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华人“屠榜”国际数学奥赛!

2019-07-25 00: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最近,一则中国少年的好消息

“成功出圈”——

20日,第6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赛

(IMO)结果公布:

中国队上演“王者归来”

时隔4年

再次登上冠军宝座!

6名队员,全部摘得金牌!

(图:7月20日,IMO官方宣布了比赛成绩,中国队与美国队并列团体第一。)

这也是8年来

中国队员再次全部“摘金”

还诞生了2名满分选手

看看这个比分

再看看这些连题都读不懂的

竞赛题目

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

彻底自闭了

自古英雄出少年

小伙子们,好样的!

但今天,长安君

不想谈奥数竞赛

而想谈谈这背后

颇为有趣的一个现象

以及一个发人深思的现实

——

“差点分不清哪个是

中国队,哪个是美国队”

先看一组有趣的图片

请听题:

这四组今年IMO参赛者照片中

请问哪一个是中国队?

答案:第二个

其余三个依次是:

美国队,加拿大队,新西兰队

答错了没关系啊

因为他们的脸看起来

实在太.亲.切.了

几乎清一色的华人面孔

尤其是并列第一的美国队

除2号外,其余5名均是华裔

难怪有网友问:

“确定这不是中国二队吗?”

(图:中美并列团体第一合影。转自知乎@成政睿,“扒”自美国队教练朋友圈。)
与大家一般认知的“奥数”不同

IMO是真正意义上的

高智商挑战:

这次比赛共有116个国家(地区)

的643名选手参赛

比赛历时两天

共6道题目,每天给4.5小时答题

题目难度“逐渐增加”

这不仅是脑力极限的竞赛

也是对体力和心理素质的考验

而且,作为全球最负盛名的

中学生数学竞赛

参赛者要全部低于20周岁

中国队是清一色的高中生

16-18岁的“学霸”

华人擅长数学

这几乎已是某种“共识”

即使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华裔对手

中国队的成绩

依然值得骄傲:

自1985年首次征战IMO以来

中国队的排名从未跌出前三

迄今,已经拿下了20次团体第一

长安君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姑且叫他们

“学霸中的学霸”吧

学好数学

对考试升学的价值不言而喻

其实,在国家层面

数学究竟有多重要?

也许你还真不了解

来看看这组图片——

可以说,小到买菜算账

大到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从计算机技术

到人工智能

从核技术

到航空航天

数学就像一个个小细胞

支撑起了庞大的人类科学体系

换句话说

数学的竞争,也是对未来的竞争

一个国家的数学水平

关乎这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和对未来赛场的掌控力

如果说IMO是一场

“脑力上的奥林匹克”

正如孙杨、刘翔、林丹夺冠一样

他们,也许不意味着

每个中国人都能做到如此卓越

但我们都为之骄傲自豪

在于他们是“海上升起的明月”

象征着托举起他们的

大海的磅礴、深邃的力量

那就是14亿中国人共同的

汗水、付出与成长

IMO的“王者归来”

也证明了:

至少在这个“脑力战场”上

中国人不比西方任何人差

相反,我们很优秀

我们不仅应当——

而且配得上这种文化自信!

中国人“偷技术”?

拜托,已经9102年了!

对待中国发展与成长

一些欧美国家还没适应、心态复杂

比如,美国近1-2年来

持续鼓吹“中国偷窃技术论”

(图:美媒报道称,白宫有人宣称中国可能窃取了苹果的技术。)

5月,美国女主播翠西在与刘欣的

跨洋对话中,不止一次提到:

中国人从美国人那里

“偷走”了数十亿美元

称中国的繁荣

是“以美国利益为代价的”

对此,长安君只想说:

都9102年了

某些西方国家的老眼光

也该改改了!

中国有没有“山寨”

西方产品和技术的时期?

当然有

上世纪80-90年代起

作为后发工业国

中国几乎从废墟中

以一己之力

凭借勤奋而低廉的人工成本

和超凡的学习能力

建立起了足以供应全球的“世界工厂”

相似的模仿道路

德国、美国、日本都曾走过

但当他们产业升级后

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线

顺理成章被转移到了第三世界

中国承接的“低端产业链”

无可选择地

成为了被剥削对象

有媒体报道,每卖出一台苹果手机

中国只能获得利润的1.8%

其他近六成的利润

被美国苹果公司轻松拿走

(图:富士康生产线上繁忙的中国工人。)

但是,当中国人学会了

并开始创新、超越

迸发出的创造力令人惊叹——

高铁、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

当中国新“四大发明”

为人所津津乐道时

还有更多

是你不知道的!

(图:从“一无所有”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里程目前已占全世界的2/3。)

手机、平板、液晶电视......

这些电子产品

凭什么中国能做到“质优价廉”?

一块超薄玻璃

或许可以透露答案:

它只有两张A4纸的厚度

不砸破,根本不知道

原来是玻璃材质!

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

中国人以超强智慧

自主调配和研发

如今,超薄玻璃被“攻克”下来!

为下游产业降低了860亿的成本

售价上万的液晶电视

现在,你三四千元就能购得

原本五六千的曲面手机

如今,你一两千就能买到

爽爆了,不是吗?

在你最熟悉的快递领域

我们用10年时间

走完了美国100年的发展道路

你的“快递”分拣现场

已充满未来感:

由中国物流公司自主研制的

“魔鬼鱼”无人机

能载重10公斤、飞100多公里

在物流无人机上面

“是世界第一台”

甚至,我们的快递小哥

都在纷纷竞聘

“无人机配送”岗位

在山东寿光

你吃的每个苹果、每颗蔬菜

现在也“十足硬核”

一群从硅谷归来的科学家

正在用计算机模型

将农民的经验、智慧

大数据化

计算产量、调整灌溉

让中国传统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中国制造”也在华丽升级

如今的中国高端机床

能够制造全球一切重要产品的零件

大到火车飞机,小到电脑手表

如果需要,误差范围

能小于一根头发丝的1/5

在0.3毫米的蛋壳上

雕刻文字,轻轻松松!

我们的光量子科学领域

更是“硬核黑科技”:

墨子号成功发射

只是一个开始

正在研制的光量子计算机

能让计算速度“从几十年提高到几秒钟”

然而,控制光量子谈何容易?

其难度不亚于“从动物园里养出一头

比恐龙还要早的动物”

经过12年的探索

终于,年轻科学家陆朝阳的实验室

用一种独特技术

成功控制了10个光子!

比国际同行最好的实验

快了24000多倍

被国际顶尖自然科学杂志

称作“操纵光子的巫师”

无人驾驶车、智慧城市大脑

纳米发电机、3D打印技术

国产大飞机、超导磁悬浮列车

......

在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领域

中国人不仅实现了“看齐”

还在许多领域

完成对西方国家的赶超

正应了一句话: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这背后,除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

更有实打实的投入: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

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

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

是1991年的6.2倍

该人数在2013年超过美国

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

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

去年是1991年的138倍

已是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透露

中国2017年国际专利申请量

总数达48882件

超过日本,跃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并且是唯一一个

申请数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国家

我们为什么可以?

用最朴素的话说:

没有人愿意永远“仰人鼻息”

中国人有智慧、有意愿、有能力

让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

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为什么不可以?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北京时间20日凌晨5点

IMO官方宣布了

所有队伍的比赛成绩

中美两国同时以

227的总分并列团体冠军

从这个细节

可以再次感受到

中美两国是如何地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鼓吹“中美脱钩”

谈何容易?

6月,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介绍

中美建交40年来

中美已成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国

和重要投资对象国

“每天大约有1.4万人

乘坐航班往返于太平洋两岸”

“美国几乎所有大公司在中国都有业务

所有的州与中国都有合作”

仅2017年,美资企业在华

销售收入就超过7000亿美元

利润超过500亿美元

耿爽反问:“想让中美脱钩,

首先要问问公司企业同不同意,

问问地方省州同不同意,

两国普通民众同不同意?”

“中国人不可能那么优秀,

如果超过我们,一定是抄的。”

个别西方国家

总是指责中国“偷窃技术”

其实他们忽视了

被“落后”、被剥夺、被睥睨

不会是一个民族的常态

错就错在,一些人把这视作常态

而中国人对发展的渴望

和对正当权益的诉求

却被他们视作“反常”和“威胁”

(图:美国黑人女法官金纳斯日前宣称:“这是我们第一次面临一个非白人的强大竞争对手”。)

放眼世界,华人遍布

他们远没那么狭隘

从荣誉称号满世界

推动多国物理学发展的杨振宁

到为世界带来抗疟疾新药

造福无国界的屠呦呦

再到朱棣文、何大一、贝聿铭

一个个璀璨的名字

如夜空璀璨的群星

照亮的是整个世界

(图: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造福了全人类。)

此外

澳洲人高超的澳币防伪技术

出自华裔科学家冒怀庆之手

在日本,截至2017年

有10572名外国人被认定为高级人才

华人占全体的66.1%

……

在刚刚结束的IMO

各国华裔“胜利会师”

我们不会扼腕“人才流入外人田”

因为无论代表哪国取得成绩

都是华人为数学这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学科

做出的卓越贡献

无论身在何处

中国人的血脉里

鲜有打压谁、侵略谁的基因

而更多是

和平共赢的情怀

中美关系更是如此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太平洋足够大,

容得下中美两国。”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5G、国际空间站、火星探索.....

即使只在科技领域

中美也有太多值得携手之处

独行快,重行远

在知识的边界探索

有韧性才能可持续

懂分享才能攀高峰

新时代的中国

将与世界共享未来!

还不知道这些事?快戳蓝字

·

·

·

·

·

·

·

·

·

·

·

·造

·

·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长按下载关注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