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山大学|16省份营商环境调研⑥:吉林三成受访者称有改善

中山大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2019-03-21 15:3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2018年7月19日至8月20日,中山大学徐现祥教授主持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在研究阐述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18VSJ069)资助下,赴全国16个省份(省、自治区、直辖市)、84个市(地级市及副省级城市)182个区的政务办事大厅,从工商营业执照、各类许可证、市场监管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四个维度,随机访谈前来工商办事窗口办理业务的市场主体办事人员。在本次全国调研中,随机访谈成功率约为85%,收集到有效调查问卷合计4160份。

课题组在吉林省随机抽取了4个市,分别为长春市、四平市、白山市、松原市,随机访谈成功的有效问卷是162份。调研结束后,课题组清理、整理了有关全国和吉林商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与舆情反馈,并从全国视野考察吉林商事制度改革的新进展、新挑战以及新方向。

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的进展

(一)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所需交涉的窗口数量从商改前的2.3个下降至2018年的1.5个,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图1所示,2014年以前,在吉林登记注册一家市场主体平均需要与2.3个办事窗口打交道,比全国平均所需的2.6个少了约0.3个窗口,略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商事制度改革后,在吉林省登记注册所需交涉的窗口数量大幅下降:在2014年至2016年,需要交涉窗口数量快速下降至1.3个,成为全国调查样本中所需窗口数量最少的省份;2017年回升至1.7个,仍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上半年,则下降至1.5个,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整体而言,在减少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所需交涉的窗口数量方面,吉林一直有着领先全国平均水平的表现。

2018年,在吉林,77%的市场主体实现一窗登记。平均只需要跑1.5个窗口,接近全国最佳水平(1.1个窗口);与吉林改革前的2.3个相比,下降幅度约35%。

图1 在吉林登记注册所需交涉的窗口数量有所下降。

(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所需办理证件数从商改前的4.0个下降至2018年的2.1个,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图2 在吉林登记注册所需办理的证件数量2014年大幅下降,之后维持稳定。

如图2所示,2014年前,市场主体在吉林省登记注册所需办理证件数平均为4.0个,比全国平均数3.4个多0.6个证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商事制度改革后,在吉林省登记注册所需办理证件的数量大幅下降,稳定在2个左右,其中,2014-2016年为1.9个,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为2.0个,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上半年为2.1个,但商改后在“减证”上的领先优势没有维持住,反而多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

2018年,50%的市场主体在吉林省登记注册只需办理一个证件。平均只需要办理2.1个证件,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证件);与改革前的4.0个相比,下降幅度达47.5%。

(三)77%市场主体在过去一年间有被上门检查的经历,成立的时间早于2018年被检查的可能性较高。

如图3所示,整体而言,在吉林省,77%的市场主体反馈说,在过去一年间有被上门检查的经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80%市场主体反馈说过去一年有被上门检查的经历。

图3 在吉林77%的市场主体在过去一年间有被上门检查的经历。

在吉林省,市场主体成立的时间早于2018年的,被上门检查的可能性较高。2014年成立的市场主体,91%反馈说有被检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约3个百分点;2014-2016年间成立的市场主体,89%反馈说有被检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约7个百分点;2017年间成立的市场主体,100%反馈说有被检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约18个百分点,为全国最高;2018年间成立的市场主体,45%反馈说有被检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约11个百分点。

(四)49%的市场主体使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4 在吉林,约49%的市场主体查看国家信用信息系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信用监管的起点是市场主体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相关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如图4所示,在吉林省,仅49%的市场主体选择到国家信用信息系统上查看交易对象的信用信息。这一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最高水平相差了31个百分点。而且,在吉林,约32%的市场主体不使用国家信用信息系统;16%的市场主体不知道国家信用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

(五)半数市场主体知道网上办事大厅,约三成的市场主体使用网上办事系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商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如图5所示,在吉林省,只有50%的市场主体明确反馈说知道其所在地有网上办事大厅(系统)。从全国视野看,有59%的市场主体明确反馈说知道,在最佳省份,82%的市场主体明确反馈说知道,可见在网上办事大厅知晓率上,吉林明显处于落后水平。

图5 在吉林,仅50%的市场主体反馈知道网上办事大厅。

如图6所示,即使是在知道网上办事大厅(系统)的市场主体中,吉林也有49%的市场主体的常用网上办事系统个数为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通过简单计算可知,这意味着,在吉林省,仅有26%(50%×51%)的市场主体会使用网上办事(系统),全国平均水平则是42%(59%×72%)。

图6 在吉林,知道有网上办事系统的市场主体中还有49%不使用。

此外,在知道网上办事大厅(系统)的市场主体中,吉林有31%的市场主体常用一个网上办事系统,10%常用两个办事系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而言,吉林省市场主体常用的网上办事系统为1.7个,尚未实现“一网通办”。

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的成效

(一)吉林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进度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

“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是中央政府2018年初所提出的商事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承诺,更是市场主体的诉求。如图7所示,在2018年,49%的吉林市场主体办成一件事需要跑一次,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个百分点,与全国最佳水平只差6个百分点。39%的市场主体办成一件事需要跑两次。这意味着,吉林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上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图7 2018年,49%的吉林市场主体实现了“最多跑一次”。

吉林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上的成功是因为各市在这项改革上进展均较大,尤以白山市最为突出。吉林很早便致力于群众办事“只跑一次”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只要材料齐全,跑一趟就可以把事情办成。如图8所示,2018年,在调研的4个市中,白山市的改革成效最好,75%的市场主体可以实现“最多跑一次”,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9%),长春、四平、松原等三市也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43%、52%、52%。

图8 2018年,吉林各市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比例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二)93%市场主体认为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为全国最佳;65%的市场主体认为降低了与政府打交道的费用,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图9所示,在吉林省,93%的市场主体认为商改措施能够降低市场主体与政府打交道时间,为全国最佳水平。商事制度改革后,虽然吉林省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时间没有缩短,但是市场主体认为与政府打交道的总时间有所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吉林在其他政务服务方面压缩了办事时间,而且“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较好,使得市场主体在这方面有较高的获得感。

另外,65%的市场主体认为商改措施能够降低市场主体与政府打交道费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全国最佳水平低21个百分点。这表明,吉林的商事制度改革主要是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一定的费用。

图9 商改降低了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

(三)71%的市场主体认为商改对其经营有积极影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图10所示,在吉林,71%的市场主体认为商改对经营有积极影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最佳水平低9个百分点。29%的市场主体认为对经营没有影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9个百分点。这表明,从全国比较的角度看,吉林商事制度改革对市场主体经营的正面影响较大。

图10 2018年,71%的吉林市场主体认为商改对经营有积极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吉林“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经营对商事制度改革有着更高的获得感。如图11所示,从所有制看,无论是国有企业、私营企业还是个体户,认为吉林商事对其经营有积极影响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国有企业和个体户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00%和75%。从市场主体规模看,就业人数小于100人的市场主体反馈吉林商改对其经营有积极影响的比重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0人的市场主体的比重高达92%。这表明,吉林商事制度改革对“小微企业”经营的积极影响较大。

图11 吉林商事制度改革对“小微企业”经营的积极影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的问题

吉林商事制度改革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且市场主体对商事制度改革有较强的获得感,包括认为商改对其经营有积极影响,商改降低了其与政府打交道的时间和费用。但与此同时,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也存在一系列新问题:第一,吉林市场主体认为当地的营商环境变差的比例较高;第二,吉林省营商环境未能得到全国其他市场主体的认可;第三,“互联网+政务服务”使用率较低;第四,市场主体经营的主要困难在商改的范围之外,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

(一)41%的吉林市场主体认为当地的营商环境变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图12所示,在吉林,仅30%的市场主体认为营商环境有所改善,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0个百分点;29%的市场主体认为没有改变,略高于与全国平均水平;而41%的市场主体认为变差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在2018年,从全国横向比较的角度看,吉林营商环境建设改善幅度相对较小。

图12 2018年,41%的吉林市场主体认为商改对当地的营商环境有消极影响。

(二)全国市场主体投票结果显示,吉林营商环境得票率为0。

图13 全国营商环境排名

图13报告了市场主体对全国各地营商环境的主观评价。在全国16个省84个市,每一位受访者都给出了其所认为的“做生意环境相对较好的三个省市”。由图可知,上海、广东、北京和浙江分列前四,吉林共获得0票,排名最末,可见全国其他非吉林市场主体并不认可吉林的营商环境。如何取得其他省份市场主体的认可,是吉林下一阶段商事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吸引投资的关键一步。

(三)吉林市场主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趋势,网上办事大厅也是方便群众、提高办事效率的设施之一。近年来,吉林省致力于网上办事系统的建设。不过,从市场主体反馈看,吉林市场主体“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网上办事大厅知晓率低,二是网上办事系统的使用率低,三是网上信用信息系统使用率低。

吉林“互联网+政务服务”使用率低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部分市场主体接受度较低,表现为30-50岁市场主体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图14所示,从回答不知道的市场主体年龄结构看,吉林小于30岁的市场主体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30-40岁、40-50岁的市场主体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吉林使用率低主要是因为30-50岁的办事群众使用率低。

图14 不知道有网上办事大厅的年龄构成。

另一个是系统不便于使用。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吉林省松原市政府投入了三四千万开发网上办事大厅的软件系统,但因为功能不够便捷,导致其市场主体,尤其是中老年的市场主体,难以适应网上办事大厅,这也是市场主体经常反映的问题。

(四)目前,吉林市场主体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在商事制度改革范围之外。

商事制度改革一直围绕着解决“办照难”、“办证难”、“退出难”等问题不断深化,不过,从市场主体反馈看,这些问题已经不再是市场主体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如图15所示,对于“在本地做生意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吉林市场主体提及开办企业难、办理许可证难、市场退出难的比重分别为7%、8%和3%,不再是市场主体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在全国范围内,这三个困难被提及的比重分别为3%、7%和4%,同样不再是市场主体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图15 目前市场主体经营面临的主要困难在商事制度改革之外。

吉林市场主体反馈目前最主要的三个困难分别是,市场竞争激烈、招工困难和成本高。这三个困难被提及的比重分别为19%、16%和13%。这三个困难也是全国市场主体所普遍面临的主要困难,吉林的情况与全国大体相同。显然,这些主要困难不是目前的商事制度改革能够直接解决的。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些新困难是商事制度改革不断取得巨大成效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以长春市为例:据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数据,长春市在先后实行了“先照后证”、住所登记制度改革、名称登记改革以及“五证合一”改革等后,市场主体数量实现了“井喷式”增长:改革当年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7.8%;2015年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6.3%;2016年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16%。2017年依然保持大幅度增长态势,截至9月末全市辖区内共登记注册各类市场主体668149 户,同比增长17.86%。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既是商事制度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又对商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因为市场主体的增长,意味着,在产品市场上,市场供给可能是同样增加的,必然导致产品市场上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市场需求可能是同样增加的,必然进一步导致招工越来越难,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企业成本不断上升,加重已有问题。

因此,吉林市场主体目前所面临的新困难,根植于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市场主体倍增。

吉林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根据吉林省商事制度改革面临的新问题,结合社会经济新形势,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深化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再创吉林营商环境新优势。目前,吉林商事制度改革在市场准入便利度上,比如所跑次数、所需打交道窗口数量等,处于或接近全国最佳水平;吉林市场主体认为商改对其经营有积极影响的比重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要强化已有的成功做法,比如吉林正进一步推进的“放管服”改革等。

二、提高全国市场主体对于吉林营商环境的认可度,补齐吉林商事制度改革的短板。从全国视野看,吉林商事制度改革中明显的短板是,在全国市场主体的投票中吉林营商环境得票率为0。这其中有东北三省目前共同面对的历史、地理因素带来的营商环境较差的问题,但以长春市为代表的吉林省各级工商局仍需坚持问题导向、法治导向、需求导向、服务导向,抓住精简、下放、优化、规范、服务等环节,努力优化吉林营商环境。

三、重视“数字政府”的需求侧建设,增创吉林商事制度改革的新优势。在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务、信用监管是大势所趋。吉林顺应时代发展,2018年11月成立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严格考核软环境建设。该局正在进行“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构建大数据平台,让企业和群众分享到“数字吉林”的建设成果。这表明,吉林“数字政府”建设,在“供给侧”上已走在全国前列。不过,从“需求侧”的角度看,吉林市场主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使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字政府”建设需要“供给端”和“需求端”两端发力,再创吉林营商环境建设新优势。因此,切实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宣传,提高市场主体的知晓率、使用率和粘性,使各年龄段的市场主体办事人员都能适应网上办事大厅,是当下吉林省的重要工作。

四、解决市场主体的主要困难,开拓吉林商事制度改革的新领域。倍增的市场主体既是吉林商事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也为商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短期内倍增的市场主体必然带来市场竞争激烈、招工难和成本高的问题。不同于办照难、办证难、退出难,这些主要困难更多根植于市场供求和市场范围,只有开放更多市场领域,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竞争激烈和成本高的新困难,同时有利于吉林经济进一步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样地,吉林省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吸引外来人才和劳动力,遏制本地人才流失,才能缓解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有利于吉林经济焕发新的活力。

统筹:徐现祥、马晶、金奕彤

调研:梅子威、姚维、姜适染、马晶、金奕彤、钟子健、王鑫、樊承耕、李淑宁

执笔:闫思诺、林建浩、张莉

资助:研究阐述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课题《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研究》(18VSJ069)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