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明网评论员:长效市场监管措施早就该有了

光明网微信公号
2019-03-18 16:03
舆论场 >
字号

今天(3月18日)有媒体报道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刚刚发布消息称,昨天(星期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集相关司局会议,针对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举一反三,研究长效监管措施。

长效监管措施,这个早就该有。一阵风、运动式、救火式、补救型、马后炮、时松时紧、拆东墙补西墙……这些措施,不能说一点效果也没有,但无疑都是短效的。短效的结果,就是时常曝出的有关市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问题,大都是由消费者自己或者媒体发现的,而市场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在事件曝光后才介入调查,取证确认,处理善后。因此,研究长效监管措施,将市场置于“不断片”的监管之下,是消费市场健康发育成长、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

每年3·15晚会,都在相当程度上将市场监管部门置于比较尴尬的位置上。这也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3·15晚会次日的非工作时间里马上召集相关司局会议的原因。这一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开始研究长效监管措施,无疑是找准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长效监管措施,也并非什么隐藏在哪里的、难以寻找的办法。说到底,所谓长效监管措施,就是市场监管部门将严格而严密的监管规定真正实施起来,需要监管部门时刻打起精神,睁大眼睛,并将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常态化。

当然,从广义上讲,市场监管也并非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家之责。从今天3·15晚会曝光的内容看,其他监管机构和负有行业监管的主管部门,也同样担负着市场监管职责。今年3·15晚会曝光的十大问题:医疗垃圾的黑色产业,危险的辣条,“化妆”的土鸡蛋,缺德的智能骚扰电话,资质证书岂能如此挂靠,不卫生的卫生用品,售后服务套路多明修暗骗躲不过,电子烟真的健康吗,银行卡闪付功能存盗刷隐患,网贷黑幕,其市场监管和行业监管涉及到许多部门,这些产品和问题不能成为市场的“流浪儿”而无人认领。认领之后,也应该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那样,研究长效监管措施。

研究长效监管措施,只是相关部门负起责任来的第一步。接下来,相关有责机构应该实施这些长效措施。否则,这些被研究出来的长效措施,就会成为样子货,成为摆设,成为不设锁门板上的咒符,毫无用处。这些长效措施起作用的结果,就是3·15晚会可曝光的事情越来越少。如果有哪一天,3·15晚会因为无可曝光之事而难以为继,那就是长效措施发挥了作用的最大证明。

来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会议的消息说,在3·15晚会后,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重点监管,组织各地加大对原材料的监督检查力度,要严格日常监管,加大对相关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对违法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加大失信联合惩戒力度。要落实各方责任,特别是要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鼓励社会监督,发挥好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及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力量,推动实现社会共治。

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上述会议强调,相关部门要尽快研究细化措施,指导和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有关工作,切实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老百姓营造好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从3·15晚会结束后的24小时来看,所有被晚会曝光产品和服务涉及的相关监管机构都已行动起来。这种行动如何常态化,也正是研究长效措施所应予以考虑的。

(原标题《长效监管措施:早就该有了》)

    责任编辑:李丽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