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孙卓汉夺金奖,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揭晓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8-11-11 11:43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历时近一个月,经过三轮选拔,11月10日晚,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决出了赛果——孙卓汉获金奖,蔡静雯、刘丹娜获银奖,谭城、戴宸、周磊获铜奖,傅伟林、Aaron Scarberry、李佳蔚、方远、王慧漪获优胜奖。

孙卓汉

自9月21日启动,比赛共收到5个国家共627人报名,有效人数588人,其中,上海、北京、山东三地音乐院校报名人数最多,80后、90后占比95%。

经初评专家组评审,共有60位选手入围复赛,包括4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哥斯达黎加的外国选手,经终评专家评审,11名选手进入决赛。

为让艺术歌曲走出象牙塔,走近普罗大众,复赛和决赛都进行了网络直播,观看点击量分别达75万和超百万,评论近2万。

“这次比赛增加了我的舞台经验,同时也促进了我学习中国艺术歌曲的心。我想唱好中国艺术歌曲。”获金奖的选手孙卓汉说。

蔡静雯

“因为学习美声,我之前唱了很多外国歌曲,但是作为中国人,我还是应该唱好中国歌。参加比赛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学习中国艺术歌曲。”获银奖的选手蔡静雯说。

作为唯一一位获奖的外国选手,Aron Scarberry说,“我很喜欢中国艺术歌曲,为此我自学了拼音去读懂歌词的意思,像歌曲中有些长句,我会分乐句慢慢练,既然学了中国歌,我就要更加靠近中文。”

Aaron Scarberry

“从1920年青主写出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艺术歌曲在中国发展了98年。青主、黄自等早期音乐家,赵季平、陆在易等当代作曲家,都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这样一个比赛,我们希望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有更多国际友人演唱中国艺术歌曲。”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如此解释比赛初衷。

“我在国外经常唱中国艺术歌曲,而不是流行歌曲,比如《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红豆词》……艺术歌曲在华人世界影响深远,但流行歌曲听过了就过了。”决赛评委之一、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认为,举办中国艺术歌曲比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们学美声的在学校都要学德国、法国、意大利艺术歌曲,为什么外国选手不能学中国艺术歌曲?中国如今有经济实力了,艺术上也要站住脚。”

比赛都有哪些评选标准呢?

廖昌永说,同一首歌,男声、女声都可以唱,不同声部的人也都可以唱,关键看选手对这部作品的挖掘和了解有多深,“比如《幽兰操》讲的是文人的气节、对知音的回报、对社会的责任,比如《我爱这土地》,诗人艾青在写词时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没那么悲情……在这个基调上再去把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唱法,我不希望大家一个模子出来,谁能打动我,我就给高分。”

“每个人的表现方式都不一样,但有一点很重要,由心而发,你要把作曲家和词作家的内涵表现出来,让人享受和感动,情感是第一性的。”决赛评委之一、作曲家赵季平认为,中国艺术歌曲在如今中国的音乐学校里掀起了一个“新高潮”,选手们演唱能力提升,也会促进作曲家写作艺术歌曲,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刘丹娜

那么,创作艺术歌曲又有哪些讲究呢?

钢琴是艺术歌曲最稳固的搭档,决赛评委之一、作曲家陆在易说,作曲家在写艺术歌曲时,声乐部分和钢琴部分都是共同构思的,而非单线条构思,也因此音乐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艺术歌曲是歌声和钢琴的二重奏,这十分考验作曲家的写作能力,考验其对生活的观察,也因此,作曲家通常会选择格调很高的诗词来做蓝本。文学性、艺术性、音乐性,是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共有4位外国选手进入复赛,1位进入决赛,吐字清晰,饱含感情,他们整体表现不俗。

廖昌永说,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外国选手唱中文歌唱那么好,我们开始很吃惊,后来觉得是必然,因为近些年中国作曲家写的艺术歌曲都在有意识地往国外传播。”

比赛的进行也打动了决赛评委之一哈特穆特·霍尔。作为艺术歌曲艺术指导及钢琴伴奏方面的权威,哈特穆特·霍尔希望将来能在德国建一个中国艺术歌曲中心,助力中国艺术歌曲在海外的研究和推广。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