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敦煌女儿”重返北大,沪剧演绎樊锦诗“敦煌精神”打动师生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8-11-20 11:04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里,沪剧《敦煌女儿》演毕,当满头白发的敦煌研究研究名誉院长樊锦诗和剧组一起登上舞台,全场的观众爆发出无比热烈的掌声,所有人最诚挚的敬意,都融在了这经久不息的掌声之中。

55年前,从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的樊锦诗正是从未名湖畔出发,走向了大漠深处的敦煌敦煌文物研究所,从此就在那里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为守护敦煌付出了毕生心血。时隔半个多世纪,重回母校的樊锦诗,带着无数成就、荣誉和过往,站在了自己当年“敦煌梦”的起点上。

樊锦诗、茅善玉和北大师生合影

11月18日,作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邀演出”,以樊锦诗和几代敦煌人为原型的沪剧《敦煌女儿》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演出前两日,樊锦诗和该剧主演、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以及文学顾问刘锦云、导演张曼君、北大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共聚一起,和北大师生一起分享了有关敦煌、敦煌人和这部舞台剧创作的前后。

樊锦诗重返母校回忆心路,话语平淡朴实却让人动容

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也是闻名世界的敦煌学学者。从1963年来到敦煌研究院,她用自己50余年的人生守护着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众多世界公认的学术成果。在她的大力推动下,举世瞩目的“数字敦煌”工程得以实现,缓解了莫高窟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也让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作为一名“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敦煌梦是从北大开始的。在这个分享会上,樊锦诗用极为朴素和简短的话语,回忆了自己在从北大到敦煌几十年的心路。

茅善玉和樊锦诗在讲座现场

生在北京,长在上海,在大漠戈壁生活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樊锦诗,其实是个地道的江南女子,受到家庭的熏陶,她自小就爱去博物馆。1958年考取北京大学时,她毫不犹豫地填了考古学专业。

“我和敦煌是冥冥中的缘分吧,在上海上中学时候去博物馆,看到和敦煌相关的资料,敦煌就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后来学考古,一心向往敦煌。”

1962年,樊锦诗被安排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第一眼见到敦煌时,樊锦诗就被三危山上那层层叠叠的洞窟、形态万千的佛像和壁画震撼,她流连于一个又一个洞窟,废寝忘食地观看研究。

“我越看越激动。敦煌太伟大了,它的领域无限广阔,内容无比丰富,就觉得自己一定要为它做点事,敦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要不计代价留住它,保护它。”

一年后,樊锦诗被分配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因为身体虚弱,父亲甚至写信给学校求情,但樊锦诗还是扣下了信件,告别了和她相恋的同学彭金章,独自一人,再度踏上了远赴敦煌的路程。

回忆刚到敦煌研究研究院工作的日子,樊锦诗说,敦煌石窟的洞内就如神仙世界,那时候连接不同洞窟的是一条条又长又险的“蜈蚣梯”,等爬过梯子回到洞外,才又回到了贫瘠艰苦的人间。黄沙漫漫、人烟稀少的敦煌条件极为艰苦,和她曾经生活过的北京、上海更是天壤之别。

因为刚来时没有水、不通电,甚至没有水洗头,樊锦诗最后干脆把长发剪去,留了当时运动员中流行的短发,从此,这个 “运动员” 发型伴随了她的一生。

在敦煌的几十年中,樊锦诗经历了和丈夫彭金章两地分居19年,孩子无人照顾等种种个人难题。1986年,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的彭金章放弃了自己在武汉大学一手创建的考古专业,来到敦煌陪伴樊锦诗。并在那里主持多项考古挖掘工作,其中包括莫高窟北区的考古发掘,使莫高窟现存洞窟数量从400多个增加到700多个,为世界瞩目。

回忆起和老伴的种种,樊锦诗依然保持着从容淡定的语气,但其间的情感却让人动容: “人们都说‘孔雀东南飞’,但我们俩却是一块飞到了大西北。如果没有他的支持,我想就没有我樊锦诗的今天,我一直觉得,他是全世界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男人、好老公。”去年,彭金章先生逝去,樊锦诗说,“我现在晚上还是习惯轻轻关上房门,心想别惊醒睡着的老彭,可不久便回过神来——丈夫已经不在了。”

如今,樊锦诗虽然已经退休,但她依然在撰写工程浩大的敦煌研究报告,并始终没有停下为敦煌的保护和研究奔走的脚步。

沪剧《敦煌女儿》剧照,茅善玉饰演樊锦诗

沪剧《敦煌女儿》的文学顾问刘锦云同是北大毕业生,巧合的是,他和樊锦诗是同一届毕业生。他同样记得,毕业典礼上,他们的志愿都只有一个“祖国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我们愿意被祖国挑选。”而这也正是促使樊锦诗义无反顾去往敦煌的内心驱动。

回忆起当年在校园里和樊锦诗的种种交集,刘锦云感慨万千,“我们一起在北大经历意气奋发的青春年华,一同在北大经历了意气奋发的锦绣年华,一同离开校园奔赴祖国的不同角落,如今,又一起重回母校,共同分享《敦煌女儿》这部沪剧作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春芳是樊锦诗的忘年交,如今正计划为樊锦诗和敦煌人写一套书。在顾春芳看来,樊锦诗看似柔弱,却是一个“有光的人”,她虽然不喜欢别人把她写成“金刚力士”,有如“金刚力士”撑起了敦煌文物保护的一片天。

沪剧演绎“敦煌女儿”和“敦煌精神”,引发北大师生巨大关注

七年前,上海沪剧院院长、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在报纸上看到了樊锦诗的报道,当时就被她 “守一不移”的精神和对传承民族文化的担当所打动,当即决定把它搬上沪剧舞台。

但当茅善玉找到樊锦诗时,素来低调的樊锦诗起初并不赞同, “我其实的生活和工作其实都很平凡,家庭也很和谐,并没有太多戏剧冲突,我的那些功绩也是研究院集体付出的成果”。

直到茅善玉表示,会借助戏剧来弘扬一代敦煌人的精神,樊锦诗才最终被说服。

最终,历时5年创作,几经修改,甚至经历了一次推倒重来,上海沪剧院携手当代戏曲界一流创作团队的《敦煌女儿》在今年5月终于首次面向观众演出。

沪剧《敦煌女儿》剧照

在剧中扮演樊锦诗的茅善玉说,虽然自己在舞台上塑造过很多人物,但演绎一个发生在当下时代的真人真事还是第一次。为了更好的创作,期间,她带着剧团和主创六次来到敦煌,体验生活并考察。

舞台上的茅善玉从青年樊锦诗演到了老年,虽然跨度和挑战都很大,但她也坦言自己很过瘾。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她始终细心观察樊院长的一举一动,从走路的样子、讲话的姿势,到脸上的笑容,她都努力向本人靠拢。

在这个全新版本中,主创团队几次易稿,用了7年时间打磨该剧,围绕“敦煌情、夫妻情、友情”来提炼日常片段,导演张曼君采用了沪剧很少见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方式,时空切换迅速,剧中的人物时常进行着跨时空的谈话。

在刚刚参演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之后,这个重新打磨的《敦煌女儿》来到北京,参加“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特邀演出”和“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北大的演出无论对于这部剧还是樊锦诗而言,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今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在这个双甲子的华诞,作为北大的骄傲, “敦煌女儿”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近1600多张票在演出前全部售罄。

百年大讲堂的演出座无虚席,观众中大部分都是北大师生,还有不少观众是周边清华和人民大学特意赶来的。他们中很多人都是被敦煌和樊锦诗的故事吸引。其中还有一位父亲提前半年就预订了戏票,带着女儿一同来感受敦煌文化和沪剧艺术的双重熏陶。

北大教授顾春芳因为和樊锦诗是忘年交,对这次演出尤为期待:“茅善玉在上海是人尽皆知的艺术家,她和樊院长都是上海女儿,但一位是沪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另一位是敦煌遗产的坚定守护者,所以我十分期待‘沪剧女儿’对‘敦煌女儿’的诠释和演绎。”

演出前,原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迟惠生以及北京大学的考古文博学院的老师领导都来到后台,和樊锦诗、茅善玉进行了交流。

整场演出的气氛十分感人,观众以极为投入的情感看完全剧。剧终,演员们扮演的常书鸿、段文杰等几代“敦煌人”一一走上舞台,自述生平。这一幕,成为全场最感人的段落。观众以不绝的掌声,对这些中国文化的守护人和他们的“敦煌精神”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散场后,几位学生观众告诉记者,剧中樊锦诗50多年的敦煌历程和人生故事十分感人,有一些情节十分触动他们。

事实上,三年前在未名湖畔,上海沪剧院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定下“三年之约”,继原创沪剧《邓世昌》和经典沪剧《雷雨》之后,第三度来到北大演出。三年三部风格迥异的作品,颠覆了很多观众对沪剧原有的印象,也在校园里积攒了一批沪剧粉丝。

有两位理工科的女生说,因为有师姐推荐上海沪剧院,他们才特地来看了这部《敦煌女儿》,虽然作为北方人,很多唱词并不能完全听懂,但还是对这门戏曲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茅善玉受聘北京大学浦江发展协会

因为连续几年的演出积淀,去年11月末,北大上海籍学生们在校园内成立了一个 “北京大学浦江发展协会”,以此推广海派文化。今后,沪剧院将协助浦江发展协会开设上海方言教学兴趣班,协会也将邀请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及著名演员们在今后北大演出之余进行沪剧系列讲座,将原汁原味的“本帮文化”带入北大校园。

而在完成与北大第三年的合作之后,后三年的合作计划也在双方之间商讨展开。茅善玉表示,在未来的三年里,与北大的合作将不仅局限于一年一场的演出,还会有导赏、讲座、上海话和沪剧兴趣班等各种形式。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