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络谜踪》:推理故事和情感故事的新讲法

Erma冯
2018-12-17 16:0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网络谜踪》是“桌面电影”这一波拍摄技法“新浪潮”里最耀眼的一部作品,原因却或许在于影片并没有严格拘泥于“桌面电影”的“成规”,即使形式上死守在电脑屏幕的方寸之间,实则巧妙地进行了视觉空间的多次腾挪和跳转。电影片方没有披露影片的制造成本,但显然比一般“桌面电影”贵得多:影片不光有不少出外景的镜头,长达两年的后期制作,人工费用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

精工出细活的《网络谜踪》,本质仍然是一部本格推理电影。影片叙事扎实,逻辑整体无甚纰漏,但毫无疑问,“桌面电影”所提供的全新推理线索提供方式和情感讲述方式,才是为电影赢得满堂喝彩的首要原因。

《网络谜踪》海报

侦探影片最忌剧透,不过简要介绍影片的剧情,倒也无妨。《网络谜踪》的故事由一宗失踪案引发。亚裔工程师大卫·金(约翰·赵饰演)一直引以为傲的16岁女儿玛戈特(米切尔·拉饰演)突然失踪。前来调查此案的罗斯玛丽探员(黛博拉·梅辛饰演)怀疑玛戈特不过是离家出走。然而大卫·金认为这一结论并不成立,并独自展开调查。通过对女儿在网络世界里所留下的足迹的追踪,大卫·金渐次发现事件的真相,而玛戈特的中学同学、大卫的亲弟皮特(约瑟夫·李饰演)、玛戈特在网上认识的异地好友、刑满释放的前社会不安分子、罗斯玛丽探员、甚至大卫自己,都相继成为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影片的悬疑成分步步铺陈开来,而围绕在玛戈特身边的谜团亦步步得以解开。线性时间叙事的《网络谜踪》,在制造谜语和破解谜语上使用的叙事技巧,与一般的推理文学作品别无二致。

《网络谜踪》剧照

《网络谜踪》的故事,更换更换时代背景,放到诸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等推理作家的作品阵列里,也并不会觉得违和。影片中的失踪悬案,本质仍然是发生在相对较封闭的空间格局里、并且仅涉及到一小拨人的“闭环”叙事。破案的过程当然离不开看似互不关联的诸多线索,先进的法证技术则可以不是必须,因为核心仍在将线索组织起来的逻辑推理能力。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长篇小说里,无论是大侦探波洛,还是马普尔小姐,例必都会有一个总结陈词的章节,而小说的情节高潮亦在该章节得到实现:所有涉案人等齐聚一堂,波洛或马普尔小姐则对所有涉案人物逐一点评,并完成对线索的逻辑性重组,以及宣布真凶。

大部分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的电影和电视剧集,在这最扣人心弦的情节处的处理方式上,都延用了原著里“排排坐,听结果”的室内戏模板,而为便于观众理解,将原著中的独白文本,转换为对案件发生过程的模拟重演。这样的影视化改编,实际上是出于照顾观众理解能力的缘故,在线性叙事里,强行以闪回方式进行非线性叙事。《网络谜踪》的出场人物相对较少,而影片不断地做排除法,随着线索资料的更新,将早期嫌疑人陆续排除出考虑范围,因此影片尽管当然可以在若干个叙事节点留下小“暗号”,并通过对线索的反复回溯,复现和重新阐释作为伏笔的“暗号”,但是影片不需要在片尾做总结陈词,也不需要打破线性叙事。

1978年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剧照,一个典型的“排排坐,听结果”式的场景

然而电影毕竟是一门关于“障眼法”的艺术。《网络谜踪》同样不例外,只不过借助于“桌面”的形式,隐藏得更深。电影所对应的真实时间跨度长达数天,但因为全程“屏摄”,成功给观众造成时间急促、片刻不停留的错觉,增加了影片剧情的悬疑性和紧迫感。影片在形式感的追求上部分有“走偏”的嫌疑,多种屏幕介质之间的切换,无论是在线新闻媒体的视频报道画面,还是室内室外的监控镜头切换,固然增加了影片在转场镜头上的流畅性,但未免有些刻意。

《网络谜踪》不是原教旨的“桌面电影”,因为有不少外景镜头

从提供线索的角度而言,“桌面电影”某种程度不过是将“密室逃脱”平面化:“密室逃脱”需要借助人物在密室里的摸索,“解锁”新机关;“桌面电影”则借助人物在电脑上的点击,“解锁”隐藏信息。密室的物理空间有穷尽时,电脑硬盘和互联网上所存储的二进制虚拟信息,则可以无穷无尽。这是“桌面电影”在线索设计上,相对于传统推理模式得天独厚的优势。“桌面电影”更增加了线索出现的合理性,不需要借助于各种“偶然”发现,完全可以是主动信息挖掘的结果,也让观看者更有代入感和参与感。

桌面电影可以激发观众的代入感和参与感

《网络谜踪》更大的突破不在于为推理故事找到了新讲法,而是为情感故事找到了新讲法。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过去被认为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奇幻类文学作品。随着特效技术的日臻完善,曾经被认为只能存在于想象空间的文学描述,已经找到了不错的视觉解决方案。然而对于长篇累牍进行心理描写的文学作品,过去的影视化呈现方式,却难有突破——要么借助于字幕和第三方旁白,要么以画外音的方式讲出人物的心理独白,要么干脆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声。《网络谜踪》借助聊天工具的“正在输入”功能,通过角色在文本框对话过程中的反复回撤和重写,揭示角色心理活动的细微变化。而更通过在画面上制造停顿,引导观众猜测电脑屏幕对面角色的心理活动状态。《网络谜踪》讲述的是父女亲情;这一拍摄手法,用来表现恋爱中敏感又患得患失的小情侣,无疑再合适不过。

《网络谜踪》剧照

《网络谜踪》的悬疑剧情比较高概念,当然有一定的戏剧性。电影除了可以让观众大呼“还能这样拍”,也并不是不能对观众的现实生活提供一定启示和警醒。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着当代人的生活,形同双刃剑。一方面,大量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空间被记录、被复制和被扩散,严格意义上的隐私保护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互联网空间的开放和透明,既可能为虎作伥——玛戈特的遇险正是因为其在互联网上的交友不慎、过于轻信他人;也可以放大微小个体的力量——正是依靠在互联网上对线索锲而不舍的搜寻,玛戈特的父亲才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为玛戈特的“遇难”“翻案”。《网络谜踪》并不会如它的“桌面电影”同类《网诱惊魂》、《解除好友》一样,让观众看完后背发凉;但除了让观众感动于电影中的父女情深,作为当代人生存境况的启示录,《网络谜踪》也值得引起一些推理电影之外的解读。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