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哥大·历史 | 那年浩劫,他们在南京的战火中守护希望

2018-12-14 12: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1年前的这一天,日军攻陷南京,犯下滔天罪行。这场大屠杀被称为“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每当我们在这一天低头默哀,1937年金陵城所遭受的沉重苦难都会涌上我们心头。

在这场浩劫中,有这样一位哥大校友,在日军占领南京期间收留了上万名中国难民。她叫Wilhelmina Vautrin。在她的墓碑上刻着四个中文字:“金陵永生”。

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

魏特琳

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中文名华群,或译为魏特琳)曾是美国传教士、作家、教育家和金陵女子学院院长。因她对中国的奉献,1938年国民政府授予她采玉勋章。

魏特琳于1886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12年被海外基督教传教士联合会(Foreign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派遣至中国,担任基督会三育女中校长。1916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成立时,魏特琳担任教育系主任。在中国服务了6年后,1918年她回到美国,于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教育硕士。毕业后,魏特琳回到中国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代理校长,她甚至为此推迟了自己的婚约。此后终身未婚。

当1937年日军的铁骑踏上南京时,大部分在华美国传教士都已早早离开了中国。魏特琳却留了下来,全力保护金陵女子学院的师生。她指导学生和教师采取紧急防御措施、购买物资、向上海发送求救信号、下令修建战壕、安排校园内储存物资和搭建避难场所……1937年4月14日,日本首次对南京发起空袭。空袭过后,金陵女子学院成为了难民的避风港,有时大楼里会容纳一万多名妇女儿童。在照顾平民之余,魏特琳在日记中不停地为南京祈祷:“上帝啊,请您在今晚控制住侵略南京的残酷野兽,抚慰那些父母被枪杀的孩子的破碎心灵,并在这漫长而痛苦的夜晚全力保护女孩们,让战争早日不复存在。”

1940年春天,魏特琳由于遭受巨大压力,患上了抑郁症。回到美国后的1941年,她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公寓里打开煤气灶自杀,年仅54岁。她在去世前不久的一篇日记里写道:

“Had I ten perfect lives, I would give them all to China.”

如果我有十次完美的生命,我会把它们都献给中国。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还有许多哥大人曾向战火中的中国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来自美国社会各界,有的是在美华人,有的是外国友人;不管是出于对祖国和同胞深切的爱,还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他们都为援助中国的抗日事业奔走疾呼。

除魏特琳女士外,还有两位曾在抗战时期帮助中国的哥大校友。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希望历史铭记他们那一颗赤诚的心。

Dr. Farn B. Chu

赵不凡 
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美国医药援华会(ABMAC,American Bureau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是第一个为响应中国人的生命健康需求而建立的美国组织。该组织以人道至上为宗旨(Humanity above all),在1937-1945年间向中国援助了超过数千万美元的医疗物资,为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极大保障。Dr. Farn B. Chu就是其创始人之一。

Dr. Farn B. Chu,中文名赵不凡,生于1903年5月10日,是美籍华人医生,本科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在耶鲁医学院深造。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赵不凡与另外两位留美华侨——Dr. Frank Co Tui和Joseph Wei,在中国驻美总领事于俊吉于纽约的办公室里成立了美国医药援华会。该组织获得诸多著名人士的大力支持,林语堂、胡适、陈纳德、赛珍珠等人都曾呼吁为其筹款。哥大整形外科教授Jerome P. Webster、生理学教授Magnus I. Gregersen、外科教授George H. Humphreys、核能医学教授Richard N. Pierson. Jr.都曾担任该协会的会长。时任哥大麻醉学系系主任的艾世勋也曾担任执行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哥伦比亚大学通过ABMAC捐赠给中国的医疗车  图源:哥伦比亚大学
通过美国医药援华会的募捐活动,来自美国民间的捐款源源不断。除此之外,美国医药援华会还为中国建立血库、疫苗库、盐水工厂,提供医护人员培训,推广公共卫生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抗战末期,美国医药援华会不仅派遣美国医疗和护理专家前往中国指导医疗保健教育和公共卫生建设,还邀请中国的医疗和护理专业人员到美国接受教育培训。返回中国后,这些受训人员大多成为中国战后医学发展的先驱和权威。

1941年4月18日,赵不凡因癌症于纽约曼哈顿去世,年仅37岁。

Ida Pruitt

蒲爱德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的军事入侵对中国的工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在这一时刻,Ida Pruitt协助建立了中国工业合作社(Chinese Industrial Cooperatives)。工合社的成立是为了组建中国农村的合作工厂,并通过建立学校培训当地居民(通常是残疾人或孤儿)参与工厂的管理和运作,支持中国的工业发展,抵抗日本的军事打击与经济控制。除此之外,Pruitt还是Indusco,即中国工业合作社在美筹款部门的执行秘书,也是Indusco的首席发言人和筹款人。

1891年,Pruitt出生于中国烟台的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长大后她返美读书,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深造。毕业后,她于1939至1951年间在Indusco担任执行秘书。在此期间,Pruitt在美国社会各界进行演说,奔走筹款,通过Indusco帮助中国工业在战火中重新站起来。Pruitt挑战了西方传统的援助模式,让中国在西方世界的眼中不再是只需要救助的“东亚病夫”。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关系由单一的援助与被援助逐渐变为平等的合作伙伴。

此外,Pruitt也是中国最早的医务社会工作者。1921年她来到北京协和医院,筹建了医院的社会服务部。她是中国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奠基人,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开创者。协和医院的一支医疗志愿服务队就以她的中文名“蒲爱德”命名。

撰稿:凯瑞,责编:翩跹,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哥大全球中心”(ID:ColumbiaGlobalCenter)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