海很典型的文人画家。他的书法、篆刻把他的审美提到很高。有了这种审美做根基,他自然可以把自己底蕴表现出来。为什么在众多海派画家中他能保持自己的风格?一说到海派就想到雅俗共赏,受市场欢迎,但钱瘦铁的作品就是文人画的典型。

钱瘦铁,《墨笔山水》,139.5x69.5cm,1963年

萧海春(知名画家):钱瘦铁先生是海派艺术的高点

在我印象里,海派无派,但一个地方绘画发展,没有一个“派”是不行的。文化不是靠热闹搞起来的。海派的特点在哪里?高点在哪里?中国画要有一个源头。太多元会令大家束手无策。文化的归拢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有人做,才有高度。上海的老先生(画家)里面我最崇敬的三位画家:钱瘦铁、谢之光和来楚生。老先生们对那个时代是真心诚意的,钱瘦铁先生的那张彩色的外滩公园简直像张宗教画,情感上是非常真诚的,没有虚假。我特别喜欢他的新时代题材的画,很有创意,从对色彩的探索来看,非常大胆的配色,很多人都受其影响,尤其是程十发。可惜他被时代旁落,时代不选择他做主流,虽然他非常落寞,但值得尊敬。中国画本身的内核,从南北宗看,江南文化与董源一脉相承接的,文化的根要明确起来。西方有许多人围绕人创作,从原始的到当代的,表现人的情感入手,看东西是盯着一个点上的。但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不会这么极端,中国人的山水精神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不是不停“扬弃”,旧文化和新文化都是有价值的。艺术家追随时代,但时代不一定接受艺术家。如何从文化断层中区别对待,按现代人的理解来挖掘传统?那就是不要把传统作为过去时,不要觉得今天的肯定比过去的好,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江南文化是应该梳理的。以前傅抱石是南京中国画坛的代表,北京是李可染,杭州是黄宾虹,但上海却鲜有这样的代表。钱瘦铁不仅代表中国文人精神的至高点,也代表了海派中国画非常集中的一个典型,但他一个人太单薄,应该有更多人。虽然现在再谈钱瘦铁已经有些太晚,但晚谈总比不谈的好。

钱瘦铁,《山水》,66.5x33cm

邵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画家:重看钱瘦铁是对时代文化的重新认识与提高

第一,我想谈谈绘画与文化的关系。不同于对吴湖帆、唐云的画人人喜欢,钱瘦铁的画(乍看)并不讨喜,欣赏他有一个门槛。不是单纯的视觉感官愉悦,而是内心的需要。钱瘦铁  用颜色,有时候是比较明亮的,体现海派的一种元素。我认为近代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是一种向下普及,而不是向上提升的运动,有以高就低的趋势。钱老在当时一定是落寞的,但当我们感到心灵、精神需要提高时,重新认识钱瘦铁和他的时代,重新赋予他应有的艺术和历史地位,其实也是对我们时代文化的一种重新认识。第二,海派中间的文人画家概念,值得去研究。海派不仅仅代表诗、书、画、印四绝,更包含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核心——人品,包括文人的内心、含蓄、敦厚温柔等。对海派的研究一直都过分强调其市民化、世俗化的一面,如今钱瘦铁的展览,把口子撕开,看到了海派文人画的一面,可能是更精彩,对时代和未来意义更大。美术史的撰写,应该如何去重新整理,如何突破对那个时代阶级斗争的范围,而重回文化的建构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钱瘦铁,《山茶红梅》,125x84.5cm,1962年

石建邦(艺术评论家、策展人):“郁勃纵横”是瘦铁

对钱瘦铁先生的作品,我是很有感情的。二十多年前,我与钱瘦铁之子钱明直先生熟悉,由此观摩了很多钱瘦铁的书画印作品。随着岁月的积累,越来越体味到金石气入画远比一般的画干净漂亮、有意境。大约2012年,在日本京都的银阁寺下,无意中参观了日本画界泰斗桥本关雪的故居“白沙邨庄”,觉得异常淳朴雅致,钱瘦铁曾在那里生活过。在那里,我看到桥本先生与钱瘦铁的合影,也看到了一块名为“郁勃纵横”的巨石,觉得这四个字用来概括钱瘦铁先生的艺术特别贴切。钱瘦铁先生的书法取法秦汉,有汉碑的高古厚拙之味,他的隶书与篆书,与众不同,气魄伟岸磅礴,有司马迁“雄深雅健”的高度。钱瘦铁先生绘画取法石涛、髡残一路,用力甚深,水墨淋漓。而且他视野开阔,不拘一格,时出新意。尤其他的写生能力很强,曾作万里壮游,又受域外绘画的影响,很多风景画别开生面,用色大胆不俗。钱瘦铁的篆刻,直接受吴昌硕的指点传授,可以看做海派篆刻的又一高峰,雄强恣肆,瑰丽奇崛。李可染有两方常用的闲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皆为钱瘦铁所刻,非常符合李先生的画风,要是换成别人可能就不匹配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钱瘦铁的早年,他艺术上吃的“第一口奶”就非常好,第一位老师郑文焯(郑大鹤)是近代著名词人,不但学问好,在钱老求知欲最强的十四五岁开始就教其诗文,而且还热心提携后辈,介绍其给俞语霜和吴昌硕等人,等于进入海上最高的文艺朋友圈,让钱先生少走了许多弯路,这对钱先生的日后成功也是非常关键的。

周武(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海派的精髓在何处?

从城市史研究,上海在古代已经很有艺术影响了。太平天国将江南数百年精华扫荡已尽,大批江南画家尽归上海,与上海文化融会,汇集海上画派。义和团运动,北方大乱,京城沦陷,大批士人一部分入西安,一部分被接到上海的,对上海文化的影响很大。1910年,上海成为江南新人文的中心,新文化的渊薮,新文化的枢纽。海派的精髓在何处?第一,精髓在其融汇。融汇古今,融汇中西,融汇不同艺术样式。第二,精髓在其“市场化”。正因为海派文化融汇中西的特点,加上非常成熟的文化市场,这样的沃土才让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在上海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产生巨大的文化价值的存在。

钱瘦铁,《秋水渺无极》,78x26.5cm

陈浩(程十发美术馆研究员):他对程十发影响极大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研究20世纪百年以来的艺术大家。去年,我们程十发艺术馆举办了钱瘦铁诞辰120周年钱明直80寿辰的展览,借此契机,我们特别研究了钱瘦铁先生与其他海派画家的区别。他铮铮铁骨的品性,他雄健苍茫,以墨代笔的方法等,对于当时包括程十发在内的一批年轻画家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乐坚(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正在编辑钱瘦铁画册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每隔三四年都会对艺术家进行一次梳理。七八年前,我开始关注钱瘦铁先生的作品。从绘画的角度,我一直在研究艺术家的败笔问题,钱瘦铁笔墨线条里面的拙味与不确定性,但有很自然流出来的感觉,与其他画家很不一样,导致我想要出一本他的画册。现在我们正在编辑钱瘦铁画册,期望明年问世后,会让公众对钱瘦铁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钱瘦铁,山水

顾村言(澎湃新闻艺术版主编):他的笔墨见出生命状态与士之风骨

钱瘦铁先生的作品笔墨酣畅淋漓,笔墨中可见生命状态与情绪,更可以看到一种元气,所谓真宰上诉、元气淋漓。近现代画家中,傅抱石、张大千与钱瘦铁、唐云等都至爱石涛,但论及笔墨与石涛最相契的,最见苍莽之气的,或许就是钱瘦铁先生,傅抱石相对见出秀韵,张大千在深度与厚度上不及,钱瘦铁先生的画作,虽不及石涛的奇崛,但却钢筋铁骨,苍莽雄浑,有一种胸怀天下的精神,看得出中国一以贯之的士人精神与担当,看钱瘦铁的艺术不能“以画论画”,如同他笔下铁画银钩与浑厚朴质一般的线条,他的内在是风骨,是“以画为寄”,内在则有延续明末以来重振民族精神的追求,从他在日本营救郭沫若、以铜盒投掷日本宪警可见其侠骨义胆处,我觉得不要简单地以画家或金石书法家来论述他,他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士人。比如他在日本狱中,所读的都是《史记》、《资治通鉴》一脉的史书,并自谓受益极多。

他的笔墨延续了董其昌、四僧以来中国文人的写意传统与正脉,与“四王”那一路是不同的,见出性情,又见出文人自遣和随心所欲,我个人特别喜欢他的三峡山水与墨梅,有一些精品笔墨的精度与纯度非常之高,我画墨梅就受到他的影响。当然,瘦铁先生是性情中人,他作画是看情绪,有时状态不佳时,也有的作品比较率意与一般,但不管如何,都可以看得到他的生命状态与情绪,他是一个透明的人,一个真实的人。

中华艺术宫策划这样的展览是还艺术大家以公正,是对被遮蔽的艺术史的一种打捞,“‘铁骨丹青——钱瘦铁艺术作品展’”也是对海上百年来写意传统的梳理,是对上海精神以及文人画文脉的打捞。希望中华艺术宫延续这样的策展思路,比如对谢之光、张大壮、来楚生等写意大家都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系统的展示与梳理,当然,这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

钱瘦铁《瞿塘峡》
钱瘦铁,《山水》,73x55.5cm 1956年

薛晔(策展人):为后学昭示了不迷古不媚洋的成功之路

作为策展人,首先要感谢对这次展览给予很大帮助的郑重、了庐、顾村言以及钱瘦铁家属。这是中华艺术宫第一次系统展出馆藏钱瘦铁作品,这次从馆藏的180余件作品中精选89件,如果以后条件允许我们也会考虑进行更换。

我对钱瘦铁的认识应该是随着展览的筹备和策划而循序渐进的。以钱瘦铁为代表的这一代艺术家所经历的诸多变幻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对于那个特殊年代生存的一代人而言,他们的艺术更有一种语义叙述的沧桑感。从艺术风格上看,钱瘦铁的绘画作品还是非常传统的。他借助传统书法艺术中那种挥洒自如的笔姿和多变而寄寓感情的线条表现其胸中丘壑,乍看之下,似曾相识,如是石鼓文之气质雄浑,古茂遒朴,细而辩之却依然写其胸中逸气,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家的思想感情借画面和观者交流,这正是在传统绘画中早已为人所认识的“气韵生动”的体现。钱瘦铁独特的人生经历、他的铮铮傲骨,他扎实的传统艺术素养以及通古变今的艺术探索,张扬了独创意识,光大了中国文化艺术精神和视觉审美领地。他的艺术为后学昭示了不迷古不媚洋的成功之路。中国画要有前途、有发展,没有独创精神不可能。希望本次展览可以抛砖引玉,为进一步研究以钱瘦铁为代表的那代艺术家为海派绘画乃至中国传统绘画所做出的贡献。

钱瘦铁《无量寿佛》

了庐(知名画家):始终以石涛的笔墨终其一生

二十世纪前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以后,不少有识之士开始有心力求变法和改革。表现在画坛上,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思想开始得以为人们所关注。如张大千、傅抱石这两位大画家,当年都是从石涛入手而得豪放之精神,之后又各自有所成就。名画家唐云虽早先师承新罗山人,中年以后也积极地转承石涛,作品于清新中得恢弘之气,笔墨劲健之中见浑厚。在他们同辈的画家之中,始终以石涛的笔墨终其一生的是钱瘦铁。

绘画对钱瘦铁来说是一种兴之所至的游戏。在绘画中,先生因自恃在篆刻和书法中打下的笔底功夫,所以下笔大胆泼辣,与其说是一种创作,更像是一种发泄。他笔下的线条刚健遒劲。所以大作给人一种震撼之感,小品也于细微处铁画银钩,小中见大,善于淡墨中施以干擦,给人一种心灵透亮的感觉。先生是极其性情中人,颇具传奇,其一生大多较为幸运,故其篆刻、书法和绘画都有所成就,与来楚生、白蕉一样,怀“三绝”于一身,是现代绘画史上一位优秀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尤其对谢之光先生后来在中国画的创新中的成功起了重要的影响,继后,又影响了朱屺瞻、石鲁等人,但不幸的是先生晚年在政治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心情随之失落而沮丧,所以后来的作品气息和笔墨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纵观先生的作品,复杂多变,后人当认真的予以区别,既要看到他艺术上的成就和高度,又要从他一生中吸取应有的教训,还先生一个客观全面的形象。

(注:研讨会实录中,郑重、了庐先生发言为书面发言,本文图片均由中华艺术宫提供)

中华艺术宫33米层展览现场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