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被动废!“催”简直是扰乱这届年轻人节奏的头号杀手

2019-06-24 17: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luna

有意思报告(ID:youyisi_cn)作者:贾诗卉

继懒癌、松鼠症之后,近几年又有一种新型疾病在年轻人中悄然流行——被动废。

被动废不理解,我自己明明能做好,你非要多管闲事干啥?

在被动废看来,事情应该是因为我想做而做,是充满期待感和成就感的。被人一催就变成因为你催我才做,这就很不酷了。

“催”,扰乱年轻人节奏的头号杀手

虽说“被动废”是个新词,但一说起“催”,大多数人都不陌生。这一代独生子女谁不是从小就被控制,越控制越反抗,一路成长起来的。

你定了7:00的闹钟,准备早起迎接新一天,你妈6:59就叫你起床,对不起,你拒绝并且开始烦躁了;

买来一些书正准备看,你爸突然冒出来一句“书买了就好好看哈”,瞬间看不下去了;

在寝室里,每天的值日安排得明明白白,一回到家听到老妈命令做这做那,瞬间不乐意,就不干。落得个“懒,使唤不动”的名声。

这就是传说中的“一催就废,越催越废”。心理学专家指出,这种心理其实是争取个人自主权的问题。

人是需要自我掌控感的,它与安全感一样,在人生的任何时期都需要被满足。拥有掌控感,我们能够更合理地安排生活,并因此感到充实而幸福。

一旦失去掌控感,就会本能地出现抗拒,也因此丧失积极性。

就拿“催婚”来说,父母往往站在过来人的视角,认为结婚晚了如何如何不好,总想催促儿女快一点,再快一点。

而年轻人的回应是——“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娃”。

今年28岁的田韵,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做研发。对于家里安排的各种相亲,田韵很是无奈。

“终于踏入职场,有钱了。旅行、健身、喝酒、蹦迪不好吗?干嘛着急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啊!”

而在爸妈看来,田韵这些行为都是“放纵自己”、“不务正业”,仿佛全世界只有结婚才是正经事。

为了避免与父母正面交涉,近几年田韵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春节都申请加班。

“如果不催,我可能30岁就结婚了。现在一边坚持单身自由,一边逃避爸妈的热切盼望,每天都被来回拉扯八百个回合,人生好难。”

跟田韵一样在生活、恋爱、工作中被父母“催着走”的年轻人不占少数。

中国式父母,习惯于替孩子做决定,干预孩子的生活。殊不知,每个人都是小宇宙,都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如果这时被人强行插一脚,推一下,很有可能偏离既定的轨道,打乱人生节奏。

每一个被动废心里都有一条deadline

人都需要掌控感,那为什么一定等到被催而不是提前完成呢?

事实上,每一个被动废都是“拖延症晚期”。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时间观念——只要没人催我,我就不算拖延。

人有多大胆,干活拖多晚。90后陈彤自称“被动废本废”。明明需要8小时完成的工作,一定要拖到最后30分钟。

“天知道最后一刻我有多思如泉涌、效率至少是平时的十倍。”陈彤承认,游走在deadline边缘是在玩火,但拖延这件事只有一次和一百次,享受过那种爆肝的激情,就很难再按常理出牌。

不过,陈彤也有不爽的时候。每次领导在deadline前发来的灵魂一问:进度咋样了?都会使陈彤的激情瞬间打折。

每一个被动废心里都有一条deadline,它就在那里,但你不能提前催。

被动废之所以这么“傲娇”,是因为他们通常自认为是非常自觉的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都门儿清,该做的事情早晚都会做。而被催着做,反而责任感全无,反正功劳都是别人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层次。被动废被认为比常人更有潜力也更有创造力。

在deadline快要来临的时候,被动废一次次顶着巨大的压力搞定工作,一次次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不断突破极限,越来越强。

……

总有人批评这届年轻人不够努力,催着不走,赶着倒退。实际上每一个被动废心里都住着一个倔强的小孩。

他们不谈恋爱、不结婚、不办婚礼、不生娃、不做父母满意的工作……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受不了别人瞎指挥。

但不是所有“倔强”的行为都是“被动废”,只有有底气有担当的人才有权力向别人说不。

否则,人家是被动废,而你是真的废。

编辑:77

往期精彩回顾

复制下方关键词并回复获取精彩内容

丨济南网红外卖丨山东人倒装句 丨冰淇淋盘点丨

丨零食冷冻大体验丨卧底济南Apple零售店丨

丨济南小龙虾外卖丨小众饰品丨趣听丨福利丨

丨我想撩一下晚报菌丨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有意思报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