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仅有12张同日出具金额相同的借条且无其他证据?法...

2019-07-26 19: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原标题:《仅有12张同日出具金额相同的借条且无其他证据?法院:涉嫌虚假诉讼,不予支持!》

人都有手头紧的时候,朋友借个钱也很正常,若不能按时还款又协商不成,很多人会选择到法院起诉。但是,竟然有人借依法诉讼之名,行虚假诉讼之实!

手持12张借条起诉被驳回

2018年2月,李某到安溪法院起诉称,詹某于2015年5月11日向其借款36000元。因詹某请求分期还款,李某同意詹某出具12张借条,每张借条均载明借款本金3000元。现请求偿还借款36000元及利息。

李某持有借条的出具日期和金额全部相同

安溪法院经审理认为,詹某与李某不存在真实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虚假诉讼。第一,依正常交易习惯,一笔借款对应一张借条,并约定借款利息、还款时间和数额等。本案詹某同日连续出具12份借条,明显不符合借贷常理。在詹某未到庭的情况下,李某陈述因詹某请求分12期偿还,故出具12张借条,仅是李某个人陈述,无其他证据印证,不予支持。第二,依李某陈述,本案借款数额较大,詹某请求分期还款,但李某持有的借条仅载明借款金额,并均未约定分期还款时间、金额及利息等,让常人存疑。故安溪法院判决驳回李某的请求。

李某不服一审判决,认为借条是詹某亲自书写并盖手印的,系应詹某要求才分成12份借条,借条原件仍由李某保管,当詹某还款时,李某会根据詹某的还款金额,归还相应借条原件,以减轻詹某的还款压力,故本案不存在虚假诉讼,遂向泉州中院提起上诉。

泉州中院经审理,确认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对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一贯高度重视,并严厉打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详细列举了各种“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和“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为打击虚假诉讼提供法律保障。

为提升当事人的合法维权意识

切实保护案外人及相对人利益

今天我们就谈谈虚假民间借贷诉讼那些事

虚假民间借贷诉讼

虚假民间借贷诉讼是指当事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通过采取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伪造变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提起民间借贷民事诉讼,意图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裁判和执行,侵害第三人、集体或者国家利益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总结出了可能是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十种行为方式。

1、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2、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3、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4、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5、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6、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7、借款人的配偶或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8、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9、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10、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前述案例就属于第二种情形“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审判实践中的事实认定,系法官基于现有证据,根据法律规定及生活常识等对案件事实的重构。实际上,由于诉讼是虚假的,该借贷诉讼所围绕的证据不可能是客观事实,故在借贷发生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等经常存在一些矛盾之处。至于如何确认构成虚假诉讼,则需要审判人员基于具体的个案情形加以认定。
安溪法院温馨提醒

防止虚假民间借贷诉讼

需要法院、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

各方共同努力

坚持诚实守信原则

法官在此提醒所有诉讼参与人应当对法律、对法庭存有敬畏之心,在诉讼活动中坚持诚实信用原则。而且伴随着司法公开力度的加大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虚假诉讼还可能计入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影响日后正常生活。如果“代理人”有造假意愿,并称可以通过造假胜诉案件时,一定要明白诉讼中假证据、假陈述很难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一经发现,必受处罚。

按时参加庭审活动

庭审的目的在于查明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诉讼当事人及代理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及时全面提供证据,这对于查明案件事实、防范虚假诉讼、虚假陈述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拒不提供证据,可能会导致合法权益受损。

及时寻求救济途径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保护案外人利益,设置了案外人申请再审程序、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执行异议程序等。对于不动产,法律还设置了异议登记程序。如发现生效法律文书导致自身利益被侵害,或案件已经进入执行阶段,可通过上述途径维护自身权益,避免遭受更大损失。

来源:安溪法院

福建高院

ch_fjgy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