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卖菜、拿手术刀、拿粉笔……上海援黔干部获村民点赞

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2019-06-24 23:00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沪遵劳务直通车服务窗口。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一群来自上海的援黔干部,走进大山深处的贫困地区,带领村民插秧苗种新菜,将活水引入700多米的村寨,提供齐全的教学设备和先进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地人民身边的“医疗专家”。

引水上山:解决上千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不用油,不用电,就能把水送到山上去?

红丝乡坐落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红丝乡的上坝村就在山上,而且还是喀斯特地貌,虽然山下就有水源,但缺水一直是上坝村的“痛点”。

当地村民称,他们从前每天都要背两三次水,还要“循环利用”——把用过的水拿来养猪和洗衣服。用油或者电把水送上去,成本很高,村民们承受不了,而且能送上去的水量也有限。

上海援黔干部钟争光决心把山下的水送到村里,但是不用油,也不用电。一位村民当时的反应是“不用油,不用电就能用上自来水,简直不敢相信”。

钟争光在红丝乡沪遵扶贫协作项目

钟争光和大家不断在办公室查找资料,他们搜遍网络,淼汇科技公司的“自然能提水系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与此同时,钟争光一行人冒着危险,攀高山、跨河流,找到了8公里外的干净水源。通过自然能提水系统,他们将活水引入了红丝乡。这让当地人欣喜万分,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相当不易。

该系统通过高山上的水流落差,先利用水流落差产生高压空气,再利用高压空气,将水压到数百米高处。装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不用电、不用油,无需专人看守。引进来的水经检测达到饮用水标准后,居民便可以放心喝。

红丝乡上坝村自然能提水项目介绍

该系统已经有效解决了红丝乡上千名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还惠及了务川自治县全县。

目前,务川县都濡街道鹿坪村、黄都镇云丰村、蕉坝镇麻青村多个自然能提水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如今,自然能提水工程正将安全卫生的山涧清泉,不断输送到务川县的蓄水池中。

医疗帮扶:提供房颤医疗技术的宝贵经验

如今,遵义市民再也不用专门跑到大城市就医了。

因为优秀专家就在“身边”。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不少优秀专家,都是从上海各大医院来。他们带着自身所长,有针对性地点对点帮扶,为当地薄弱医疗项目添砖加瓦。

医院远程会议中心

在这批援黔专家还没来之前,遵义市的医疗团队还不足以支撑所有的手术。“我们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治疗方法,使遵义人民不用再去大城市看病。”心血外科副主任杜永松说,上海医疗团队的支持、远程会诊,都助力了当地医疗的发展。

心内科主任姜黔峰在介绍房颤技术

治疗房颤是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迫在眉睫的事,而心内科病区自2017年投入使用后,治疗房颤的病人越来越多,患者对这方面需求非常迫切。

心内科主任姜黔峰称,医院房颤较薄弱,而上海房颤技术是最强的,通过医疗支持遵义人民受益良多。

教育扶贫:长期跟岗学习提升教师队伍水平

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

在上海师资力量的帮扶下,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也迎来了大批上海骨干教师的到来,帮助学校建立齐全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模式。

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的学生们正在制作手工

而当地的幼儿园教师通过长期去上海跟岗学习,现在教学水平也已经有明显的改善。

记者来到园区,看到里面设施齐全,小朋友们都有自己擅长的手工制作,幼儿休息和娱乐设施齐全,丝毫不逊色大城市的硬件配套设施。

软件方面,园区综合水平也有很大提升。

当地受帮扶的幼儿园家长表示,之前在她的脑海中没有上幼儿园的概念,现在不论是师资教育或卫生条件,甚至比家里都好。她家从去年从山上搬下来,在此之前小孩上学走山路要一个小时,而且有些四五岁的小孩是没有办法上学的。

校长告诉记者,帮扶最大的亮点是从幼儿园的设计和建设,每个月都会派骨干老师及园长过来,老师跟岗一个月。

产业帮扶:蔬菜输送到上海高校食堂

道真县地处贵州省最北端,1987年成立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全国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适用大量的菇类生长。

道真县援黔干部周灵带着自己的“经济模式”,在产销对接上力求突破,帮助农产品市场、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在产业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巨大成效,道真的干部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卖菜书记”、“蔬菜专家”。

菇类种植基地

2018年年初,道真县开始种植香菇,借助上海大市场、大流通的平台,与上海西郊国际、上农批、上海高校后勤、重庆永辉超市等市场签订供货协议,开展“农超、农企、农批、农校”对接,建立直供直销渠道。

为了确保“道真果蔬”品牌的生命力,周灵发挥上海援黔干部的优势,成功联系上海农科院专家对蔬菜种植进行现场和远程技术指导,优化种植品种。与此同时,道真县制定实施乡村振兴“千百十计划”,培育1000名职业农民,培养100名农技骨干兼经纪能人,建设10个千亩以上的标准化基地,助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周灵表示,他想把产业带到老百姓身边,通过自己的投入,帮助贫困户在家门口靠劳动挣钱。菌菇采摘时,以前刚采摘完就计费,老百姓积极性很高,一早上下来能赚千元;现在是一个月结一次,八个月中老百姓可以赚到四万块钱。

“不仅大棚需要注入老百姓的心力和劳动力,接下来还有冷链工程,需要分类后进冻库,抑制菇类生长,保存菇的质量。” 周灵说,“现在输出量最大的为上海高校后勤集团,上海很多大学都在食用我们的菇。”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