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河东乡村新故事|运城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

2018-12-24 15: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莫言挥毫书集贤

今年初,正在香港出差的著名作家莫言,接到了一个从北京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是书画界的一位朋友杨华山打来的。几句寒暄后,杨华山说出了来电目的:“老家村里建了座村牌坊,有劳您题一个村名。”

彼时的万荣县裴庄乡集贤村正忙着村牌坊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杨树珍的电话响了,是杨华山打来的,“莫言答应了”。杨树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多年来,集贤村一直没有村牌坊,这让村民多少有些缺憾。今年年初,经村“两委”班子商议,很快,一座古朴典雅的村牌坊拔地而起。

村牌坊让谁题写?杨树珍想起在外工作的本村人杨华山。杨华山多年来一直在北京生活。虽然回村很少,但只要是村里的事都十分上心。

尤其让杨树珍高兴的是,莫言不仅题写了村名,还热情地询问了村史。得知集贤村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能追溯至西汉武帝时期,是一个千年古村,莫言又邀请著名书法家李一挥毫“千年古村”。

村牌坊落成后,村“两委”趁热打铁,于7月13日成立了新乡贤互助基金会,近200人参会,卫继明、薛泽勇、毋智民等或从政、或从商,或在家、或在外的集贤人齐聚一堂,为村里的振兴发展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据杨树珍介绍,基金会当天就收到村民自愿捐献的款项达12万余元,这笔资金作为发展蔬菜大棚的启动资金。“目前,已建设了22个春秋蔬菜大棚,待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后,这些大棚会承包给村民,村民自主经营,村委会负责技术指导、统购统销等,让蔬菜大棚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杨树珍说。

户户亮出传家宝

“行要好伴、居要好邻、屋要好住、人要好心”“孝当先、苦亦甜、知足乐、万万年”“以德利人、以善待人、遵规守纪、敬业爱岗”……走进盐湖区陶村镇大村的大街小巷,每家每户门口都悬挂着家规家训。

“该是自己的,自己得;不是自己的,千万不要拿。”这是年近七旬的大村村民李新安一直恪守的家训,虽然只是从父辈传下来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他看来,这就是父辈留给他最好的传家宝。

“其实,这句话最重要的是后半句。”李新安说。生活中,他经历了太多的“考验”,最近一次是捡到了一个手机。那天,在家门口的东花园散步时,他捡了一个手机,却没电了。为了联系失主,他还专门花10元钱买了充电器,给手机充上电,然后把手机还给了失主。“手机都是贵重物品,丢失的人肯定很着急,咱捡到了必须第一时间还给人家。”李新安深有感触地说。

李新安的严于律己也影响了他的妻子仝胡玲。作为家庭主妇,仝胡玲经常到集市上买菜。她最看不惯的,就是有的人在买菜的时候,经常是称好后让菜主多添一点,菜主不给添,自己就动手多拿几瓣蒜或者几根香菜。“要想公平,打个颠倒。”她说,“小商小贩很不容易,起早贪黑就挣那么一点,人人都想沾那些光,他们还怎么养家糊口!”

“这些家训或是村民自己总结出来的,或是家族流传下来的,蕴含着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采。”大村党支部书记李武存说,“村民把家训亮出来,村里于今年3月统一制成牌匾挂在各自家门口。”

最是家风能致远。在李武存看来,一个村子的风气如何,和村里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这些家规家训都是村民的“传家宝”,把传家宝亮出来,不仅对自己是一种督促,对别人也是一种激励。只要每个村民都积极向上,整个村子就会朝气蓬勃。

文化生活新空间

今年暑假,对于永济市虞乡镇东坦朝村的王康宁来说,是非同寻常的充实。暑假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泡在村里新建的村史馆里。

生于新世纪之初的王康宁,对于村史馆里的许多东西都是陌生的,犁耧耙耱、风车等生产农具,老式水壶、烟袋、桌椅板凳等生活用品,“有的见过,但不知道是干啥的;有的是第一次见”……东坦朝村史馆于2017年年底建成,馆内的大部分物品都是村民自发捐献过来的,其中,王康宁的父亲王永平捐出的藏品占到馆藏的1/3。

“这犁耧耙耱都是我家的,父亲曾给我讲过它们怎么使用。”看着这些生产农具,王康宁告诉记者,“地犁好以后,用耙过一遍,把大一些的土块打碎;然后再用耱把地耱平,最后用耧开始播种。”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些农具都渐渐被淘汰,但并不意味着失去价值。生于1986年的东坦朝村村民王鸿恪,对村史馆陈列的这些生产农具还是有感情的。“小时候,帮大人干活都用过这些工具,现在生产力发展,用不上它们了,要不保存收藏起来,恐怕00后的人都不知道祖辈、父辈曾经生产生活的状况了。”他说,“犁耧耙耱这些工具,能够再现农业生产的辛苦,警示后人更加珍惜粮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近年来,运城市乡村陆续建起了以村落文化为主题的村史馆,有的展示旧时生产生活用具,有的展示当地特色传统手工技艺,还有的收集了乡贤名人、村规民约等内容,让本村历史和文化熏陶后代。

如今,建在村委大院内的村史馆,已成为东坦朝村村民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以前,村民多是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聊天谝闲,现在不一样了!”村党支部书记王有斌告诉记者,村民可以在村史馆内忆往昔,也可以在文化大院看今朝,随着今年年底文化大礼堂的投入使用,村民的文化生活选择将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

50姓氏一个“家”

今年9月,对于绛县横水镇柳泉村的王梅菊来说,是难熬的,也是欣慰的。

难熬的是,70多岁的她不幸患上了肺炎。这对原本就不富裕的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得知她生病住院的消息后,邻居们纷纷解囊,你一百、他二百,为其捐助了近两千元。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邻里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自古以来,邻居这一基于地域关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在国人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柳泉,这个由50个姓氏近3000口人组成的村庄,更是格外珍视邻里关系。

“真的是雪中送炭!”事情虽然过去了3个月,但想到邻居们的帮助,大病初愈的王梅菊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除去新农合报销,邻居们给的这笔钱就够自费的那部分了。”

柳泉村历史源远流长,隋唐以前曾名“涑川庄”,后因村中有一清泉,泉旁有一大柳树,村民又以柳姓为主,遂改名“柳泉村”。起初,该村只有两姓人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这里,当地村民包容友好,村子的规模不断扩大,邻里相安,和睦相处。

今年5月,该村的道德大讲堂开讲后,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我们每个月都会讲两三次课,内容有党的政策、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模范等。”柳泉村70多岁的老党员张生河说,“通过大讲堂的学习,村民的凝聚力更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劲头更足了,整个村就好比一家子。”

这一点,该村村民宋正有深有体会。前不久,由于电线老化,宋正有家发生了火灾,损失比较严重。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村民王长江、李法谦等积极奔走,一个下午就收到了村民近5000元的爱心捐款。从村民手中接过这笔钱的时候,宋正有感激地跪下了。

“一家有难,八方支援。”柳泉村党支部书记袁德才说,“像这样邻里互帮互助的故事在我们村太多了。”在该村新建的涑川公园,随处都可以看到以“和”“德”为主题的展示板。“邻里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特别是数块印有二维码的板面,更令人眼前一亮。“这些二维码背后都是和文化、德故事,轻轻用手机扫一扫就可看到。”

千百年来,一个“和”字,让50个姓氏邻里相安;进入新时代,一个“德”字,让50个姓氏邻里相助。(记者:李宁波 段伟华)  (编辑:张凯 申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