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写|探访塔沟武校足球队,告诉你真实的“少林足球”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发自河南登封
2019-05-28 09:57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塔沟武校足球队的孩子们进行训练。 视频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摄(00:29)
“喝喝少林水,都能踢踢腿;走走登封路,就会有功夫”。

这是流传在登封当地的一句俗语,而现在,踢踢腿后练的不一定是功夫,而是足球。

塔沟武校挂着牌子“发扬武术国粹,打造特色足球”。本文图片除署名外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5月9日至5月24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男子足球项目预选赛在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学校进行,在U14组别的参赛球队中,“塔沟武校足球训练基地”的名字,最为引人关注。

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几乎家喻户晓,而在2015年底,“河南省青少年少林足球训练基地”在塔沟武校挂牌成立,至此武术与足球的跨界融合已经尝试了近四年时间。

那么,真实版的少林足球是个什么样?

训练场上的孩子很多,但“少林足球”的本质也是基础足球训练。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图

1000多人学足球,身体素质是优势

清晨七点不到,塔沟武校校园里面已经传出了稚嫩但响亮的口号,从学校对面临街高楼的房间里眺望,成群的孩子们已经站在了操场上,有的在演练武术套路,还有的在长跑……

武校门口有位老伯和几位学生站岗,外人进校都要登记——塔沟武校算是一所封闭制寄宿学校,学生们每周只有周日一天假期,每年固定假期也就是春节,夏天还不放假。

校内老师说,“学武之人,必须吃苦耐劳,假期,自然不可能和普通学校比。”

“你看这些练武术的人,都在练习基本套路,不是电影里面那些飞檐走壁,那是特效,不是武术。”宣教处的负责人指着一群练武的学生说,外界对于武术的理解本来就有误区,有时候就更不能理解武术和足球——“少林足球那是搞笑的电影。”

宣教处负责人无奈地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之前也有媒体提出来学校采访,希望拍一些特效宣传武校和足球,还有媒体想包装少林足球的夸张概念,“我们想了想,这样不合适。”

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的学员在训练,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是最大的本钱。 视觉中国 资料

12岁的吴政宇来到学校已经有三年多时间,他是安徽人,从小通过电影和电视喜欢上了武术。来到学校学武才几个月时间,正好武校开始成立了足球班,学校让孩子们凭自愿报名,吴政宇在老家的时候就踢过球,他主动报名加入了足球班,开始同时学习武术和足球。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对足球感兴趣,刚开始的时候武校为了吸引孩子踢球,还拿出了一些诱惑性的条件,比如踢球可以比平时晚起一些,最开始的时候,武校共有600人学球,现在规模差不多翻倍,从6岁到16岁,每个年龄段都有球队。

“我觉得我们和其他学校踢球同龄人比起来,身体对抗是一个优势。”吴政宇说,来学校前半年学武术的时候,他一上午都在练习一些基础动作和套路,下午学习文化课。后来开始踢球后,上午或者傍晚的时间就要给足球。

学员在做拉伸。视觉中国 资料

武术的基础会让孩子们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略胜一筹,“具体到细节的话,就是武术的鞭腿可以和足球里面抽射有相似之处,其他就没了。”

吴政宇代表塔沟武校参加了二青会室内五人制比赛,他所在的U13组最终拿到了第四名,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他也算是球队的尖子生了。今年年初在武汉塔子湖基地也参加了U12国家队的选拔,不过当时正值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吴政宇的状态并不好,未能入选。

“年底还有一次选拔,希望我可以选上。”吴政宇说自己现在对于足球的兴趣,已经开始慢慢超过了武术,“未来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做职业球员。”

目前学校依旧缺乏专业足球教练。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图

武术教练转型足球教练

带领U13队参加二青会室内五人制比赛拿到第四名的教练是关魁,他今年只有27岁,来到武校已经有11年时间了,武校习武基础时间是三年,三年后学员们决定是否继续“深造”。

“武术博大精深,三年时间其实只能学到皮毛,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没有捷径,只能静下心慢慢学。”

几年时间后关魁成为了武术教练,开始教学员们习武,直到武校组建了足球班,因为足球教练紧缺的关系,关魁开始转型当足球教练。

他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接受培训是在2016年,武校和郑州足协联合举办的教练员培训班,之后省体育局又派了教练进行了专业培训。

“这几年一直在学习。”关魁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8年他还参加了亚足联D级教练员培训班,还去山东鲁能足校进行了相关培训,“即便如此,还是感觉不够,毕竟专业动作上教不了孩子太多。”

塔沟武校宣传栏。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图

这样的现象,在武校比较普遍,武校有30多位武术教练转型的足球教练,经过努力考上了D级教练员证书,学校每个月还会让外教组织考核,希望能够尽快提高教练员的水平。但没有职业球员经历,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的。

目前制约中国青训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专业教练太少,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都是如此,武校所在的登封情况可想而知了,让武术教练转型当足球教练,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学校有1000多名足球学生,最少也需要四十名足球教练,最初武校和省体育局一起,请来了三位来自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教练,经过两年多时间,西班牙教练回去了,现在武校又来了6名来自于葡萄牙里斯本竞技的青训教练。

外教是专业水准的,但国内教练基本上都是武术老师转型,只有一位省体育局支援的老教练以前是足球专业出身,这样的现实情况学校也很苦恼。

最近,武校一直和北体大进行沟通,希望北体大可以派专业足球教练进驻,预计过一段时间会有一批专业足球教练到来。

而在高水平教练到来前,指望武校的孩子能够出类拔萃,似乎并不现实。

保罗曾是葡萄牙国青队助理教练。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图

5场比赛和40场比赛,怎么比?

现在武校整个外教团队负责人名叫保罗(PAULO CORREIA),曾是葡萄牙国青队助理教练,他带来了一个五人团队,其中还有守门员教练、体能教练和战术训练教练,相比之前两年三个西班牙外教,配置齐全了很多。

每一名外教还配备了专门翻译,武校人员介绍,葡萄牙6名外教团队一年的开销达到了数百万元,“塔沟武校这些年的宗旨,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外界可能并不知道,塔沟武校是一个完全民营机构,对于学校来说,做不好等于砸了自己招牌,所以学校会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软硬件,外教团队也从最初的3人升级到了6人。

尽管省体育局每年都会有一定的资金注入,但据武校统计,开始做足球后每年补贴给孩子们花销的总投入,接近千万元。

而有些问题并不是钱能够解决的。比如主校区只能建造一片十一人制的人工足球场,孩子们需要分割场地才能进行训练比赛,或者去南校区训练。

澎湃新闻记者到来这天,保罗正在观看9岁年龄段球员们训练,恰巧他的孩子也是9岁,在里斯本一家青训学院踢球。

“这里的孩子和欧洲孩子最大的差距在于比赛数量太少了,葡萄牙每个成熟都有很多青训机构,周末孩子们很容易找到对手打比赛,没有比赛何来进步。”

保罗做了一个统计,他孩子5岁开始踢球,每年差不多都可以参加40场左右的比赛,而武校同年龄段的孩子,一年比赛差不多只有5场,这是一个天壤之别的数字。

孩子们在场边休息。 澎湃新闻记者 宋承良 图

提高对足球的理解,功夫帮不了

正是因为比赛场次少,保罗认为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对于足球的理解。换句话说,是阅读比赛能力。

“足球有三样东西很重要,好的技术和协调性,好的身体,这两点功夫可以帮助到足球。但最重要的是对足球的理解,这个功夫帮不了。”

这种对于足球的理解,在中国还会因为学生起步和学校规模等问题差异化更严重。

“在欧洲,不管青训机构规模大小,对于足球理解是相同的,但在中国,比方说鲁能足校的孩子,会比我们的孩子好一点。”刚刚从鲁能足校回来的保罗说。

“培养孩子对于足球的理解,这是我们长期工作重点,需要几年时间。”

交谈中你可以发现保罗是一位非常善于思考和触类旁通的人,“瓜迪奥拉说贝尔纳多·席尔瓦是最好的球员,那是因为这里。”他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保罗可以把自己的理念传递给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然而对于孩子们比赛少、场地不够的问题,保罗也没有办法解决。

其实,塔沟武校面临的困境,正是中国青训问题的一个缩影,只有像根宝基地、鲁能足校、恒大足校这样少数的地方,才能解决教练少、场地少的毛病,就连上海幸运星俱乐部这样过去十年培养出多名国字号球员的青训机构,长年也就一块训练场地而已。

和武术博大精深,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小有成就一样,中国足球青训同样没有捷径可走,武术和足球融合,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