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文艺界冒雨集聚南京路,快闪再现上海解放前夜感人一幕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5-26 16: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新华社战地摄影记者陆仁生拍摄的解放军露宿街头的照片,是这次快闪活动的灵感来源    

上海的解放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解放大城市的典范。人民解放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冒着小雨露宿在汉口路、南京路街头,不进民房,感动了无数上海市民,赢得了赞誉和民心。

在上海解放70周年前夕,5月26日上午,上海市文联和黄浦区委宣传部在南京东路世纪广场共同举办了“再现上海解放前夜”——上海文艺界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活动。600余人在南京东路世纪广场冒雨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城、露宿街头,以及上海市民欢迎解放军的感人场景。

“快闪”再现解放军进入上海的场景 

“快闪”再现70年前解放军不进民房露宿街头

当天下着大雨,但大家还是冒雨从上海各地纷纷赶来参加活动。世纪广场上挂着两条横幅:“庆祝上海解放”,“欢迎人民解放军”,均还原自当年老照片上的横幅。伴随着摄于1959年的老电影《战上海》主题曲和解放军战士“向着大上海,前进”的壮烈口号,“快闪”以6组解放战争时期的人物造型拉开序幕,随着大屏幕滚动播放的老照片,现场响起了反映解放军优良传统和集体荣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声,腰鼓队《欢庆腰鼓》从世纪广场两边汇聚而来,生动地再现了从攻占上海、解放上海、进入上海到建设上海的历史场景。

此次活动是上海文艺界首次以“快闪”形式再现70年前南京路上的感人一幕。活动的灵感则来自于当时的新华社战地摄影记者陆仁生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晨梅雨绵绵的街旁路两边,解放军战士排着队形露宿街头,横向侧卧、头戴军帽、衣不解带,齐刷刷地躺在阴冷潮湿的水泥地上,一个挨着一个,步枪靠墙倚放着,有的机枪手睡着了紧紧把武器抱在怀里,从南京路至外滩汉口路老市政府的一路一直延伸500多米。在陆仁生手写材料里有这样一段话:“当看到现场情况,心情十分激动,为了解放上海,战士们英勇杀敌,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对上海群众如同对父母兄弟一样关心,不打扰他们。我在南京路西藏路以西地区战士比较集中的地方拍摄了这张照片。当时苏州河以北交战的枪声清晰可闻。”

“快闪”再现解放军进入上海后不进民房、露宿街头的场景    

“大咖”“大众”齐声歌唱祖国繁荣富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再现历史场景之后,随着小女孩的童声响起,上海文艺界百余名老中青艺术家手持五星红旗纷纷加入合唱,在人来人往的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上,与在场市民共同《歌唱祖国》。

参与现场活动的广大普通市民激动不已,纷纷表示,可以跟那么多平时只有在电影电视、剧院舞台上才能看到的艺术名家大家们同在一个舞台、同唱一首歌,是一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经历。

上海解放是这座城市的永恒记忆与宝贵财富,为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一大批优秀的舞台作品纷纷涌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演朱洁静、王佳俊,杂技剧《战上海》主创王怀甫、张洪元、沈思思、刘莎莎,沪剧《一号机密》主演朱俭等在排练和演出的间隙都前来参与这次活动。他们一致认为,能参加这样的活动,重温70年前的感人历史,可以激发创作灵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青年演员们表示,要用更精湛的技艺、更投入的感情表现好这些为上海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人物,这也是上海广大文艺工作者讴歌英雄、见证时代、参与上海伟大建设的最好时机。

“今天上海很‘热’,不是天气热,不是潮湿的闷热,而是红色的基因和血液,流淌在我们身上。”朱洁静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塑造了中共上海地下党联络员李侠的妻子兰芬,饰演了这样一位革命者,她更真切地感受到责任和信仰的力量,“也许在战火纷飞年代的信仰,在和平年代也没有消失。这次‘快闪’学生、市民、聋哑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我感到这个城市的人,每一天只要心中有能量,跟着这道光走,都会越来越好。”

为《红旗颂》作者吕其明庆祝生日    

文艺界人士为《红旗颂》作者吕其明庆祝90大寿

2019年5月26日同时也是中国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红旗颂》作者吕其明的90岁生日。活动之后,上海文艺界人士在世纪广场旁的咖啡厅里给吕其明祝寿。

“今天不是首先为我做寿,而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上海解放70周年做寿。” 虽然已经90高龄,一头白发的吕其明还是依然冒雨前来参加活动,这一天对他意义重大。

吕其明10岁随父去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1949年5月26日,他随解放军进入大上海,那一天是他的19岁生日,翌日,上海解放。70年后,参与重现当年场景的“快闪”,用这样的形式度过自己的90岁生日,吕其明表示太有意义了。

徽章背面写着他的名字和职务

吕其明当时是华东军区文工团的成员,1949年5月26日晚入城。文工团得到照顾,没有露宿街头,而是在上海老北站候车大厅的条凳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上海宣布解放。“我们华东军区文工团全体团员,整队走在上海的街道上,大家意气风发,每个人都是背包、皮带、绑腿、布鞋,军装非常整齐。”吕其明还记得当时骄傲的心情。

“华东军区文工团分三队行进,第一大块是演员,第二块是电影放映队,第三块是军乐队。”吕其明是军乐队成员,他和6个战友的背包上各夹着一个小提琴盒子,整齐走在上海的马路上,当时上海市民不了解人民解放军,充满好奇,“我们感觉到,两边的市民都投来非常惊奇的目光:‘土八路还有洋玩意?’。”

从老北站出发,吕其明和战友们一路行进至威海路、陕西北路口,入驻曾为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新生活俱乐部”。

“从此这里就成了华东军区文工团的驻址。我们华东军区文工团,每个人都带上了军管会的徽章,背面写着名字和职务。” 耄耋老人说着,从随身锦囊中拿出了臂章和徽章给记者们看,这些珍贵的纪念品20年来他一直精心保存。

“当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战士。70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从一个小战士成长为一个耄耋之年的文艺界老人。我是喝着黄浦江的水长大的,如果我有什么小小的成绩,应该归功于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 吕其明说。

据悉,由上海市文联、上海市档案局(馆)、上海报业集团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图书馆、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共同主办的“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拍摄活动”也于当日正式启动。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摄影家、本市各基层摄影团队和少先队员代表等400余人与诸多亲历了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兵、地下党员集聚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共同见证了“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主题拍摄活动”的启动仪式。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