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改革开放40年“同题作文”赛,文化大省江苏为何出了这些书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8-12-09 14:38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作为“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江苏如何让改革开放这四十年“跃然纸上”?

12月9日下午,凤凰传媒出版集团以及其旗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在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一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主题读物。

12月9日,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图书发布会现场,图书的创作者在介绍创作过程。
会上,《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邓小平在1984》、《我们深圳四十年》等十余种图书集体亮相。迟福林、胡福明多名创作者代表,同时也是改革开放标志性人物,或亲自到场,或委托他人代为出席。
为什么是这几本书?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徐海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出版社中,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图书同期出版。

“除了图书的数量多、作者的层次高这些特点外,这套书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徐海说,如有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者的,比如《邓小平在1984》;有思想引领亲历者的口述史的,比如胡福明的《我的学术小传》;还有反映江苏40年来取得成就的,等等。

在他看来,出版“背后的故事”有时候比“书本身”还要精彩。

角度各有独特之处

这些年,写改革开放的著作并不少见。那么,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个节点,如何在“站得高”的同时,也能展现出独特的视角?

徐海拿起了面前的《邓小平在1984》举例。这本书的作者是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刘金田,他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相关文献的编辑和研究工作。

《邓小平在1984》

刘金田写过《邓小平的历程》、《邓小平生平全记录》等等,对邓小平同志的生平、思想等有着全方位的熟练认知。

徐海告诉澎湃新闻,刘金田也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老作者”,长期在该出版社出书。那么,这位“金牌作者”如何写出新意?

于是,他们定下了“1984”这个年份,且一拍即合。在徐海看来,1984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年。那一年,中国的改革之船,已行驶了五年。该如何总结之前的经验,同时思考接下来该怎么走,很是重要。

刘金田以1984年这个特殊年份为切入口,描述了邓小平在这一年前后支持农村改革、肯定经济特区、扩大对外开放、倡导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生动叙述了邓小平是如何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并将其用来解决香港问题的,等等。

《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

与之类似的,还有人民日报社办公厅主任郑剑等人集体撰写的《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这本书。徐海向澎湃新闻讲述了这本书的创意产生的背景。2017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试点在改革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试点是重要改革任务,更是重要改革方法”,“试点目的是探索改革的实现路径和实现形式,为面上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看到这篇新闻的时候,我正在去北京的高铁上。当时准备去参加国家出版基金的一个评审会。”徐海回忆说,中央深改组会议上“抓好试点对改革全局意义重大”等论断对他触动很深,能够围绕“试点与改革”这个主题写一部书呢?

忙完公务之后,徐海并没有回南京,而是在北京直接去找了一位他之前熟悉的理论研究者,也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作者——时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郑剑。

徐海向郑剑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对方的肯定。于是,郑剑随即召集了一帮得力作者,创作了这部《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

这本书系统梳理了陕甘宁边区建设时期以来我国在党领导下开展试点改革的实践情况,提炼其对国家建设发展的规律性经验,以及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改革发展的启示。全书既有现象层面的案例梳理、经验做法,也有认识层面对规律的提炼。

“中国的改革路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有一步步去试。这种改革方法和路径,与俄罗斯以及西方国家的改革都是迥异的。”在徐海看来,试点的经验很重要也很值得总结,但国内之前并没有太多系统化谈试点的著作。

出版人要“思考思想家”

作为江苏出版界的“翘楚”,江苏人民出版社向来以重大主题出版、学术出版等为“重点阵地”之一,颇具厚重感。

“我们平时接触的都是思想家,但自己不是思想家。”徐海认为,出版人固然不会成为思想家,但要成为思考者,也就是“思考思想家”。徐海表示,只有思考,才能和思想家进行对话。

《我们深圳四十年》

《我们深圳四十年》的作者斯培森,他之前的成名作《金城往事》,正是被江苏人民出版社“慧眼”识中并出版的。

《金城往事》写的是中日金融战。“很多人谈到日军侵华,往往只看到日本当年的武力侵华,而不知道实际上日本在经济上、贸易上甚至意识形态上是全面侵华的。”徐海说。

当时,斯培森的名气尚不太大。但徐海觉得,斯培森对金融领域很熟悉,文笔也好。因此,出版社在接到斯的手稿后,徐海当即判断,这是本好的题材。

《金城往事》出版后,成为了国内少有的、研究日本金融侵华的战争题材的书籍,而斯培森也“一战成名”。

这次的《我们深圳四十年》,也是江苏人民出版社基于对斯培森了解的基础上,交由其完成的著作。

斯培森的祖父斯继唐是金融家、上世纪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父亲斯英琦是深圳市作协副主席,也是《汉语大词典》当时最年轻的编纂者之一。在5岁时,斯培森随父亲“移居”深圳,从小学到大学,从银行、券商到党政机关,斯培森的大部分时光都在深圳度过。

《我们深圳四十年》以斯培森个人的小视角来讲述深圳四十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作者采用编年体的方式,通过国事、家事、深圳事三条主线,勾勒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路径选择,详尽介绍了主要领域改革的肇因、瓶颈和阶段任务,记载了深圳建设史的每一个重要步骤,生动描绘了自身家庭的变迁及身边人物的悲欢离合。

徐海向澎湃新闻表示,这可能是唯一一本从深圳市民的视角来写改革开放40年的书。在他看来,在深圳长大、对经济和金融领域驾轻就熟、文笔和思路很好的斯培森,恰好可以胜任这样的作者角色。

与时代同频共振

在徐海看来,一本很好的书,以及背后的出版人,必须要与时代同频共振。

“我们会关注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图书,我们也会回应时代的需求。而这个判断,就需要出版人自身的努力。”徐海说。

据其介绍,江苏人民出版社会定期对国家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研习,同时对相关领域的作者进行跟踪。最后,用“最合适的作者”写最适合的思想,并且要提前谋划,给作者足够长的写作时间。

因此,庆祝改革40周年这套系列主题图书的集中出版发行,并非心血来潮的“应景之作”,而是经过了数年的策划和推动。

《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江苏卷)》

澎湃新闻注意到,本次发布的系列图书中,其中有好几部都是集中展现江苏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比如江苏省党史办编著的《江苏改革开放实录》、《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江苏卷)》、《江苏国企改革之四十年四十企》,以及江苏泗洪本土作家许卫国所著《春到上塘》等。

徐海说,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基于信任相互熟悉、长期合作的结果。

《我的海南梦》(迟福林 著)

比如,本系列主题图书之一的《我的海南梦》,作者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接到这部书稿后,江苏人民出版社仅用了十余天时间便完成了从编辑到出版的各项工作,恰好赶上了今年4月博鳌亚洲论坛的举办,效率如此之高,堪称其出版社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我的改革情》(迟福林 著)

《我的学术小传》(胡福明 著)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