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2019-05-17 10: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本文原标题:《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贝老一路走好》

贝聿铭

美籍华裔建筑师

苏州望族之后

1983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此前的4月26日他刚刚过完102岁生日。

“贝聿铭的一生的七十多件作品无一例外地与金钱、权利和政治纠结在一起。他将外交手腕和设计的独特混合运用在中国银行、华盛顿国家艺术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等七十多件建筑上。尽管有巴黎民众对卢浮宫改建的反对声浪以及波士顿保险公司建筑大楼窗户纷纷跌落街头的灾难事件,这些并没有影响贝聿铭跻身全球最重要建筑师的行列,他是现代主义风格迈向人性化的工具。他的知名度证明,不必借助过度装饰或历史的陈词滥调一样可以创造出绝妙的公共空间。他把自己设计的建筑比作自己的女儿。”

——《贝聿铭》

谨以此文,向贝老致敬,一路走好。

作品九例

1.卢浮宫金字塔

在正式接手项目之前,贝聿铭请总统给他几个月之前来研究这个项目。而经过对卢浮宫及其历史的仔细研究,贝聿铭认同萨勒斯的观点,认为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在拿破仑庭院,即拿破仑三世所建的两栋翼楼之间发展地下空间。这样一来,主入口就会改在中心,一定程度上缓解卢浮宫庞大的规模及塞纳河畔长长的翼楼所带来的问题。

玻璃金字塔是新卢浮宫美术馆的大门,人们可藉电扶梯从广场到达拿破仑厅,拿破仑可视为一个“迷你美术馆”,因为其设计和管理方式完全与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分离,是一个可以独立营运的空间,人们不必购票就可以享受这阳光饱满的大空间,拿破仑厅有两层,人们通常都是先抵达大厅,其中不锈钢的螺旋形楼梯,令人不禁想到贝氏所有美术馆中具雕塑性格的楼梯,不过这次他没有再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29英尺,高度的考验相当惊人。同时为了美观,不锈钢板的厚度即不能过厚,不过虽然有这些困难限制,贝氏依然很成功地创造了一座优雅的楼梯,达到贝氏一贯的空间焦点效果。

2.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3.路斯义教堂

贝聿铭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很多个人情感,他自己远离故土,而这个项目让他拉近了和家乡的关系。他决定运用自己融贯中西的经验,结合北京故宫及中国古代寺庙房顶金瓦和西方哥特式大教堂极具表现力的尖顶,同时还借鉴了费力克斯·坎德拉弯曲的壳体设计。

教堂内高20米,没有任何支撑柱,自然光从两对壳片重叠处逇玻璃缝隙射入。每一片壳片的弧度都能保证壳片自身的直立,但是考虑到台湾台风及地震的因素,特别地用不易察觉的弓形交叉联接几个壳片,使得整个建筑成为一个结构坚固的金字塔。如同贝聿铭同时期的另一个设计双曲面大楼,路斯义教堂也采用了双曲抛物线的原理,用悬臂结构支撑整个建筑。这一设计,新就新在利用四块劈锥曲面体雕塑般地组合成开敞的大空间。

4.东馆

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来自于场地本身的形状,并且设计风格经典却不复古。他将东馆的入口设在大三角形底边的中间,正对着原馆的侧门。新馆呼应着旧馆的对称性,同时将原有的东西向中轴线继续延展。新旧两馆原本只能隔街相望,年代相差40个年头,还历经一场现代派分离出来的建筑艺术变革。而贝聿铭的设计,将这两栋建筑牢牢地系在了一起。这是整体的大印象,馆内则另有风云,学院派风格的中轴线遍寻不见了,通过中庭的设计,整个流动空间呈向南的趋势,中庭构成设计图上的第三个三角形,用于联系组成建筑的两个三角形,使建筑更有整体感。

5. 中银大厦

关于中银大厦特殊的四面体叠加的造型,是贝聿铭一次在卡托纳的家里度周末时想出来的。

中银大厦楼高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其因此为1989年至1992年间香港及全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亦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厦,纪录维持了2年才被湾仔区的中环广场所取代。中银大厦外型为稜柱状,就像「节节高升」的竹笋一样。根据中银香港网站内的介绍大厦设计是仿照竹树不断向上生长,象徵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则代表中国。结构上,整座建筑物的拐角由四根加强混凝土柱支撑,有三角形框架将建筑的压力转移到四个柱子上。外面用玻璃幕覆盖。其独特外型设计因此让它成为香港最瞩目地标之一。

6.德国历史博物馆

位于德国柏林的历史博物馆,是贝律铭大师可圈可点的建筑作品,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

贝聿铭大师被称为“光线魔术师”,他把现代的建筑材料——玻璃,广泛地运用的现代建筑中,德国历史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等均有大面积使用。套用贝律铭大师的话说:“他设计的楼梯塔很奇特,通过光线引诱人们在这个建筑空间里走动,让人们在变幻莫测的光影中充满好奇与享受。”设计师黄飞接着说:这应该也和贝律铭是中国人有关系,他小时候在苏州狮子林居住过,对中国园林建筑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移步换景、步移景异等这些理念早已深入骨髓,他通过移植嫁接,再通过玻璃、钢筋混凝土构架将光线进行梳理,内部空间就有了层次和变化,同时,通过玻璃向外看,柏林市中心的景观也会被收入视线之内。

7. 克利夫兰摇滚音乐名人殿堂

这座纪念堂坐落于北岸的港口,它雕塑般的体块从高达49米的塔上冲出,塔的表面覆盖着闪光的白色铝板:它的形象被水的映射夸大了。楼的一侧,一间175座报告厅悬于伊利湖上方20米出;另一侧,坡形的圆剧场高踞在从水中伸出的一根混凝土支柱上。这些看似分散的元素被一个五层高的透明“帐篷”统一起来。这一屋顶向一边倾斜,下为0.6公顷的广场。地下则是博物馆主要的地下展厅。这个结构给整体的不对称带来了一丝对称性。楼背面的一条通道连接亲水步道和附近的公共及娱乐设施。

8.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项目占地4万5平方米,白色石灰石几何式的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内部除了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还包括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开馆时就有马友友的表演。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到埃及,去突尼斯。因担忧这个博物馆会被周围环境所淹没,他请求卡塔尔的王储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岛。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150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

9. 肯尼迪图书馆

肯尼迪图书馆从设计到施工只用了短短三年就完成了项目。贝聿铭将图书馆的选址移到了哥伦比亚角更远端的一个垃圾填埋区。建造时还特别加高4.5米来避开污水管道。在这个新的高地上的建筑分层设计。博物馆设在地下,图书馆和纪念馆在地上,与周围马州大学笨拙的砖楼和其他住宅项目形成强烈反差,自成一体。在这里,远离剑桥和哈佛大学,远离一切政治纷争,有的只是水和开阔的天空。贯穿这个项目的挑战,在于如何用现代但又经得起岁月考验的设计手法来纪念这位年轻的总统。在设计当中,不能借鉴如林肯纪念堂等历史范例,也就是不能再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纪念亭前设置纪念像。

对此,贝聿铭解释道,“空旷就是纪念馆的精髓,刚看过展览的人们已经不需要再看再听,他们想要的,只是寂静”。

来源:设计学堂

·映象网·

河南第一新闻门户

大象融媒聚合平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