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梵高之于余光中并非审美对象,更是“精神家人”式的存在

2019-01-22 14: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艺术不过是一种孤独的生活。孤独的人懂得如何与生命悄悄对谈,知道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真正模样。在这个繁华的时代,都市中有太多孤独的灵魂,人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物质的安慰、精神的宽容,不过是一只倾听的耳朵,一个关切的眼神。

我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去感动世人,我想听他们说:这位艺术家所思至深,所感至柔。——文森特·梵高

自画像 布面油画 57.0cm×43.5cm 1889年8月,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Part.1 我脚踩的地狱,不过是天堂的倒影

本书所承载的,是绘画与文学领域中两个伟大而有趣的灵魂。其中一个,用他的绘画呈现了一个别样而灵动的世界,即本书主角——文森特·梵高。相比于其他艺术家,梵高的生命以及艺术生涯都无比短暂,年近30岁开始学画画,37岁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活着的时候穷困潦倒,一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售价400法郎,仅够维持一月的温饱,并买下些许画具。

在他死后,世界却将目光投到他的遗作之上,开出了让世人惊叹的价码。但所抓住的,却不过是寥寥余音。这位悲惨的天才,早已抛下了这个世界,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归处。

一百年多前,梵高在奥维小镇,给故乡的妹妹维尔敏娜写了封信,信中说他为嘉舍大夫画了一张像,那表情“悲哀而温柔,却又明确而敏捷——许多人像原该这样画的。也许百年之后会有人为之哀伤”。

嘉舍大夫 布面油画67.0cm×56.0cm  1890年6月 私人收藏

梵高写这封信时,在人间的日子已经不到两个月了。那时候,他只卖掉一幅油画,题名《红葡萄园》,而论他的画评也只出现了一篇。在那样冷漠的岁月,他的奢望也只能寄托在百年之后了。

红葡萄园 布面油画  75.0cm×93.0cm 1888 年11月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

他绝无法料到,一百年过去后,他的故事会被拍成电影,谱成歌曲,他的书信会被译成各国文字,作品会有千百位学者来撰文著书。更不会料到,他那生前无人看得起的画,在身后的拍卖场中,那天文数字,足以养活当年他爱莫能助的整个矿区。

没胡子的自画像 布面油画 40.0cm×31.0cm  1889年9月  私人收藏

1998年,此画在纽约佳士得以7150万美元高价成交,成为历史上最昂贵的自画像。

鸢尾花 布面油画 71.0cm×93.0cm  1889 年5月  洛杉矶盖蒂中心

1988年11月11日,这幅画被拍出5300万美元的高价,并引起轩然大波。1990年7月29日的《纽约时报》针对此画登出一则匿名公告:“坚决主张文化和商业之间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

人们惊叹于梵高创造的奇迹,赞叹着说,“伟大的艺术都是天才加疯子创造的。”后世用财富来肯定了他的艺术,称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疯子。但却不曾明白,在疯与不疯之间,梵高选择的是真实。在梵高身上如果有一个永恒的真理,那这个真理就是——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他曾经征服了什么,而在他曾经承受了什么。

Part.2 深度揭秘,百年割耳之谜

梵高割耳与挚友高更之间有着无法言说的关系,在阿罗时期,梵高开始构建一个艺术之家,而他首先邀请的艺术家就是好友高更。高更最终应邀而来,两人在经历过早期的蜜月之后,因为性情和画观的差异,对立之势渐渐凸显并且愈演愈烈。

事业上,在阿罗期间高更卖出了多幅作品,而梵高却一无所获;生活上,高更比梵高更有女人缘,不善交际的梵高显然没有高更那么受女性欢迎。

传说高更拥有无比强悍而粗鲁的性能力,而梵高此时正经历着由于酗酒过度而造成的性危机。正是这些多方面的原因,击垮了天真单纯的梵高。

保罗· 高更 油麻布画 37.0cm×33.0cm  1888 年12 月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正在画向日葵的梵高肖像 1888年 高更画作

1888年平安夜的前一天晚上,梵高在路上截住高更,两人对峙许久。最终梵高消失在了夜色中(据高更回忆说,是自己用目光击败了梵高),第二天,梵高在自己卧室的脸盆旁将耳朵齐根割下。

自画像:绑绷带叼烟斗 布面油画 51.0cm×45.0cm  1889 年1月 尼阿科斯基金会

自画像:耳缠绷带 布面油画  60.0cm×49.0cm   1889 年1月 伦敦科陶德研究所画廊

他用报纸将割下的耳朵包好,拿到妓院送给了最喜欢的妓女瑞秋,场面顿时大乱。幸好当时邮差鲁兰也在场,他将梵高送回了住所进行救治。之后,梵高便被送往了阿罗医院,他的主治医生费利克斯· 雷曾回忆道:“当我问他为何要砍下自己的耳朵时,他回答我说这只是纯粹的个人因素所致。”

阿罗妓院 布面油画 33.0cm×41.0cm  1888年10月  巴恩斯基金会画廊

值得一提的是,在割耳事件之前不久,梵高曾和高更一起去看过阿罗的斗牛表演。在斗牛场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斗牛士在打败斗牛之后将会割下牛的耳朵,用以标榜胜利。梵高割下自己的耳朵是否与这个习俗有关呢?如果是,他自认为败在谁手上?我们不得而知。

阿罗斗牛场 布面油画 73.0cm×92.0cm  1888 年12月 圣彼得堡修道院

Part.3 余光中生前泪评,国内首部以文学视角品读梵高画作的文学大作

余光中第一次接触梵高,是在未婚妻范我存家中,他在一本画册上看到了梵高的《向日葵》在经历“逆眼”“顺眼”到“悦目”“夺神”之后,余光中从此深陷于梵高瑰丽的艺术世界无法自拔。

花瓶里的三朵向日葵 布面油画  73.0cm×58.0cm 1888 年8 月  私人收藏

该画作在美国被私人收藏后便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在余光中眼里,梵高笔下那既非天文也非地理的宗教幻景,就像是一场睁眼的美梦。

星空夜 布面油画 73.0cm×92.0cm 1889年6月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隆河上的星光夜 布面油画  72.5cm×92.0cm 1888 年9月 巴黎奥赛博物馆

他沉醉于热烈而悲壮的明黄,向往着化身葵花,于是在诗中写下——“昂不垂之头,去追寻一个高悬的号召”。

与其他美学家不同,梵高之于余光中,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审美对象,更是一种“精神家人”式的存在。梵高曾是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爱情的开端。在青年时光中,在部队服役的余光中决定翻译欧文·斯通的《梵高传》。

他每天白纸上写下译文,寄给在学校任教的范我存,由她进行誊写后寄往报社连载。300多个日夜里,他们共同完成了30多万字的译文,而每一张译稿的背面,都附带着二人饱含思念和情意的情书。

在1990年的“梵高逝世百年大展”,余光中携全家远赴荷兰,瞻仰梵高画作;并到法国奥维梵高兄弟墓前凭吊;就是在这里,余光中含泪写下了数万字的长文,用以悼念这位羁绊一生的灵魂挚友。

全书共有232幅梵高的高清画作,23封关键书信,搭配余光中先生的文字,不仅是一部对梵高画作的美学鉴赏集,更是一部揭秘了梵高一生的爱恨离合文学大传。

Part.4 奉献一生,生死相随的弟弟

戴草帽的自画像 纸板油画 19.0cm×14.0cm 1887年 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2011 年,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高级研究员路易斯认为,这幅戴草帽的自画像其实便是梵高为弟弟所画。因为在这幅画中,西奥与梵高之间很多明显的不同都被展现出来,画中描绘了一个长满赭色胡子的脸颊,这恰恰是西奥胡须的颜色,并且画中人圆贝壳式的耳朵与西奥更加贴近。

粗鲁却真情的妓女西奥▽

悲哀 素描  38.5cm×29cm 1882 年 英国沃尔里艺术画廊

温和却对自己的艺术毫不接纳的费利克斯· 雷医生▽

费利克斯· 雷医生的肖像 布面油画  64.0cm×53.0cm 1889 年1月 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

梵高割耳后住进阿罗病院,由费利克斯· 雷医生为其治疗。为了报答雷对自己的照料,梵高给雷画了这幅肖像画。雷虽然收下了这幅画作,但内心其实并不认可梵高的现代艺术,这幅画后来被其家人用来做拦隔鸡舍之用,直到梵高逝世,人们来采访雷时,这幅画才得以面世。

温柔却饱含忧郁的嘉舍大夫▽

嘉舍大夫 布面油画  68.0cm×57.0cm 1890年6月 巴黎奥塞博物馆

以上内容整理自《余光中讲梵高:追寻生命》,北京紫图图书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余光中讲梵高:我追寻生命》。为方便读者快速了解梵高画作背后的艺术内涵,本书还搭配有梵高画作的相关说明性文字——背景介绍与图注。本书中,所有画作信息及资料的考证,均源于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华盛顿国家博物馆、克罗勒穆勒博物馆等全球顶尖博物馆的馆藏资料和研究成果,真实可考,极具收藏价值。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