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

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2019-06-02 19:36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由文化和旅游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于6月2日晚在上海大剧院正式闭幕。

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十二艺节的举办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从5月15日起,十二艺节的各项主体活动就陆续展开,并于5月20日晚正式开幕。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工作者汇聚在上海,舞台艺术、视觉艺术、文创产品以及群众艺术优秀作品荟萃展示。广大市民和全国观众通过各种形式参与艺术节,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和办节目标。

据统计,本届艺术节吸引了近10万人次观看剧院演出,近8万人次观看惠民公益展演,5万多人次参观演艺及文创博览会,仅十天就有近6万人次参观优秀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展览(将持续三个月),1亿多人次在线上关注和欣赏艺术剧目,参与人数、社会关注程度均创下了历史之最。

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中西部地区创作力量异军突起

今年,共有51台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参加了十二艺节演出,其中38台剧目角逐我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这些都是近年来各地区、各单位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专家和观众反映,这批作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代表了当前舞台艺术创作水平,展示了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艺术创作的新变化、新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诸迪表示,今年十二艺节的作品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是优秀现实题材作品大量涌现,自觉担负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创作取得重大突破。不少作品围绕扶贫攻坚等重大时代课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体现出文艺工作者对现实题材创作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创作能力的加强。

二是以雅俗共赏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积极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培根铸魂的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了主旋律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本文图片均由各院团提供

三是守正创新,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进一步提升。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做到胸怀和创意的对接。

四是中西部地区创作力量异军突起,反映出近年来多措并举下中西部地区在艺术创作水平方面的快速提升。

现实题材美术作品最大规模展示,文创产品首次加入成“爆款”

视觉艺术同样是十二艺节的重要组成。

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展览3个国家级专业大展首次汇聚在同一场馆呈现,参展艺术家之多、覆盖面之广、代表性之强、作品面貌之丰富,被业内人士认为在全国同类展览中极为少见,可谓盛况空前。

许多著名老艺术家拿出新作参展,大批中青年创作骨干的作品也集中呈现。特别是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第一批优秀作品和上海“时代风采”主题美术创作部分优秀作品纳入展览,使得展览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现实题材美术作品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展示。

3个展览自开幕以来,已经吸引近6万人次观众现场参观。艺术节虽然今晚将落幕,但是3个展览项目将一直持续至8月14日。

今年,文创产品首次和演艺及博览会同时举办,受到高度关注,4天内5万多人次观众参观,文创产品现场销售及签约额达3400 多万元。1500余家专业机构来到博览会洽谈采购演艺项目,体现了优质文化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高度贯通。

首次加入艺术节的文创产品就成为“爆款”,这是近年来全国31个省(区、市)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成果的首次集中亮相,文创产品的现场售卖,使广大观众有机会将“艺术节”带回家,让艺术之美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火爆的场面也让众多参展机构看到了文创产业的广阔前景。

人民参与度创下新高,各项公益惠民活动共享艺术成果

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这是举办十二艺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在办节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文化惠民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在舞台艺术方面,除继续实行低票价外,组织参评参演院团在艺术节期间举行32场公益惠民演出。40个院团的1000多名艺术家积极响应参与演出,平均上座率达到97%,很多演出达到100%,吸引观众6万余人次。

5月31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公益惠民演出文华表演奖集锦专场”在中山公园拉开了帷幕

5月31日,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获奖者在中山公园同台进行惠民演出,也是本届艺术节的首创,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此外,在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现场,也举办了24场推介演出。

市民美育活动也是本届艺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近百场公益演出、公共教育等美育活动,覆盖了上海16个区。 “美育导师走基层”活动邀请8位著名艺术家走基层、进社区进行了10场讲座。

艺术节期间,整个上海都有着浓浓的艺术节氛围,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开放型剧院、开放型美术馆。

市民和游客能够在上海的“艺术商圈”“地铁音乐角”“机场美术馆”等一个个城市文化客厅里零距离地感受艺术魅力。办节期间,地铁2号线开通了“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地铁专列”;浦东和虹桥机场的展示长廊、各主要地铁站都展现了十二艺节风采;上海木偶剧团携参演剧目《最后一头战象》的象偶走进商圈,与市民亲密互动;群星奖作品走进上海地铁,为城市公共空间营造艺术氛围。

十二艺节组委会从一开始就提出了“十百千”的目标和计划,即“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最终打造人民参与度最高的艺术节。

《最后一头战象》剧照

上海全力提供组织保障,艺术节创下三个“第一次”

作为本届中国艺术节的东道主,上海市委、市政府也为本届艺术节做了极为精细周到的组织和保障工作。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艺术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秀芬介绍说,本届艺术节呈现了三个“第一次”:第一次运用了新媒体全程展示艺术节;第一次组织了文华奖、群星奖、美育讲座等近百场惠民服务,让艺术真正走近人民大众;第一次将艺术节的剧目和作品融入旅游产品,启动“百万市民看大戏游上海”系列活动。

今年,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本届艺术节中充分得到了运用。本届艺术节的一大亮点是建立并使用了十二艺节专用票务系统,实现了票张统一,网上购票、线下取票。本届艺术节提供12小时的票务咨询服务、24小时的应急服务,每场演出都配备技术支持,以专业、完善、高速、有效的票务流程完成所有购票任务,51台剧目102场演出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超过80%。十二艺节演艺及文创博览会通过网络预约的观众达2万人,约占总人数的40%,极大方便了市民。

本届艺术节也实践了文旅融合理念。3月30日,“百万市民看大戏游上海”活动启动,结合十二艺节精彩剧目和展览展示,组织了一批具有上海特色文化元素的文化和旅游活动,发布了40条文旅融合的精品线路。其中,直接与十二艺节相关的线路就有9条,这些线路既满足了徒步、骑行的爱好者,又提供了适合地铁出行的选择,行程上也有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的多种设计,将艺术元素与旅游线路有机融合。

为了给本届艺术节全方位做好剧场保障、后勤保障,上海20多个相关委办局与16个区,组成了13个部门,围绕演出、接待、安保等各个环节,构建了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工作万无一失。

此外,全市各高校选拔、组织近500名大学生、研究生组成志愿者团队,并多次培训演练,这些志愿者在各剧场、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展览中心以及惠民演出场所,为观众和艺术家们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

本次来沪演出的院团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个院团都有不同的特点,19个剧场都制定了针对性的接待方案与应急方案,制作了《安全和运营手册》。 参与演出的51家院团对上海剧场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了评价,“满意”率达到了100%。

艺术节期间,上海接待中央部委、各省(区、市)代表团、文华奖演出团队、群星奖演出团队、美展来宾、博览会参展、参演团队等嘉宾共计1万零200余人次。上海以精细化、专业化的服务水平,保障了全部演出活动的圆满、安全与成功。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