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凉山科比”11秒投篮视频走红:我还要生活,还要赚钱养家

华西都市报
2019-02-11 14:11
直击现场 >
字号

双脚分开站定,双膝微微弯曲,半蹲的身体迅疾起跳。被举过头顶的篮球,随着右手五指的轻轻拨动脱离指尖,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旋转着飞向篮筐,空心中的!

这是NBA球星科比最经典的跳投动作?不,这是被60万网友称为“凉山科比”的曲比尔里的看家本领。

曲比尔里,今年22岁,他的家,位于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基伟村二组。喜欢打篮球的他,因为模仿“科比跳投”动作的视频,成了网红。

“我不仅要打篮球,还要生活,还要赚钱养家!”面对网友的赞誉,曲比尔里却很谦虚。他摸了摸自己后脑勺,笑着说:“我不是凉山科比,我是曲比尔里!”

正是曲比尔里的一个爱好,点燃了基伟村一群孩子的篮球梦。

面孔1

曲比尔里22岁

家住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基伟村二组

喜欢打篮球的他,因为模仿“科比跳投”动作的视频成了网红。

三双球鞋网友送的

一月初,冬天第一场雪之后,暖阳普照,基伟村的天空,愈加湛蓝。

尚未成家,曲比尔里暂与妈妈、大哥大嫂一家“挤”在一起。尽管是“挤”,但因在家排行最小,他独自居住在一栋两层瓦房的二楼。

推门进去,堂屋左边堆放了很多杂粮。右边,就是曲比尔里的房间。房间有点小,但很整洁。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就把房间搁满了。房间里,有三样物品最为显眼。墙上,挂着五件NBA球星科比的球衣。床下,搁着三双崭新的篮球鞋。桌上,摆着一台电脑,正播放着科比的比赛视频。

曲比尔里说,这些球衣和球鞋,都是网友寄给他的。而他与网友结识,就是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球鞋都是新的,曲比尔里舍不得穿,除非有特别正式和重要的场合,他才拿出来。

从鞋盒子里拿出球鞋,曲比尔里没有直接上脚,而是拿着鞋,来到楼下的自来水龙头旁,把双脚清洗了一遍,把脚擦干后,这才把那双紫色的球鞋穿上脚。

11秒视频成了网红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基伟村的通信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

前不久,运营商在村头架起了基站,让全村网络速度变得很快。“以前,我没有手机,更不知道Wi-Fi是什么。现在,家家户户都用Wi-Fi,上传视频只要十几秒钟。”曲比尔里说。

正是网络,给曲比尔里打开了一扇窗。

当曲比尔里模仿科比投篮动作时,村里自称“我是姚明”的沙马金华,用手机将这一幕拍了下来。然后,曲比尔里将其中的11秒画面,上传到短视频平台。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有近万人给曲比尔里点赞。“他们都说我很像科比。或许大家都认为我这个后脑勺真的很像吧!”曲比尔里摸着自己的后脑勺笑着说。

截至目前,曲比尔里已在两个短视频平台注了册,粉丝总数高达近60万。其发布的内容,基本都是打篮球的视频,零星也发一些自己的生活内容。“起初,我觉得我很像,我有点骄傲。可是,后来,有人说我有点那个,我也越来越觉得有点不好……”于是,曲比尔里删除了很多视频。

一群孩子一堆绰号

曲比尔里爱上打篮球,要从上小学时讲起。“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天。但自从我摸到篮球,我就舍不得放下。”曲比尔里说,哪怕一天不吃饭,他也要打篮球。

曲比尔里打篮球,一般只有两个场地,一个是学校操场,一个是村篮球场。特别是假期里,他几乎每天傍晚都会出现在村篮球场上。起初,是村里同龄人过来陪着他玩。后来,村里的小孩子们也跟着一起玩。如今,跟着曲比尔里打篮球的孩子,已经有十多个了,最大的13岁,最小的8岁。

“你朝里跑,他往那里跑!快!你把球传给他,他上篮……”每天傍晚时分,除了拍打篮球的短视频,曲比尔里还带着孩子们在村篮球场练习跑位、上篮等基础动作。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技术越来越好了,他们也给自己取了绰号。13岁沙马子布说“我是欧文”,13岁的曲比阳阳说“我是詹姆斯”,13岁的俄其布布说“我是杜兰特”,13岁的吉朵拉者说“我是郭艾伦”,13岁的沙马子夫说“我是大胡子哈登”,13岁的曲比可惹说“我是飞人乔丹”,13岁的沙马金华说“我是姚明”,8岁的吉朵布哈说“我是小乔丹”……当这些稚气的声音,在篮球场上,一个接一个喊出来时,不仅充满了自信,更让人看到,正是曲比尔里的个人爱好,点燃了基伟村孩子们的篮球梦。

一套新房新的生活

曲比尔里爱打篮球,却让家里人有点着急。妈妈说:“他只打篮球,不要老婆。”

对此,曲比尔里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他说,妈妈着急他也知道。有网友也告诉他“不仅要打篮球,还要生活”,“所以,我除了爱打篮球,我还要赚钱养家。”曲比尔里说。

去年底,在离现在家300米的地方,曲比尔里盖起了新房子。新房除了堂屋,有三间房,最大一间给妈妈住。另外两间,一间自己住,一间留给未来孩子住。盖房子的钱,除扶贫资金支持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无息贷款。“尽管有点手紧,但春节前一定能盖起来。”曲比尔里说。

在新房的旁边,还有一块空地。曲比尔里琢磨,要是能建一个篮球场就更好了,因为他和孩子们在这里打球,再也不担心篮球滚到山沟里找不到了……

面孔2 “返乡族”阿牛阿呷

“哪个说女子读书无用?”

谁说女子读书无用?

29岁的阿牛阿呷,是凉山州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

她的家,在喜德县金尔果村,这是一个很偏僻的彝家小山村。父亲阿牛乃莫是一位普通护林员,母亲是典型的彝家妇女。

正是这样一对很少走出大山的彝族夫妇,率先打破了“女娃娃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依靠养羊、养猪和种地,先后将大女儿阿牛阿呷和两个儿子送进了学堂。如今,三个娃娃都上了大学,他们也成为了金尔果村首个三个儿女都是大学生的家庭。

阿牛阿呷高中毕业后,考上西华师范大学,她也是全村第一个女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阿牛阿呷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毅然决定回到金尔果村当教师。二弟大学毕业后,也被姐姐喊回来当了教师。于是,姐弟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年复一年地哺育着山里的孩子。

现在,因为教学成果优秀,阿牛阿呷被调到了喜德县思源实验学校。三弟考上了研究生,正准备攻博。大姐对他的要求是:“希望你毕业后,也能回到大凉山。”

阿牛阿呷说,她的愿望很小,希望自己教过的孩子都能走出大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刁明康忻晓松徐湘东肖洋摄影报道

面孔3盐源“背影村长”

用“坡沟经济学”让村民富起来

凉山州盐源县禄马堡村,地处雅砻江畔,交通便利却土地贫瘠。这里海拔最低处为1500米,最高处达到3000米,生活着汉族、藏族、蒙族、彝族等440余户、1800余人。

80后村长朱育国在2017年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依据政策帮助贫困户修房子。于是,他的背影,每天都会出现在村道上。

2016年,全村脱掉“穷帽子”,但脱贫后的致富路,却不如想象中那么畅通。

走在村道上,朱育国开始琢磨起了“坡沟经济学”。

山上村民户,种青椒、种核桃。山下公路边村民户,用雅砻江“金河鱼”作为招牌,为前往泸沽湖旅游的过路游客提供餐饮、洗车服务,解决就业岗位120余个。目前,有的家庭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

“以前我们村主要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现在种上了烟叶、核桃、梨子、青椒等经济植物。青椒的种植面积最宽,但是种得太多,价格就起不来。”

朱育国说,过了这个春节,他想走出去考察一下,看能否找到更适合坡沟发展的经济项目,希望自己的“坡沟经济学”,让460户村民过上小康生活。

(原题为《我不是凉山科比 我是曲比尔里》)

    责任编辑:卫佳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