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4位非遗传承人创新作品参加“非遗品牌智造研培成果展”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6-11 15:42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6月7日,2019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非遗品牌智造研培成果展暨研培成果零售快闪文化月在淮海中路755商场开展。

与漆器跨界组合的陶瓷杯,结合畲族、苗族文字的银戒指、银手镯……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在研修班上的创新之作在这里展出。值得一提的是,每件作品一旁都标有价格,在商业中心直接迎接市场的“检验”。

200余件非遗创新作品直面市场检验

本期研培成果展共有200余件跨技艺融合创作的非遗创新作品,来自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8年四期非遗品牌智造研修班的84位优秀传承人学员,涉及上海、湖南、成都、安徽、福建、浙江、黑龙江等27个地区的68项非遗技艺。其中既有蜀绣、羌绣、南通仿真绣等染织绣类非遗技艺,皮影、内蒙古皮画制作技艺等传统皮具制作、民族服饰类非遗技艺,还有雕刻、漆器髹饰技艺、竹编类非遗技艺,淄博陶瓷玻璃类非遗技艺和景德镇艺术陶瓷类非遗技艺。

此次主办方特意将学员划分成12组非遗品牌项目组,以商业逻辑引导研培成果创新。学员在各组品牌规划指导下,以市场为引导进行跨界技艺的非遗研培成果创新开发。

“我们的品牌叫‘治愈’。”来自江苏扬州的瞿展去年参加研修班的时候就与其他学员一起商量创办品牌,此次有了检验自己的机会,“哪怕在上海,非遗品牌依然是稀缺的,希望‘治愈’不仅仅是做传统工艺,而是能量产、走进千家万户的产品。”据悉,主打瓷器、刺绣和漆器的“治愈”有望本月落地注册。

来自湖南的湘绣传承人夏艳参与打造的品牌名为“混沌”,主打追求高品质生活、热爱东方文化。首次参与打造品牌,从跨界创新到品牌理念,夏艳学到了很多,她介绍说,“跨界”并没有那么容易,要考虑材质属性等多方面因素。湘绣一般用于摆放装饰,此次结合品牌设定和自己的技艺,她在传统手工艺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设计和细节,比如,考虑到湘绣易损,外面覆盖了玻璃贴片,也增加了光泽度。

探索非遗创新商业转化的路径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此次联袂百联集团旗下上海新华联大厦有限公司,共同主办非遗品牌智造研培成果展及零售快闪系列活动,高校与商场合作在全国非遗研培成果展中尚属首次尝试,旨在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非遗研培的成果如何能够真正走进消费者,要在市场中不断试水。”主办方介绍,此举旨在探索非遗创新与商业转化的路径,“非遗”要从传统走入现代社会、走入生活,进行创新性转化继而进入市场是一条必不可少的途径。

2015至2018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计承办了12期非遗研修班,累计邀请191位海内外专家前来授课,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30个省市278名非遗传承人群学员,涉及非遗技艺100余项,举办了10余场研培成果展,创作了300余件研修成果,也在不断探索如何让非遗走进市场。

主办方介绍,继本次成果展之后,“主题展售 + 零售快闪月 + 手作体验活动”结合的非遗研培成果展将定期推出,以探索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持续提升传承实践能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