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森泰:四号沟的回忆

2018-11-19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对于很多人而言,“小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一些上海人来说,这个词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四五十年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从都市走向山村,生产军工,一呆就是十余年。岁月无情,曾经的少年已然两鬓双白,回想起当年的奋斗历程,却依旧记忆犹新。温故过去,才能烛照未来。今天带来的是江西“小三线”9333厂职工王森泰的回忆文章,听他讲述他在四号沟里的车间生活。

当年的部装车间厂房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处于六十年代后期,在山区建设的小三线军工厂,大抵习惯把建于山沟里的车间或部门称为x号沟。建设于赣北山区的人民机械厂,厂区大部分散布于瑞昌县张家铺山村的后山,隐藏在一条主沟和多条支沟内。厂里把第一条支沟称为一号沟,第二条支沟称为二号沟,依次类推。

四号沟是三车间(部装车间)所在地。一条单车道的水泥路,从支沟口一直向两山之间的夹缝里蜿蜒伸展进去。沟两侧依次建有警卫室、食堂、干打垒车间办公室、混药部、压药部、装配部、涂漆部和装箱部,职工200多人。七十年代初,主要生产57毫米高射炮炮弹的弹丸。车间工房依偎于青山绿树之间,别有一番韵味。

我是上海江南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1968年12月进厂。从1969年末太原实习回来进三车间,到1974年5月调离人民机械厂,在这里整整工作、生活了五年。先后担任过装配工人、统计员、事务员。一眨眼又四十年过去了,一生中的许多事情,都被渐渐忘怀,但在这五年里发生的人和事,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拂之不去,而且越来清晰。我把许多记忆中的断片,连缀成文,以示纪念。并对文中已逝去的同事,表达我深切的悼念。

猪啊,猪

从现代工业管理范畴的车间来讲,与猪毫无关系。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养猪成功与否和我们三车间每个职工密切相关。60年代末,正值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之时,国家经济生产一落千丈,食品供应极为紧张。每人每月只能限购一斤猪肉。在加上我厂地处山区,运输困难,厂里食堂经常几天都没新鲜肉食供应。要有的话也是发了霉的冷冻肉。

正好此时中央传达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军队、工厂都要办农场,发展副业生产。大概毛主席他老人家看到文革再发展下去,人民都快要饿坏了,让大家发展副业,补充点食物。我车间闻风而动,想来想去,没有肉吃总是个大问题,要么先办个养猪场再说。说干就干,车间主任朱玉石带头挑山石,平基础,在警卫室前的水泥路边修了一个猪圈。猪圈有三个猪栏,每个约有15个平方米大小。猪圈周围还砌了半人高的围栏。

猪圈有了,让谁来养猪呢。车间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刚从学校毕业的高中生和初中生,猪肉倒是吃过不少,看到过猪跑的人没几个,更别说养猪了。忽然想起车间里还有几个从上海郊区川沙县招来的老工人,不知会不会养猪?问下来,有人不但养过猪,还有点经验。选了两个年龄大点的,让他们立刻走马上任。养猪的首席饲养员叫费源根,虽然又矮又瘦,脸上满是皱纹。但是眼睛有神,动作敏捷,很有主见。不要看他相貌平平,他的经历可不平常。他曾是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和美国人打过仗。大青山战斗中,一个人抱着炸药包冲过封锁线,炸毁了敌人地堡。自己也被震昏过去。送往后方医院,三个月后才醒来。再后来,发生的不明不白的事情,使他至今没有得到重用。

他的副手沈雪兴,年纪更大,动作稍显迟钝。一打三反运动中曾被认作日本特务,专案组到他家搜一个日文图章。结果翻出个篆文印章。原来川沙话发音,日文、篆文差不多,专案组败兴而归,事情不了了之。

我当时任车间事务员,车间杂事由我管理。他们拿了点钱,去老乡家里买了十几头小猪崽,再添点养猪家私,养猪场就此开张。

因为我工作太忙,一个星期都没有时间去养猪场看看。一天下午,顺路走进了猪场,只见三个猪圈里面干干净净。猪圈地面为便于冲洗,一边高一边低。高的一端堆了干爽的稻草,每个猪圈有五六只小猪钻在草堆里哼哼唧唧。猪圈边上砌了一个大灶台,一口满满装着饲料的大锅,盖着盖子,火烧得锅内咕嘟咕嘟直响。老费见我到猪圈来了,马上奔了出来,说:“王事务员,猪大了,食量也增加了,原来买饲料的钱不够了,要增加点。另外,我们也到食堂去捡菜皮菜根和剩饭剩菜,拌在食料里,猪可喜欢吃了。”我说:“没问题,钱可以增加点。不过,剩饭菜一定要煮透了给猪吃。”

老费还向我要了一堆生产原料上拆下来的牛皮纸包装袋,因为天气马上就要泠了,要用牛皮纸把猪圈上面都封遮起来,不让猪受冻。

冬天到了,天寒地冻。猪们在牛皮纸封遮严密的猪圈里活蹦乱跳,长得又壮又肥。

春天又来了,每头猪都长到了一百多斤。费源根还给猪起了名字,大花、二花,大黑、二黑,一叫名字,猪就摇头晃脑的走过来,可爱极了。

车间领导要杀一头猪,给职工解解馋。工人们早就盼望这一天了。车间食堂两个厨师,提着捆猪的工具到猪圈来,捆了一头最大最肥的猪,扛走了。听着肥猪撕心裂肺的叫声越来越远,两位老人含着眼泪站在猪圈边,他们舍不得啊。

生产流水线

篮球中锋——奥林

奥林并不是他的真名,他的真名叫沈玉麟。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66届高中毕业生,身高一米八五,身材瘦削但非常有弹力。天生一个打篮球的料子。他是南模中学篮球校队中锋,主力队员。外号奥林。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百业凋零,国家体委被打倒,体育运动受冲击。一大批优秀的体育苗子流失了。奥林也被送到江西人民机械厂三车间压药班当了工人。

当时,正处于一打三反运动中,职工下了班以后,日子十分难熬。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体育转播,不能开展文娱活动,只有遍布全厂的广播喇叭,或反反复复地播放革命歌曲,或气势激昂地转播长篇政治文章。厂里,车间白天黑夜地开会,揭发隐藏的“阶级敌人”。

工人只能用三种方式来填补精神空缺:1、通过从参考消息上看来的信息,加上自己的演绎和想象,推论国内和国际事件。互相争论,互不相让。以证实自己对形势的判断。2、拼命回想曾经在上海吃过的美食,不仅想象品尝时的快意,还要想象品尝前后的经过。互相交流,让精神上得到一点满足。称之精神会餐。3、为自己车间的球队、文艺演出队出谋划策和加油。车间之间的篮球比赛,厂里的群众文艺演出大大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了职工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奥林在车间里吸引了很多篮球爱好者,聚集了一批篮球好手。其中有打前锋的张克强、打后卫的林光熊、打后卫的侯永祥、打中锋的黄家铁。逐渐组成了一支篮球队的雏形。他们经常一起锻炼,互相切磋,篮球技术不断提高。篮球队也受到全车间职工的推崇和喜爱。随着三车间篮球队实力的加强,引起了外界的注意。人民机械厂车间级的篮球队实力,首推101,一车间。该篮球队拥有两名福建籍的球员陈世在和郭启芬。他们曾是解放军师团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 。谁都知道101篮球队具有令人吃惊的攻击力,他们是车间级篮球队中的巨无霸。但现在巨无霸也在关注三车间篮球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车间篮球队名气越来越响,和101篮球队的正面碰撞无法避免了。经过协调和商量,约定一个星期六的傍晚七时正,在厂大礼堂边的篮球场进行一场比赛。消息传出,全车间都轰动了。大家扳着手指算还有几天到周六。

星期六傍晚,三车间职工不管男女老小,早早到了篮球场。101车间也来了一大批职工,把篮球场观众席挤得水泄不通。七点整,篮球比赛开始。随着一声哨响,篮球在双方队员手中争夺和传接。可能我们篮球队不习惯这样的场面,有点拘谨。篮球很快传到了101篮球队陈世在手中。陈个子不高,打左边锋。速度奇快,投篮准。绝招是左手的勾手投篮,次次中的。只见陈世在接球沿着左边线疾速飞奔,到底线左手一扬,篮球越过防守队员,划了一个优美的曲线,正好中篮。比分2:0 。奥林示意大家不要慌,他接球以后,突然发力,从球场中央冲向篮下。只见他以一个背后运篮的动作,晃过防守队员的阻拦,一个完美的上篮,球应手入篮。2 :2 。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拼命鼓掌。场上双方队员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

终场前,比分十分接近。突然,奥林一个超长距离的投篮,球进了。球赛结束,三车间87:84,胜了。球场沸腾了。这次比赛永远铭刻在三车间职工的记忆中。

奥林是怀才不遇啊。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他可能早就脱颖而出,完成自己的历史任务去了。他的弟弟沈富麟,开始是中国青年排球队主力队员,后来是中国排球队主力队员,再后来担任了多年的中国排球队主教练。战功累累,声名远扬。可奥林却在三车间压药班工作了几十年,没有发挥出他过人的运动潜能。呜呼 ,天不护良才,奈何。

2001年拍摄的部装车间老厂房

干打垒之歌

干打垒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它实际上是福建东南部农村的一种建筑方式。用厚木板做一个内空长一米多、宽一尺、高一尺半的框架,把框架放在要建墙的墙基上。然后把黄泥和石灰按比例混在一起,加水适量,拌匀,倒入框架内,每次只能放一寸厚的一层。再用粗木棒将拌了石灰的黄泥捣实;捣一层,加一层黄泥,直到黄泥和框架顶部平。再将框架拆下,继续做相邻一块墙体。一层一层不断垒高,直到建成整栋房子。用这种方式建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坚固结实。不怕地震。据说可用一百多年。

三车间的生产用工房建设的十分完备,就是没有车间管理人员办公场所。要厂里安排建造,需等上很长时间。车间职工里有二十多名福建籍的退伍军人。他们一腔热情,向车间领导提出,与其等待,还不如趁当下生产任务不多,用福建干打垒方式,自己建一栋房。反正也不需要建筑材料,只要一堆石灰就行。

说干就干,这些福建职工准备了建房用的木板框架,铺排好了房子地基,就开始筑墙了。这个活儿,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非常辛苦。人悬在四无依托的空中,往框架内捣泥,既要力气又要巧劲。而且,筑墙开始后,中间不太好停顿。否则,两块墙体融合不好,将来会产生裂纹,影响墙体强度。他们分成好几班,连着干活。晚上拉了1000支光的大灯泡,在密密麻麻的蚊子、虫蚁袭击下继续工作。车间也组织了几十个职工,拉石灰、黄土,为之拌和,往越建越高的框架里送土。

二十多天下来,房子总算造成了。可造房的职工却累得脱了形。他们为了干打垒房子的完工,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却没有额外的报酬,没有奖金,甚至连奖状都没发过。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默默奉献的品德,给全车间职工树立了榜样。

一年以后,由我和张建功编剧,三车间从各班组抽调了很多职工,排演了一出场面不小的歌舞剧“干打垒之歌”,参加了全厂的文艺汇演,演绎了三车间工人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受到了全厂职工的好评。

三车间的两层楼干打垒办公房,外形古朴、敦实,坚固、稳重。它是四号沟的一座丰碑,它是三车间工人的精神象征。几百年后,当我们的后人发现这一幢干打垒遗迹,将会惊讶于福建风格的建筑物为何出现在江西山区腹地,他们会去考证和追寻其中的文化内涵。他们会发现这个时代人们特殊的精神力量。

(原载本书编委会编:《我们人民厂——江西“小三线”9333厂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图片由潘修范提供。鸣谢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18年度宣传推介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路径研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