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社科院|如何解决中国智库的“跟不上”与“不适应”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
2019-03-19 13:50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3月18日,《2018中国智库报告》(中文版)发布会暨“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举办。2018年中国智库影响力评价结果正式发布。(综合影响力50强智库名单)

3月18日,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张道根在“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言。

报告对目前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报告指出,智库“跟不上”主要表现在智库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滞后于决策需求、滞后于国际趋势,智库发展的视野、能力和认知还不足;“不适应”则主要体现为既有的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支撑智库发展,包括评价体系、管理方式和传播能力等。由此导致智库对现实情况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国情、世情缺乏了解,对于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来不及做出反应,难以开展深入分析和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中国智库的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进一步增进对国情、世情的了解,深化体制机制建设,提高研究能力与质量,加强决策咨询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建设。

当前中国智库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智库发展视野“跟不上”,缺乏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智库的视野来自智库人员的社会阅历,而不只是学历,只有阅历丰富、经验老到的资政者,才能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才能成为决策部门的“望远镜”。但中国智库尤其是体制内的智库比较看重学历,甚至是唯学历论,智库人员从学校到学校,或者是从研究机构到研究机构的现象并不鲜见,再加上国际出访手续繁琐,还有出访经费和出访时间的限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库从业人员的视野,使得智库只能着眼于政府决策中的“眼下事”“手边事”。具体表现为:总结归纳性研究多,预判前瞻性研究少;文献整理的多,实地调研的少;学术性的论文多,可操作性的建议少;解读政策的阐释性研究多,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研究少。

第二,智库发展能力“跟不上”,成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国内智库建设领域存在一哄而起、扎堆研究的不良倾向,有的智库甚至根本没有研究领域,什么题目热就研究什么,哪里研究项目多就到那里去,对需要长期跟踪的现实问题缺乏了解与研究,特别是在“智库热”下涌现出一批“万能专家”,陷入智库之间相互抢夺课题资源的怪圈。久而久之,势必导致智库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泛滥,在智库建设大潮中迷失航向、丧失初心,同时这种低水平发展还会在思想市场上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严重破坏智库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与国际著名智库注重跨学科交叉研究和专业化分工存在较大差距,也与国家对智库发展愿景背道而驰。

第三,智库发展认知“跟不上”,智库作用发挥难副其实。近年来,智库概念业已得到普及,但对于究竟怎样的组织才算是智库,智库应当具备怎样的基本社会职能等问题仍莫衷一是,而且全社会对智库的作用及其重要度的认识也还存在着分歧。比如,有些地方主管部门对智库的态度是“管起来”,而不是“用起来”,认为智库特别是社会智库是来给政府部门“挑刺儿的”,会给决策体系和政策过程带来压力和麻烦,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一些地方的智库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政智反馈渠道缺失、社会智库咨政通道不畅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又比如,高校中把学术研究和对策研究对立起来的观点仍相当普遍,认为“智库从事的对策研究不属于学术研究,那些做不好学术研究的才会去做对策研究,而且对策研究没有水平,只有学术研究才有价值”。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高校智库人员的咨政成果无法纳入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通道,高校智库人才评聘工作存在“真空”地带。这些都给智库和思想市场的成长,带来了发展理念上的障碍。

第四,智库评价体系“不适应”,存在“唯批示论”误区。智库是连接专业知识与公共政策的桥梁,多元主体参与是智库思想市场构建的必要条件,因此智库所追求的影响力应当具备多元属性,智库实现影响力的行为也是丰富多样的,智库发展标准不应仅局限于决策影响力,还应以各种形式向其他任何关心政策问题的群体输出影响力,包括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等。即使是决策影响力,也不能仅局限于“领导批示”,还应当重视思想性的贡献,以及智库专家介入政策过程的广度与深度。当前中国智库建设中普遍存在“唯批示论”,并按照领导级别大小作为评价智库成果唯一或最高标准的现象,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与警惕。长此以往,或将异化智库发展目标,用揣测决策部门意图和获得更多的领导批示,取代艰苦扎实的对策研究。

第五,智库管理方式“不适应”,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迟缓。智库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具备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能力,这不仅需要智库对突发事件具有前瞻性预判和充分的研究积累,还需要有快速反应机制。国外顶级智库大多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对突发事件进行集体研讨,发挥组织优势,做出一系列高质量研究。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体制内智库机构庞杂、研究队伍臃肿,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比较慢,冗长的内部流程与部门协调过程,使得智库失去了宝贵的发声机会,加上“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约束,智库观点发表有时还会受到保密纪律的约束,这是导致体制内智库在一些重大事件中陷入集体失语困境的原因之一。改革的核心是要减少研究禁区,增强体制内智库的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第六,智库传播方式“不适应”,国际对话难以有效沟通。我国的智库习惯于在国内进行成果转化与传播,但在国际上却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只有少数智库具备了对外传播的能力,极少数智库建立了全球传播的渠道。如今,智库每年在国际化上花费的经费不少,但相应的收效却不大,比如大量的海外出访仅仅停留在互相了解层面,海外智库的回访情况却不乐观,更不用说联合开展研究和传播中国智库观点。这些问题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智库传播方式“跟不上”国际规则,语言沟通有障碍、鸡同鸭讲式的交流、难以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媒体、论坛上发声,等等。有的智库把出访作为奖励和福利,缺乏有效的连续机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海外联系,由于智库部门负责人的更换而发生改变,这些都使得国内智库的国际化之路走的格外艰辛。

致力于解决中国智库“跟不上”“不适应”的建议

1.进一步落实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与功能

2015年初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定位与功能已经做出了明确界定,“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主要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基本功能。就目前智库建设实践看,与《意见》精神还有一定的差距,智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2.加强智库与决策部门的有效对接与互动

要使得智库的研究更有用,首先就需要在理念认知层面逐步提升决策部门对智库重要性的认识,在制度保障层面加快推进智库深度介入政策过程的体制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在政策过程的两端与智库对接,如在重大决策出台之前开展预研究的方案比选,在重大决策出台之后开展政策后评估,将智库领军人才参与政策过程作为一种制度性的安排,同时,政府信息和数据也要更多地向智库开放,使得智库与决策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新型智库是从事原创性知识生产的组织,与政府之间绝非依附顺从的关系,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平衡、相互促进的新型伙伴关系。

3.推动智库与学术研究相互支撑融合发展

智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学术研究的理论支撑。学术研究从概念导向出发,智库研究遵循问题导向,两者是学和用、源和流、道和器之间的关系。学术研究为智库研究提供理论、方法和工具,智库研究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思想观点和对策建议,因此,智库是国家重器、社会重器。提升智库发展质量,需秉承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只有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智库的研究质量才能保持稳定,研究观点也不易被利益集团裹挟。就专业型智库而言,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必须的。比如,舆情类智库往往采用电话调查、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的方法;经济类智库的模型库里总有一些定量的政策评估方法;社会类智库需要协调公共政策的规制者和被规制者等多方利益,多方座谈有助于增进理解和寻求多赢;国际关系类智库时常借鉴策略学和博弈论的方法;防务类智库通常采用沙盘推演的方法。此外,还有田野调查等,也都是智库常用的有效的研究方法。

4.促进智库与媒体宣传优势互补精诚合作

智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与媒体的精诚合作。智库要善于主动设置议题,充分发挥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还要借助媒体渠道把思想观点传播出去,传播力也是影响力,所以智库与媒体之间是一种互相依赖、优势互补、目标一致的伙伴关系。智库的领先一定程度上源于议题设置能力领先,即智库发声贵在先声夺人,需要掌握好时机与分寸。智库要成为新议题、新理念的领跑者,就需要灵敏的洞察与触觉、长期的研究与积淀,以及媒体的支持与宣传。

5.着力提升智库内部管理能力与运行效率

智库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内部管理能力提升。要顺应智库发展规律,深化智库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智库内部管理,提高智库运行效率。进一步深化科研考核评价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智库多元化发展,防止单一标准的量化考核;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经费使用要把人力资本作为智库经费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要解开传统报销制度对科研活力禁锢和束缚;进一步深化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研究选题、立项以及研究过程跟踪机制、成果质量评审机制和智库影响力渠道通达机制,形成灵活多样的管理机制和方式,激发体制内外智库发展的潜力与活力。

6.着力培育智库建设人才队伍与管理团队

智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重点是智库领军人物和团队。智库建设重点需要三类人才:领军人才是智库的灵魂,也是舵手,驾驭智库前行;跨专业、跨领域的研究团队是智库的压舱石,研究团队素质体现智库实力,决定智库整体质量;行政管理团队是智库运行的粘合剂、润滑剂,承担大量行政事务,提高智库运行效率。三类人才的结构配比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前智库机构普遍存在着缺少人才但又浪费人才的情况,比如让研究人员去处理大量行政事务,智库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用人体制上解决智力资源错配问题,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智库人才“旋转门”机制,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等。

7.坚持开门办库理念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要推动中国智库“请进来”,开门办智库、开放办智库,通过外部联系、内部沟通,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把智库合作落到实处。更要推动中国智库“走出去”,与国际顶级智库同台竞技,逐步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智库在“公共外交”“知识外交”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一是在国际交流中,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参加国际论坛,举办国际会议,并用国际通用的方式传达中国声音,着力提升我国各类智库参与全球治理、公共外交、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议题的经验与能力,持续提升我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与话语体系构建能力;二是在国际合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相互来访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增强合作的粘性,通过联合开展项目研究、联合发布研究成果、鼓励人员跨国流动等,推动从研究理念、管理方式到工具和方法的同步更新与相互借鉴。

8.坚持规范化管理推动社会智库健康发展

要保障社会智库依法参与智库产品供给,拓展社会智库参与决策咨询服务的有效途径。社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体制内智库,社会智库的经费来源更加多元,运作机制更加灵活,市场意识更加强烈。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社会智库还处在一个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在经费来源的稳定性,以及决策咨询成果报送渠道等方面。推动社会智库健康发展,一方面要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智库服务公共决策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要促进政府决策与社会智库之间的良性互动,持续优化政策环境,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政策,鼓励社会智库共享思想市场的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