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嘉兴“老有所养”的最后依托是什么?

2018-10-22 08: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嘉兴市是浙江省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市之一。截至2017年底,我市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92.50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5.95%。也就是说,每4个嘉兴人中,就有一名老年人。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70%依赖子女养老。但随着“421家庭”的潮涌,传统的“养儿防老”机制早已风雨飘摇。

据嘉兴市老龄办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市老年人口数比2016年增加了0.88个百分点,2016年比2015年增加了0.77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底,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00万左右,占户籍总人口的28%左右。

随着嘉兴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而我市现有的护理型机构和老年型医疗机构还不能满足这些需求。

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要求,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当家庭萎缩遭遇社会老龄化,什么是我们老有所养的最后依托?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是否能缓解养老机构欠缺困境?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嘉兴在养老方面的摸索一步一个脚印。出台长期护理保险,“医养结合”改革试点走在全省前列、获批国家级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市积极应对,老龄事业法规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面对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的新形势,嘉兴不仅要解决养老的“金”,还要有一颗关爱老人的“心”。在嘉兴幸福养老的路上,跃动着90多万老年人快乐的身影。

“周一下午扇子舞教学,周二是合唱队练习,周三有爱心洗脚服务……”80岁的汪中君大爷对社区为老人们安排的“菜单”倒背如流。他说,退休多年,过去老两口闷在家里闲得慌,最多和老伙伴们一起晒晒太阳打打牌。现在,社区孝慈为老服务中心活动花样百出,每天都像过节。

南湖区新兴老年公寓三楼宿舍内,持一级残疾人证的68岁老人张碧霞在护工欧阳阿姨的陪伴下,吃着橘子拉着家常。“欧阳阿姨照顾得可精细了,就和在家时我们自己照顾没啥两样!”张碧霞老人的外甥女顾卫说。

作为新兴老年公寓去年12月首批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受益者,提起这个制度的推行,顾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年下来,我们省了近一半的费用,大大减轻了病人家属的经济负担。”

在嘉兴,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像汪中君和张碧霞一样,不仅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活也多了一份保障。

去年,我市紧盯养老服务制度空白,把长期护理保险、医养结合等内容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出台了《嘉兴市长期护理保险暂行办法》和4个配套细则,成为全国率先实施“城乡一体、覆盖全民”的长护保险制度的地级市。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参保总人数达395.47万人,累计评定5927人,其中符合重度失能条件的4617人,正在享受保险待遇的3503人,保险待遇累计发放1630万元;全市已确定长护险定点服务机构161家,其中医疗机构77家、养老机构和残疾人托养机构55家、家护服务社会组织和企业29家。

为加快推进城乡养老与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我市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目前,已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729家,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542家。

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我市成功探索了“养中设医”“医养合作”“医中设养”和“居家巡诊”四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其中21家内设医疗机构、68家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全市有嘉兴老年医疗中心等10家老年性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27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医院)全部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其中18家开设老年病科。有108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医养结合,占全市社区总数的10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健康管理率分别为71.58%、69.00%。嘉善县推出“嘉辰号”“魏塘号”上门健康服务流动车,被评为全省十大贴心民政服务品牌。

“您好,距您最近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嘉兴市老年活动中心,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点击一下屏幕,一张覆盖嘉兴全市的“养老地图”跳了出来。订餐送餐,预约量血压、按摩、修脚……面向老人的生活服务项目应有尽有。这就是10月17日重阳节当天正式上线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也是嘉兴92.5万老人收到的一份“节日礼物”。这一平台由嘉兴市民政局委托第三方专业养老组织负责建设并实体化运营管理,目前已实现了全市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接入,服务功能全开通。同时,嘉兴市本级已有30多家提供餐饮、健康养生等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与平台正式签约入驻。

为全面破除养老服务领域“公建公营”的传统机制,去年我市深化机制创新,大力推广照料中心第三方等级评定和社会化运行,基本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其中,嘉兴市东升养护院项目将采取PPP形式建设,海盐县老年公寓三期等15家公办机构实现公建民营改革,嘉兴经开区亲亲家园老年颐养中心等6家民办机构投入使用,并有秀洲区新安老年护理之家等12个在建民办项目。

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既能够有效破解传统单一机构养老的弊端,也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但从工作实践看,我市“老有所养”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养中设医”是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的主要模式,但国家对医疗机构设置有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配套相应的设备和人员,导致申请执业许可证的难度较大。目前,全市仅有21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且大都以医务室、诊所等小型机构为主,内设老年病医院和护理院的仅有5家,难以满足养老机构内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是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的迫切需要,但因为业务范围变窄、工资收入过低、缺乏职业发展前景和岗位吸引力等因素,造成许多医护人员不愿到养老机构就业,即使进入养老机构就业也是频繁流动,队伍不够稳定。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办机构普遍存在护理人员配比不足、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等问题,严重缺乏医生、护士、专职社工等人才,很难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医护服务。

老有所养实现“更完善”之路

据统计,我市老年人口中,70周岁以下的低龄老年人52.85万、占比约57.14%,70周岁(含)至80周岁的中龄老年人26.46万人、占比约28.6%,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13.19万人、占比约14.26%。“十三五”时期,我市的老年人口仍然是以中、低龄老年人为主,多数老年人身体比较健康、生活可以自理,这是做好各种应对老龄化准备工作的机遇期和窗口期。

怎样破解养老机构欠缺困境?怎样从养老人才之困中突围?养老行业变革将在嘉兴悄然发生。

在健全医养护人才激励机制方面,我市将完善医养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加强老年医疗护理学科建设,加强医养结合机构与医学类院校合作。完善岗前教育、岗中培养、继续教育的培养机制,加快培养和培训老年医疗护理人才。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规划和我市产业人才紧缺目录,逐步健全养老服务行业相对合理的薪酬体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快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健康养老服务队伍。

在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方面,我市将医养结合列入各级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统筹各方资源,做好相关保障。统筹各类与健康养老有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统一规划和分类实施,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融合布局。

在完善政策支持的同时,我市将推进民办项目建设。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推动社会力量开办护理型养老机构、老年型医疗机构。近期,我市将重点推进市东升养护院等PPP项目建设,支持大树欢乐之家养生养老、常春藤老年颐养中心、新安老年护理之家等民办项目建设。积极改革政府投资的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或转制改企、服务外包。

“养老机构取消许可可谓喜中有忧。这对于养老服务业市场化深入改革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简政放权、创新机制,有效降低制度性成本,激发社会活力,为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嘉兴市民政局副局长、老龄办主任赵建华表示,这看似降低了门槛,有助缓解养老机构缺乏之困,但如果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将会影响养老产业发展与提升,所以,如果许可取消,必须要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完善相关制度。同时,我市要以推进“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为契机,加快推进我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大发展。发挥我市区域位置好、生态环境好的优势,加强养老、房地产、旅游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候鸟式”养老、旅游养老等新兴业态,发展中高端养老。

将老年护理类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推进民办项目建设……近年来,关于破解老有所养最后依托的意见与建议层出不穷,而嘉兴也正立足实际,寻觅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

 记者 姜晓丽 制图 张利昌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