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往事|黄宾虹赠张继画作见证了一段鉴定故宫书画背后的旧事

马邦乐 吴环
2018-12-15 12:37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黄宾虹一生艺事中,1936年应邀鉴定故宫博物院书画是一件大事,两年之中阅书画无数,为其后近二十年的创作有说不尽的启发。此事也让他牵涉到民国文物界满城风雨的“易培基故宫盗宝案”,这件案件缘起于国民党元老张继。朵云轩秋季展览上一件黄宾虹画赠张继的《松溪读易图》四尺整纸山水作品现身,除了让人感受到宾翁山水画的震撼力,也让二人的渊源进入公众视野。

黄宾虹赠与张继的《松溪读易图》

这幅作品为四尺整纸的尺幅,是一件崇山复水的巨制。画作没有署年,张继卒于1947年,从风格上推测大概作于1930-1940年代。黄宾虹此时广泛吸收古代山水名家的精华,款识中自称仿自徐幼文,即明初画家徐贲,此图多有元代文人画的遗风。黄宾虹对大尺幅山水驾轻就熟,群峰高耸,山脊之上青松高至数十丈,山坳临水被石壁包围,幽深处有两间书斋,正是山居读易的胜地。黄氏自家风貌已日益显现,用笔入木三分,那层层积墨已将墨法发挥到全新的高度,浑厚华滋,元气淋漓。

上款写作“溥泉先生大方家校正”,“先生”后面又连带着“大方家”,对于真正的鉴赏大家才会郑重如是。

张继(1882-1947)

张继(1882-1947),河北沧县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中国国民党元老。1897年就读于保定莲池书院。1899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03年回国与友人创办《国民报》、《苏报》、《国民日报》、《民报》、《新世纪周刊》等报刊,宣传革命。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参议员、中国同盟会本部交际部主任。1914年被选为参议院议长。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驻日代表。1921年任中国国民党特设广州办事处干事长、中国国民党宣传部长、北京支部部长。1924年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8年后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主席,中央监察委员、国史馆馆长等职。1947年12月15日在南京病逝。

黄宾虹和张继认识大概最早是1923年,黄宾虹60岁时。张继作为国民党要员,艺术造诣颇深,那年张继加入黄宾虹所在的停云书画会。1928年二人又同为大学院(不久改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全国美术展览会委员。

1928年10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27人为故宫博物院理事,李石曾为理事长,易培基任院长,张继任副院长。张继身为民国要员却被易培基、李石曾翁婿挤出故宫权力核心,心中大为恼火,张继及其妻崔振华策划构陷易培基盗卖故宫国宝,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于是才有1935年12月,法院聘请黄宾虹协助鉴定故宫书画,黄于次年先后在京、沪等地鉴定,并将认定的赝品、伪作几十箱封存起来,作为易培基盗宝的罪证。张继时担任司法院副院长、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席和国民党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主席,名义上虽说是法院聘请,并有叶恭绰、于右任的推荐的传闻,应与张继的认可不无关係,但今日也无从查证了。
黄宾虹在写生

黄宾虹当时在书画鉴定、收藏方面确实名声在外。他一直从事书画古物鉴别和流通业务,在上海鉴藏界有口皆碑,曾得到刘海粟、叶恭绰、于右任等业界同仁的认可。1928年教育部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会的参考品部陈列上,黄宾虹提供了近五十件藏品,为藏家之冠。叶恭绰甚为激赏,他邀黄宾虹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不久改名中国文艺专科学校)培养艺术种子。1934年上海市博物馆落成,叶恭绰任临时董事会董事长,聘黄宾虹为临时董事。黄宾虹《九十杂述》中说应上海市博物馆主席之请受聘为理事,捐赠古铜器、明人书画十件。

黄宾虹1936、1937两年鉴定书画,虽被利用成为易培基盗宝罪证,对此黄宾虹一直蒙在鼓里,但丰富的清宫旧藏古画的确让黄宾虹大开眼界,这也缘起于与张继的交往。
1946年,故都文物研究会成立,张继被推为理事长,黄宾虹应邀参加,并且想推黄宾虹为故都文物研究会美术馆馆长,虽然后来黄宾虹婉拒了,从中也可见张继对黄宾虹的看重。

此后第二年即1947年,张继离世,“易培基案”也不了了之,其间从1923以来张、黄的来往一直未断。黄宾虹向来对权贵敬而远之,但在“易培基案”之前与张继之间却时有工作往来,也有艺术交流,在此画作中称为“溥泉先生大方家”,能给与如此高的尊重,除了因张继国民党元老与革命家的崇敬之外,与张继在艺术方面必定也有所交集。张继与唐代诗人同名同姓,曾受邀为苏州寒山寺写《枫桥夜泊》,一时传为美谈。

黄宾虹

1955年2月,在黄宾虹临终前的一个月,在其弟子王伯敏记录的遗言中,黄宾虹还不知道自己因“易培基案”卷入了国民党权力斗争,仍然大骂易培基盗卖文物:

先生谈到了鉴定书画的事,说:“易培基可恶,曾把不少文物卖给外国人。有一个英国商人对我说:你们中国人用古器宝贝换成我们的枪炮,真是有趣,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自己打自己呢?易培基做军阀的红人,从中牟利,该杀头。’接着又说‘往年天下哪有什么理,我们雕在岩壁上的佛和菩萨,有的外国商人出钱来整…’先生的声音愈说愈低,我俯首去听,也无法听清楚。诸乐三先生告诉我,老先生的这些话,刚才已经讲过一遍了。”(《薤露篇—记黄宾师的遗言》)

直至1958年涉案人之一、剧作家吴祖光之父吴景洲的《故宫盗宝案真相》出版,真相才大白天下。但黄宾虹已谢世三年,无缘等到真相大白。

去年春拍上,黄宾虹《黄山汤口》以3.45亿的成交价格拍卖,同时刷新了黄宾虹的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在作品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24年之后,黄宾虹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黄宾虹的作品中有着厚积薄发的艺术感染力,他有着同时代画家少有的后劲与长寿,这件赠张继的《松溪读易图》与黄宾虹最后近二十年的艺术有着密切的渊源,不仅是近现代书画中的杰作,这一段民国轶事更耐人寻味。

—————————————

延伸阅读:易培基故宫“盗宝案”及名家书画中见出的往事

吴环

黄宾虹赠张继画作钩沉出的这一段故宫往事中,另一主角易培基(1880-1937),字寅村,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北方言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历任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顾问、北洋政府内阁教育总长、国民政府农矿部长,1928年主持筹建故宫博物院,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而后他命运多舛,最终积郁而终,客死上海,这源于一起所谓的“故宫盗宝案”。

易培基

当时的故宫之内又设有故宫文献馆,馆长为张继。河北沧州人张继更是辛亥革命元老,1904年黄兴在长沙遇险,时在长沙的张继,暗持手枪护卫黄兴左右,直到黄兴经过圣公会的帮助安全脱逃为止。但易培基的女婿李宗侗,偏偏就在张继手下,即张继主掌的故宫文献馆任秘书长。易培基和张继,在故宫博物院中因办公室政治而发生倾轧。

据余珮瑶等撰写的文史文章披露,易培基自1928年6月14日接管故宫博物院以来,为筹措故宫修缮经费,决定将宫中积存的金砂、绸缎、茶叶等与历史文物无关的清宫遗物作价处理,1929年经由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批准执行。处理过程监察周密,临卖前还公开展览两周。然而,就在第三次处理物品半月后,他被控擅自处分故宫物品,盗卖文物。改变他人生轨迹的故宫盗宝案由此开启。举报人是国民党元老张继的夫人崔振华。她控告易培基和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李宗侗(易培基的女婿)“主使伪造文书、浮报贪污”,后又指易曾将一批藏宝私自赠予张学良。1933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派监察院监察委员周利生、高鲁向国民政府高等文官惩戒委员会弹劾易培基处理金器非法,并指控其在处理残破金器时打折扣,从中舞弊。

故宫文物南迁时

易培基对控诉表示不服,反诉崔振华诬告,诉文刊载在1933年10月18日的《申报》上。然而,由于汪精卫为张继等人撑腰,他的诉文并未得到高层的重视。1933年12月30日,最高法院下令通缉易培基,他被迫避居上海法租界。最高法院曾重金雇用画家审查宫中书画古物,凡认为不是真品或名实不符的,便指为易培基所盗换。1937年,易培基郁郁而终,至死蒙冤。

当时的政府关于易培基案的公函

时过境迁,如今这已经被公认为是一桩冤案。崔振华为什么要诬告易培基?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她一直为丈夫身为国民政府司法院副院长和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席而无法掌控故宫博物院而耿耿于怀。在1929年2月易培基成为院长前,张继曾被推举为副院长,后因有人反对而易默认之,最后宣布其为常务理事兼文献馆馆长。另外,九一八事变后,在筹划故宫文物南迁时,张继意欲由自己来主持南迁工作,2万元文献迁移经费由他支配经管,后来易培基女婿李宗侗从上海接洽南迁事宜后,被宋子文推翻了这个主张,张继听说此事泡汤,迁怒于易培基翁婿。张继夫妇于是指使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最高法院检察署署长郑烈、检察官朱树森等人,多方串联、贿买人证,指控易培基私占故宫宝物。

然而,在法院判决易培基“监守自盗罪”以后数年,由于找不到切实的盗宝证据,始终无法结案。1947年张继去世以后,最高法院登出“易培基案不予受理”的公告了事,前后持续16年的故宫盗宝案草草收场。

北京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郑欣淼2007年曾在《鲁迅研究月刊》上发表《由<鲁迅全集>的一条注释谈故宫“盗宝案”》一文,详述了盗宝案始末、原因及影响。可视作北京故宫博物院对这段尘封往事的一次回顾总结。他指出盗宝案的深层原因是当时的官场倾轧,汪精卫早年已与易培基及其好友李石曾交恶,在易案中暗中支持张继。另有一说,是牵涉到教育界的派系之争,蔡元培的北大派和李煜瀛的中法派之间的斗争牵连到了易培基案。

除了黄宾虹这一画作牵连出的张继与易培基民国往事,作为上海的百年文化老字号,朵云轩秋拍中不少名家画作都可以见出一些往事风云。

如一件齐白石的《延年益寿》,上款人“成之”即胡成之(1903-1972)。胡成之是鼎鼎大名的胡适之先生的堂弟。 在《白石老人自述》中记有:“朋友因我老年无人照料,介绍一位夏文珠女士来任看护,那是(1944年)九月间事。”此件齐白石《延年益寿》,终於使我们了解到,那位朋友,正是胡成之夫妇。据胡成之後人介绍,胡成之太太,有位美丽的中学同学叫夏文珠,曾是北京协和医院的护士,且一直没有结婚。又是胡太太好闺蜜,於是通过胡家介绍给齐白石做护理,让白石老人十分高兴。从此,齐胡两家往来更密切了。此幅《延年益寿》,即是在胡成之48岁生日时齐白石所赠。

另一件法国外交官旧藏徐悲鸿《骏马图》由美国纽约上州一位大牧师在1988年时购于纽约麦迪逊大道著名的Weisbrod Gallery,即韦斯布罗德画廊。从1988年的发票信息上可知此画最初由法国籍外交官皮埃尔·郎迪于华西协合大学慈善义卖购得,画中的鉴藏印“郎迪”即Pierre Landy姓氏Landy的谐音。皮埃尔·郎迪1915年生于法国,1941年-1943年工作于法国驻旧金山大使馆,1947年-1948年工作于法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担任副领事,1971年-1975年工作于法国驻韩国领事馆担任驻韩大使。华西协和大学(现华西医科大学)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华西坝创办,当时的成都市民都称之为“五洋学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徐悲鸿骏马图

廖静文与徐悲鸿

华西协和大学是成都乃至中国西部所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化意义的大学。抗战爆发后,为了保存教育精华,金陵大学于1937年11月开始内迁,经过长时间的颠沛流离,最后在美国基督教会和华西大学的协调下,借用华大部分校舍,在成都华西坝开始了异地办学的艰难历程。随着形势的日益严峻,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齐鲁大学和中央大学医学院也陆续迁入,有五所高校迁到华西坝,受到华西协合大学的热情接待,5000名学生共一校园。抗战爆发期间,徐悲鸿多次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举办救灾画展和义卖为抗战筹款,热爱祖国的华侨和爱好和平的外国友人竞相抢购。据统计,徐悲鸿是支援抗日出钱最多的一位画家。1943年,廖静文考取了金陵女大化学系,徐悲鸿也在同年与廖静文订婚。廖静文曾经回忆,和徐悲鸿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是在成都,“我考上大学在金陵女大念书,每个礼拜天都可以和他一起出去。四川的青城山,是一个很幽静的地方。他在那里画画,我在那里温习我的功课。每天晚上我们都出去散步,踩着月光,看着萤火虫飞来飞去,有时候还可以听见啄木鸟的叫声,很美,很安静,很幸福的夜晚。这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刻。”种种因素交汇,使得1943年成为徐悲鸿艺术创作的最鼎盛时期。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