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数说ISO|板蓝根为什么要有国际标准?

澎湃新闻 实习生 陈良贤
2019-02-19 17:24
来源:澎湃新闻
美数课 >
字号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先后发布了《中医药-板蓝根药材》和《中医药—铁皮石斛》两个国际标准,这两个标准分别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和浙江寿仙谷医药公司的团队主导制定。

虽然板蓝根作为中国的传统中药,常被人用来预防普通感冒和流感等疾病,其定义、种源及检验规则等理应要有规范,但它会有国际标准这件事仍让很多人觉得新奇不已。
为什么板蓝根要有国际标准?发布它的ISO又是什么组织?制作这样的一份标准有什么流程?
一、ISO,与你息息相关
首先需要明白的是,我们为什么离不开国际标准?这是为了方便国与国之间进行贸易和协作。就像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样,统一后可以避免很多因标准不一而引发的问题。例如我们现在常用的A4纸,这种尺寸标准就是源于德国。
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国际电信联盟(简称ITU)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其中,IEC主要负责电工标准,ITU则主要负责通信标准,而除此之外的标准几乎都在ISO,从技术、食品安全,到质量管理和医疗保健,ISO涉及了大量行业。
截至2017年底,ISO已经制定出了21991个国际标准。因制定的多是技术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有着“技术领域联合国”之称。
二、抢占国际标准化制高点
由于是否符合国际标准,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进出口,因此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常伴有各国间的激烈竞争,毕竟,没什么比由本国来制定规则更维护本国行业的利益了。以针灸为例,中国、日本、美国都有针灸,但都自成一派,所用的针也各不相同。在其他国家看来,针灸应用“东方医学”而非“中医针灸”来命名。如果以日本针灸的标准去制定国际标准,那么中国的针灸出口时将不得不修改自己的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标准早已成为各国的兵家必争之地。ISO首任中国主席张晓刚觉得,占领国际标准化制高点,就是“制定重要的国际标准,承担国际化标准组织技术机构的领导职务,承担国际重要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
技术委员会是ISO制定国际标准的具体执行机构,一个领域一般有一个技术委员。而承担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则代表着在该领域有领先地位,并会在制定国际规则中产生主导作用。因此,ISO各个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基本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
近年来,无论是中国制定的国际标准数,还是中国承担的秘书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过去发展水平不高时,没有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蛋糕”的大头已几乎被分完。
2018年全国两会时,时任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近两年里制定的数量可达到世界前5位,但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提交ISO和IEC并正式发布的国际标准占比仅为1.58%。
从各国承担的秘书处领域也能看出中国与德美日等国仍有差距。根据张晓刚的介绍,美国的策略是“控制+争夺”制高点,核心内容就是要使国际标准能够反映美国技术和实力;日本则是选择抢占自己重点关注的领域,如钢铁、机器人等。而中国目前承担秘书处工作的技术委员会中,很少有高精尖领域。
三、中日韩“三国演义”
国际标准化的大战在各领域都有,即使是源自中国的中医,在制定国际标准中也有竞争。
日韩等国在本世纪初开展了中医标准的研究制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2010年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落户上海,中国才开始逐渐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主导权。
但这并非意味着中国完全左右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方向。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在2018年7月介绍说,迄今共有10个中医器械国际标准出版,其中7个是中国主导,其余3个都是韩国提出的方案。这是因为根据ISO的程序,一项国际标准的制定需要通过7个阶段,要经历多轮讨论和投票。这意味着,任何一方提出的方案都会被各方挑剔。
韩国曾提交过舌象仪国际标准提案,其标准与中日的舌诊设备差异巨大。为了阻击韩国提出的舌象仪国际标准提案,中国和日本的代表联手,把舌象仪的光照环境、色卡、显示设备拆开提出国际标准草案,最终阻止了韩方提案成为国际标准。
所以,即使是稀松平常的板蓝根,为了让它获得国际标准,相关团队也至少花了四年时间。
虽然中药发源于中国,但日韩和欧美等国都各自有自己的中药药典,对中药材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自己的限量标准。不少国产中药材因不符合这些药典的标准而被当做“不安全的药”,成为出口的障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有了国际标准后,这一壁垒或被扫除。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