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与社会︱跑步APP使用者:在解放与控制之间

涂炯
2019-06-16 10:4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近年来,跑步和健身走等运动成为国内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在广州的花城广场,几乎每天都有很多人跑步,即便在炙热的夏天,也可以看到众多的夜跑族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中运动,而每周五晚上更有各种跑团活动举行。

伴随着这股“运动热”,运动健身APP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其中,使用最广泛的当属跑步/健身走类的APP。“2015中国休闲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在跑步时使用手机APP或微信运动排行榜等“工具”的人占比50%。搜索手机应用平台可以发现,国内的运动类APP多达数百个,一些APP拥有数千万用户。

不少APP可以追踪跑步步数、运动路线、运动身体指标等信息。在中国各大主流社交网站上,随处可见“晒”运动数据的图文。线下运动,线上分享正成为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新模式。

四川成都,白领们在公园夜跑。视觉中国 资料图

从2016年到2017年间,我的研究团队通过线上观察跑步APP社区、线下访谈45位跑步APP使用者,来看跑步APP及其相关设备的使用如何嵌入人们的跑步实践中,其产生的数据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被量化的身体和跑步:作为自我监督的APP

跑步APP最吸引使用者的是它的基本数据记录功能。一位受访者将室外跑步同健身房或跑步机跑步作对比,“健身房有公里数啊,出来跑没有公里数啊。跑步机上有公里数,还有消耗的热卡”。然而健身房或跑步机锻炼对很多受访者来说是奢侈的选择,免费的APP却可以让在室外跑步的人如同在健身房或跑步机上锻炼一般,对自己的情况有清晰的了解,从而制订跑步计划,一步步提高自己跑步的耐力和距离。

马拉松是众多跑步专业人士必然参加的活动,从训练到日常饮食都需要大量准备。跑步者会结合APP及相关设备产生的数据研究自己的跑步特点,估算身体的耐受力,甚至加入到APP内的训练计划,为挑战更大的目标做准备。

我们访谈的专业跑步爱好者都非常看重数据、追求精准度,甚至为此购买昂贵的专业测量设备(比如心率带)。一位跑友就表示,一次跑步自己没戴心率带,只戴着智能手表,就觉得心率测量不准,害得他乱跑。另一位跑友更称自己是“恪守规则的较真者”,严格按照设备给出的数据指示来跑步,以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

2019年4月14日,运动员们跑步经过在武汉长江大桥上设置的10公里计时点。视觉中国 资料图

当跑步的数据以量化的方式出现在使用者面前,这让他们对跑步活动变得更有意识,进而导致行为改变。“比如说我跑了800米,我看再跑200米就有1000米了,我就想达成这个目标……”;“跑步过程中听里程报数,想要比上次跑多一点……提醒你多久没跑步了也有一定的鼓励作用”。

数字的出现成为一种鼓舞,让跑步变得更有目标感。而对跑步数据的长期追踪,让APP使用者看到自己的进步,在APP上积累了一定公里数会有荣誉称号和勋章之类的虚拟奖励更是让跑友动力十足,“就像解锁成功一样”。

跑步APP通过数据的呈现让使用者反思性地监测自己的行为,直到把运动及健康生活方式变成一种习惯。在很多受访者的表述中,APP及其相关设备是如教练一般有意识的主体,会主动“指导”、“给建议”或“提醒”:它对使用者的运动进行规划,为使用者制定科学健康的运动进度;对使用者的运动时间进行分析,在运动达到一定时间后提醒使用者注意休息;也主动推送与运动相关的科普文章让使用者获得健康运动的相关知识。

在人和这些设备长久的互动中,设备外在测量的数据开始和人们对自我的内在认知发生交互影响,跑步者用数字来表达并感知运动,而关于个人数字的集合——由量化的分段信息构成的全景,更可以长期指导个人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参与到构建健康身体中。

跑步数据的社交分享:从自我监督到他人监督

《2015年中国体育人群调查研究报告》显示,“爱秀”是所调查体育人群的一大特点,接近六成受访者表示会在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平台晒出运动照片或运动成绩,这一特质也让记录运动成绩的APP成为了运动爱好者的手机必备神器。

当APP使用者的跑步数据被纳入社交媒介,成为他人可见的状态,一系列的转变就会发生,比如产生被激励或竞争的感觉。一名大学生表示,“加好友后可以看见别人跑了多少,觉得身边人跟你学习生活差不多但还能够坚持运动,自己会产生想去compete的感觉”。

数据在分享和对比中开始出现新的意义。看到别人的运动成绩让跑步者对自己的跑步数据做出新的解读,与他人的比较让跑步者重新衡量自己的数据是“突出”、“正常”还是“一般”。而为了占据或保持(微信)运动“排行榜”靠前的位置,很多人会不断运动,甚至故意绕道多走。一位中年跑步者就表示,他和他朋友圈里众多中年跑步爱好者常常不吃不喝都要去跑步,抢(微信运动排行榜)第一。

将跑步数据发到社交网络平台对跑步者更是一种外在的监督。如微信朋友圈中,认识的朋友对跑步晒图点赞,哪天不跑还可能遭到朋友们的“埋汰”。各种跑步类贴吧或聊天群也是跑步爱好者常分享跑步成果的地方。

我们团队追踪的一个专业跑步爱好者群里,跑友积极地分享跑步的数据截图,同其他跑友一起解读并讨论数据的意义,并给彼此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的分享在每天的晨跑和夜跑后出现高峰期。在另一个由跑步爱好者组成的网络贴吧,一些跑友坚持在跑吧“打卡”或写“跑步日记”多年。

“刷步数”或“晒成绩”让使用者感觉不是一个人在跑步。有跑步者坦承,“其实分享并不是让别人知道什么,很多人觉得是给别人看的,其实是给自己看的”。跑步者让自己在分享中获得激励,他们把数据置于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社交平台,纳入更广范围的“外部监督”以更好地“自我监督”。

APP使用背后的隐忧:束缚、隐私与监控

跑步APP让运动变得越来越数据化,这也引起人们的反思。一些跑步者表达出纠结的态度,一边感受到跑步APP带来的便捷和激励,一边感觉到束缚和不自由。

APP的“主动”提醒和建议为跑步者提供了督促,但也在使用者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无法坚持运动的情况下带来强迫感和压力。“手机里有这款APP给朋友看见了又象征着‘每天都运动’,所以下载了这个APP会有点怕它,有种强迫的感觉”。

受访者表示,运动被量化后反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我看过那些数据就觉得很麻烦嘛,它会规定你今天跑多少,明天跑多少,什么速度跑之类的,束缚你,有强制性,跑步就随心所欲嘛,放松心情的,为什么要被它控制呢?”; “有时候无意识的就会为了数据跑,心情就不够放松。”

APP倾向于标准化运动,其数据重新定义什么是正常的或需要被改进的运动。当自由的跑步行为变成需要一个外部设备来衡量和评价时,这给人带来约束和压力。在45位受访者中,有近十位在使用APP及其辅助设备一段时间后,放弃或减少了使用。即使APP的积极使用者也避免跑步时携带过多设备而“麻烦”。

此外,数据并不总是给人带来准确、清晰的掌控感——有时候即便掌握了数据,使用者也只能作为参考,没有后续的措施帮助改进。比如一位在外企工作的白领表示,即使手环测出她运动量不够或睡眠不够,也没办法,“不是我想睡就能睡,有时候工作到十一二点睡,然后第二天又六点多起,那不是我能控制的”。数据对个人的指导意义和自我监督作用,囿于生活和时间等客观因素,而变得有限。

而看起来增加个人自我掌控的跑步APP,却无法让使用者真的掌控自己的运动数据。APP等设备在使用者知晓或不知晓的情况下不断把个人的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平台。这些基于高度私人的数据可以用来对人们进行活动追踪,可能导致个人隐私被泄露。

如果APP用户规模够大,其使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能反映众多使用者的生活习惯、行动路线、运动范围、日常需求等。这些数据集合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可用于了解用户需求、针对需求投放广告、开发产品、并针对用户特征推广产品。目前国内已有保险公司开始涉足,在提供重大疾病保险时基于海量的运动数据来精准地筛选用户。用户的使用数据也开始被反馈给设备商来开发相关的医疗健康电子产品。

在笔者的研究中,大多数APP使用者不会去设想他们个人生产的数据会如何同他人的数据一起被汇集、分析、产生价值并被售卖,也很少就他们的数据可以如何被使用做决定,数据的生产者更少有得到经济补偿的情况。那些看起来是“为了使用者而生产的数据”其实成了“关于使用者的数据”以及“由使用者提供的数据”,并为获取商业利益提供了可能。

APP的使用及其产生的数据还可能让使用者受到更多管控。笔者团队在广州市中央商务区的访谈和跑团活动观察中,发现不少企业鼓励员工运动、定期举行跑步比赛,并结合跑步APP的使用来记录员工的运动情况。一些单位鼓励员工使用某款APP来记录日常的运动情况,并定期截图放到公司群里看谁跑得最多,推广一种“有毅力”、“能坚持”的积极员工形象。

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督促他们自己锻炼,这有助于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行并提高效率,还能减少(医疗、病假、健康福利等)成本。然而,这些结合APP记录功能的跑步倡导,把健康责任转移给员工个人(而不是改变不利健康的工作制度),可能迫使一些员工从事自己不喜欢的运动,还可能让企业对员工的监督从工作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未来利用运动数据,保险公司和公司合作,甚至可能影响人们在特定行业受雇佣的机会、工作中保险的提供和收费情况等等,这将进一步加剧一些弱势者的不利地位。

结语

在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时代,跑步APP这类设备让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个人信息和隐私的界定问题,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安全问题尚未解决,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及时跟进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复杂情景。

运动APP背后,推崇的是一种“自我负责”的价值观,将健康责任转移给个人。它激励人们过一种“竞争的”、“积极的”、“健康的”的生活,提倡一种自我奋斗和进取的精神,让使用者去不断提高跑步数据,最优化自己的身体状态。

然而,在人群中不断地强化健康是自己责任的观念,忽视了社会因素对个人的影响。毕竟,健康和运动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还取决于众多社会因素。

(本文改编自学术论文《从自我监督到他人监督:跑步APP使用者的数据追踪与身体实践》,刊于《青年研究》2019年第二期。作者涂炯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教授。在此感谢李家兴、甘莹、邹知贤、钟吉惠、黄河清和其他“步步惊心”调研小组成员。)

    责任编辑:董怿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