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历史上的今天|奔流半世纪的人间天河——林县红旗渠

2019-07-08 06: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说起红旗渠,老一辈人一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座被称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的渠道是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今林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更是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滋养着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建设祖国的热情。

周恩来总理在谈及红旗渠时称:“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自1969年7月8日,红旗渠全部建成,时光已经过了50年。半个世纪前,林县人绝壁穿石,历时十年修建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彻底结束了当地缺水的历史,也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旗帜插在了太行之巅。

为什么要修建红旗渠?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林州处于河南、山西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

据说,林县里许多青壮年都娶不上媳妇,俗话说,闺女跑下山,媳妇不上山,有一个村200多户人家,其中40岁以下没结婚的光棍就有30多个!这样一来,有男方的家就筹了很重的聘礼,请媳妇上门,媳妇来了只有一个条件,她既不图金也不图银,而是问你家有水吗?林县水资源短缺可见一斑。

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即1436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

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1959年,林县再次面临大旱,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1960年2月,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

1969年7月8日,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红旗渠建成后,林县水浇地面积从不到1万亩扩大到60万亩。林县人终于结束了看天吃饭的命运。

历经千辛万苦成就“人工天河”

红旗渠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150亩耕地、粮食3000万斤、300万元储备金、28名水利技术人员,最高学历为中等技术学校毕业生。

资金短缺、粮食短缺、技术滞后、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以及跨省修坝引水等等都成为红旗渠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障碍。

此外,在建设过程中,组织者对工程艰巨性认识不足,导致某些需要紧抓快干的关键工程不能按时拿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进度都无法得到保证。

再多困苦也难不倒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资金短缺,民工们就带着家里的铁镢、铁锹、小推车上了工地,自己动手,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住的问题,在10年的修渠中,住地再难再苦,可是整个工地上没有任何人用修渠的钱盖过一间房子。技术短缺,指挥部发动群众,在全县招收烧制石灰的能手。对于技术人才,指挥部工作人员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徒步90多里登门邀请,保证了建渠的顺利进行。

据不完全统计,红旗渠总干渠和三条干渠共长172.1公里,各种建筑物722个,总投资为4236.9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款仅仅868.98万元,大部分都是靠林县人民精打细算自行解决。比如劈山开渠需要大量炸药,林县各生产队便多积有机肥,把节省下来的化肥硝酸铵配上锯末、干牛粪、煤面碾碎制成炸药;当时买1公斤炸药需要1.6元,而自制炸药每公斤才0.45元;修红旗渠共使用炸药2740吨,林县人民自己就制造了1215吨。在施工中,他们还设计了空心渡槽、双孔隧洞,发明了空中运输线、土罐车、土吊车、土铁轨,创造了明窑烧石灰、自制炸药、大炮爆破等施工方法,不仅提高了工效,保证了工程质量,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红旗渠修建10年当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其中包括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他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

红旗渠——奔流半世纪的守护长城

50年前,中国林县。10万英雄儿女,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春秋,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通水50年来,林州市总人口由60余万增至109万。50年来,红旗渠共引水125亿立方米,农业供水69.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增产粮食17.05亿公斤,发电7.71亿度,直接效益约27亿元,有力促进了林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企业效益“由低转高”,产业链条“由短转长”,产业结构“由重转轻”,产品体系“由单转整”,产业布局“由散转聚”。2014年林州工业总产值完成1123.1亿元,增长9.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5.6亿元,增长40.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4元增至13942元,增长257.2倍……林州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长期居河南省十强,由太行山的“地理锅底”站上了财富高地。

众志成城人力大,敢叫天公换新颜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红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它与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脉相承,构成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红旗渠精神蕴涵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领导垂范、党员带头等内涵,这些内涵无不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来源:津云、人民网、中青网、红旗渠官方网站等

编辑:杨佳湲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