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昭和年间那些消失的行当(连载2)

2018-10-18 12: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消失的行当》描绘了一百一十五种如今已消失,或濒临消失的老行当,如铁匠、桶匠、豆腐匠、烧炭人、杂耍艺人、澡堂搓背人、电话接线员……随着城市越来越繁荣,以前活跃在各行各业的人们逐渐消失了。河上架起了铁桥,以前运送旅人去对岸的摆渡船去哪儿了呢?雨伞用低廉的价格就能买到,依靠修伞就能谋生的那些人去了哪里?拉洋片的老人总在傍晚时分让孩子们乐不知返,现在他们又到何处去了?

在那个没有选择的时代,工作就是为了吃饭,人们没有什么空余讨论什么天职,只是努力想办法填饱肚子活下去。人们常常说“可惜”,东西坏了就修修再用,绝不简简单单换一个。这种朴实的生活中传递出浓浓的人情味道。本书作者是日本作家泽宫优,主要以努力生存的小人物为创作主题,代表作有《巨人队捕手》《昭和的工作》《战国废城纪行》。

灯塔看守人

维护和管理灯塔,使之发挥航线标识作用的职员。灯塔看守人是俗称,许久以前也称海务院标识技术员(或标识技师),二战后一般称作航线标识员。

作为航线标识的灯塔多建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因此灯塔看守人要到海角或偏僻的孤岛工作。他们的业务主要有告知船只距离和位置、潮流汹涌的险处的方位,为灯塔点灯、灭灯,转动光源,操作发电机,补给燃料,检查,紧急通报,气象观测,监视海面等,有时还充当参观者的向导。

监视海面尤为重要,依据从灯塔看守人处得到的信息,海上保安部会发出停船命令。遇上雨天,或因大雾笼罩而视线受阻时更需要费心观察。灯塔的涂饰也是看守人的工作。

如今能看到的西式灯塔在江户幕府的末期就出现了,到了明治时期,以石油做燃料的观音崎灯塔点燃后,野岛崎等五处也增设了西式灯塔。从明治十八年开始,不再允许个人私设灯塔,改由国家设置。

二战前,灯塔看守人隶属于通讯省灯塔局,昭和二十三年设置海上保安厅后,改为归属海上保安厅。开设灯塔官员养成所,在那里进行灯塔看守人的培训。灯塔看守人辗转于日本各地的灯塔,在深深感受到身为大海看守人的使命的同时,他们时常会感到寂寞。因为一座灯塔只有一人或数人看守,是项孤独的工作。如果全家一起上任,灯塔不能缺人,当丈夫出差时,妻子往往要代班。赴任的地点往往是人口稀少的地域,饮用水缺乏,没有医生,连可交往的人都没有,孩子也交不到朋友。妻子分娩时,丈夫不得不充当产婆帮忙接生,生活上的不便数不胜数。灯塔看守人是朴实又辛苦的工作,但由于他们的存在,船只才得以安全航行。

由于灯塔自动化(光源、光圈驱动的改良,信息提供系统的升级)的发展,有人看守的灯塔逐渐减少。平成十八年十二月五日,最后一座有人的灯塔—长崎县女岛灯塔也实现了自动化,灯塔看守人自此消失。

 

街角信使

在公共电话还没有普及的时代,帮人递送信件和口讯的人。他们也在车站前帮忙寄存和搬运小件行李,并承担帮人送货传话的业务。

昭和二十年代前期,新桥站前诞生了一家“万承屋”。那个时代家庭电话还没有普及,公共电话也极为少见,如果有什么急事想给人传递口讯,就得去找跑腿的帮忙,把信件等交给他们,由跑腿的骑着自行车送到对方那里。这些跑腿的人又称作街角信使,在地方上或山村里尤为常见。

新桥的“万承屋”有一辆租借来的旧自行车,屋里摆放一张桌子,备有信纸和信封。开创这项工作的是一个从伪满洲国回来的人。昭和二十年代,人们竞相使用数量稀少的公共电话,可是电话线路并不通畅,经常无法和对方好好通话。想搭乘电车去找人,电车又常常十分拥挤。他敏锐地看到了这种时代的需求,开始提供替代电话和电车的服务。

除了传递信件和口讯外,信使还在城市里的各个车站承接小件行李的运送等业务。做信使的中年男子在车站前打出牌子,等待客人,有需求找上门,就依照写在纸上的地址把行李送到相应的地方。他们并不搬运大件行李,职员下班回家时手里东西多,他们就帮忙拿雨伞等小物件,主要承接这类业务。

直到昭和二十年代,还可以在车站前看到这番景象。但是,随着电话的普及、交通网络的发达,他们的工作也变得可有可无,曾出现过一段时间的街角信使就此销声匿迹。

“信使”不仅仅是指传递口信,还有把行李送到客人指定地点的“跑腿”之意。现在骑摩托送快递的人有时也被称作“信使”。

 

屋顶修葺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瓦片才普及,之前平民的房屋多数是茅草屋顶。盖房子时,工匠带头召集附近的人一起铺屋顶。这称作劳动互助。

茅草屋顶因地域不同有不同的形状,修葺屋顶的工匠的改铺方式也会因地域出现差异,各自形成固定的流派和特色。广岛有“艺州流”,新潟有“越后流”,神奈川县则传入了“会津流”的技术。茨城县的屋顶修葺人称“筑波流”,筑波山麓一带是富裕的谷仓地区,有钱有势的富农居多,因此与邻家相互比拼,建漂亮的屋顶,于是那一带发展出装饰精美的屋顶。修葺屋顶的茅草并不是某种特定的植物,像芒草、芦苇、青茅都会拿来使用,是这些草的总称。

明治时代,一般的民居多数是茅草屋顶,稻草三年左右就会烂,必须定期改铺。用芦苇的话,可以维持四十年以上,不过因为价高,平民多选用便宜的稻草。修葺屋顶时,村民通常通过劳动互助,共同协作。开始用麦秆铺搭屋顶后,需要频繁地进行改铺,因此诞生了专门的屋顶修葺人。

当初是在农业劳作的间隙,为了挣点零钱才铺一下屋顶,所以定居在某处的屋顶修葺人很少。不久人们掌握技术,出现了该地域专有的屋顶修葺人。他们十三岁开始拜师学艺,经过七年时间磨炼技术,使用屋檐剪、屋檐锤、小砍刀、锯子、抹子,从檐头开始铺搭稻草。每铺一层就用竹子捆扎,一共要铺五层,一点一点往上摞。接着用屋檐锤敲打,整形固定。

新房子的屋顶修葺,一般是工匠带头,招呼众多村民一起帮忙。最容易损伤的顶部的修整,就交由工匠一个人完成。渐渐地,民居的屋顶修葺越来越少,这项技艺更多地用在寺庙的正殿等文化遗产的复原方面。

昭和二十年代以后,瓦屋顶的房子增加,出现了瓦屋顶修葺人。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和式住宅日渐兴盛,瓦屋顶修葺人迎来了鼎盛期。但是随着西式住宅的增多,他们不仅要修葺屋顶,还开始做外墙施工、钣金工等。

 

挖井人

二战前自来水还没有完全普及,地方上的人利用水井打水。专业的挖井人祖祖辈辈做着这份工作,熟知该地的地下水脉,在能找到地下水的地方挖水井。

成为挖井人的必要条件是熟知该地域的水脉。自来水普及前,各地都有挖井人,他们多数是祖祖辈辈都做这份工作,对土地的构造非常熟悉,熟知这个地方的点点滴滴,用铁锹挖井。每个区域都有固定的挖井人。

他们也被人们叫作“挖井名人”,其中有人一生中挖了上千口从不干涸的水井,工作时全家一起出动。

挖水井由挖手、现场掌控人、张挂网子的布网人一起进行。挖手要先挖一个边长一米、深七十厘米的四方洞口(称作挖口),然后扩成圆形。所用的铁锹有手柄短的、长的、弯曲的之分,根据情况选择适合在狭窄处使用的工具。

现场掌控人则在挖口搭建三脚挖井车。布网人则把网子穿过三脚,垂下地面,把挖出来的土拉到地上。现场掌控人不断地张望挖掘出来的洞穴,指示布网人上上下下拉动网上的桶。土装得多了,会提醒布网人“慢点拉”,以免桶掉落。因为需要挖得很深,是豁出性命的活计,团队配合非常关键。

水井挖得深才出水,不容易干枯;挖到中途便出水(浅层地下水),就容易干枯。另外,水量还受气候影响,雨水多的年份到了夏季也不会干枯。上总地方称水井的取水层为“SHIKI”,凭经验可以找到不错的取水层。

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后,下水道工程等使地下水的流动发生了变化,地下涌出的水很多都干枯了。水质变坏无法饮用的情况也增多了,但挖井人依然保持着追求净水的那种求道般的情怀,这是他们的骄傲。干净的水对眼疾和皮肤病都有功效,所以井水深受大家的珍惜。

如今,水井多通过机械进行挖掘,人工挖水井的情况也少了。挖井人也都上了年纪,由于没有后继人,数量也越来越少。

(未完待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