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仁布知青张爱斌回忆高考,冬季高考:我生命中的1977

2019-06-05 18: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奔赴祖国西南边陲

他被分配到日喀则仁布县

1976年10月28日,17岁的张爱斌,随着知青队伍从家乡南京出发。初冬的江南,已经颇有些寒意,然而在这22个年轻人的心中,却像揣着一个火盆似的。因为他们即将踏上祖国的西南边陲——西藏,他们选择扎根一辈子的地方。

1976年12月16日,张爱斌一行终于抵达西藏拉萨。在布达拉宫前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三百多名进藏的大学生和知青接受了自治区领导的接见,一起观看了歌舞团的表演。才旦卓玛老师最后登台唱了七首歌,之后大家接受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分配,江苏的知青队被分配到日喀则仁布县。

1976年11月14日唐古拉山合影。图由 张爱斌 提供

1977年恢复高考

这是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

1976年12月17日,张爱斌一行终于到达了他们的新家——仁布县德吉公社和贡热公社。开始,大家住在公社的会议室。之后,公社给知青们划出一块地方建立了农场,知青和农场的藏族社员一起打土坯盖房子,这就算在仁布“安家”了。当时,知青们抱着“扎根”的想法,干起活来不惜力,知青与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春天种青稞,夏天在山上筑渠,秋天收获……“好好干活,能到县里当个干部,有白米饭吃!”这就是张爱斌当时的梦想。

1977年10月,一切都变了样。离开江苏前,母校曾送给知青们一台熊猫牌802的半导体收音机。有一天,收音机突然传出一个声音:“今年高等院校的招生工作发生重大改革,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笔试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方式,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原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这是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诚如电影《高考1977》中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伟大,更有意义!

1977年的高考准考证。图由 张爱斌 提供

骑马为知青补课

他们永远忘不了余老师

在那段孤独的岁月里,张爱斌和其他仁布知青,永远也忘不了一个人,那就是帮他们复习文化课的辽宁援藏教师队的余钦仁老师。余老师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一进校就被选入“苏训班”,由苏步青亲自授课。

1976年,余老师申请参加了辽宁援藏教师队,来到日喀则仁布县。命运,让仁布知青和余老师有缘在高原相遇。在2012年知青和余老师再次相聚时大家对余老师表示感谢,余老师却说:“我要感谢你们,感谢知青。”大家都感到困惑,不知道余老师是什么意思。

原来,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派往仁布县的三位老师,最后只剩下余老师一位援藏教师。仁布县文教科白科长找到余老师希望他能留下来,因为教师培训工作已经安排下去,各地的老师正骑着马往仁布县城赶。如果余老师走了,那么教师培训工作就无法进行了。最终,余老师选择了留下。

这时,知青江跃找到了余老师,希望请他帮助知青复习高考。余老师没想到在仁布县这个山沟里居然有这么多汉族知青。“当年,余老师每天晚上从县里骑马到德吉小学为我们辅导功课,今天回忆起来依然记忆犹新,让许多同学都难以忘怀。”张爱斌在回忆散文中写道。

​结束知青生活

跨越了命运的分水岭

直到今天,张爱斌仍然清晰地记得他填写的三所志愿学校:成都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藏师范学院。

在与张爱斌取得联系后,他第一时间发来了一张照片。这是一张印有“一九七七年高等院校考生”字样的准考证,其中“七七”两个数字是由毛笔填写。落款是日喀则地区招生委员会,时间是12月10日。这一天,正是很多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共和国唯一的冬季高考。

高考结束后大概一个月,张爱斌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1978年2月底,张爱斌结束了知青生活,以一名准大学生的身份离开了德吉公社,离开了仁布县城,走向北京,跨越了命运的分水岭。

来源:西藏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