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火爆全网的《哪吒》背后,藏着一个抗击台风的故事

2019-07-31 07: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陪你追片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

首播: 2019-07-26(中国大陆)

已看过

豆瓣评分

8.7

327098人评价

今天,小编来聊聊正在热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上映5天累计票房超10亿,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最初,“黑眼圈烟熏妆”的哪吒形象被认为是“史上最丑哪吒”,许多观众表示“接受不能”。但随着电影上映,口碑风向逆转。影片的成功之处,除了精良的画功、制作,还在于“新瓶装旧酒”,将传统的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哪吒不再是那个动辄对小龙剥皮抽筋、反抗父权的叛逆者。他克服偏见、突破自我,最初成为了英雄。

让观众喜欢上一个“新哪吒”不简单,而要真正理解人们耳熟能详的哪吒也不容易。譬如,你是否想过,“哪吒闹海”的传说是否源于真实的故事?“哪吒文化”为何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兴盛?

1

哪吒是个“混血儿”?

从“哪吒”两个字,就透露出他不同寻常的身世。

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两个字该怎么念啊!以至于郭德纲“郭班主”曾在相声中调侃过——

哪脱闹海,你在哪儿脱了,都能闹海!

zhā

据《康熙字典》《辞海》记述,“哪”指“傩”,意为“驱邪消灾”;“吒”字为正义,指“叱吓邪恶”。其实,不少学者认为,“哪吒”其名并非源自汉语。

一切要从哪吒的形象演变说起。

第一时期:唐,舶来

唐代之前,我国基本没有与哪吒相关的记载。在唐代,哪吒最先以佛教传说中“护法”的形象,进入我国。

唐代僧人翻译的佛经《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中称,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名为“那咤”,即梵语“那罗鸠婆”(Nalakubala)。

尔时哪咤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

有趣的是,印度“那咤”的父亲,毗沙门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闻天王”,源自古印度传说中的“战神”。隋唐时期,毗沙门天王“那咤”一道,随佛教传说进入我国。

到了唐末及五代十国时期,唐朝开国名将李靖在宗教、文学作品中逐渐“神化”,成为民众口中的“战神”。李靖与“托塔而立”的毗沙门天王形象逐渐融合为一。这也为后世中国本土传说中,哪吒成为李靖之子的说法,奠定基础。
也有学者认为,哪吒不仅与古印度神话有关,也可能与古伊朗神话中的王子“努扎尔(Nuzar)”有关。这位伊朗王子不仅读音与哪吒相似,其童年得志、四方征战、父子成仇的故事桥段,也与我国的“哪吒故事”更为接近。

第二时期:宋元,本土化

宋元时期,民间对“托塔天王”李靖的信仰日益兴盛,对哪吒的崇拜也普遍展开。

宋代普济和尚的《五灯会元》便记载了“哪咤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的故事,不过,当时尚无“闹海”的情节。

图为《三教搜神大全》

到了元代,哪吒已从一个佛教神祗,转化为道教神话人物。在巴蜀、东南沿海一带,已出现单独供奉哪吒的庙宇。成书于元代的《三教搜神大全》中便明确记载了“哪吒闹海”的故事。

哪咤生五日,化身浴于东海,足踏水晶殿,翻身直上宝塔宫。龙王以踏殿故,怒而索战。帅时七日,即能战,杀九龙。

第三时期:明清,定型

在明代,哪吒的传说引起文人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取材佛、道典故,将一些支离破碎的情节连缀起来,加以丰富而超现实的想象,塑造出完整的哪吒形象。其中以《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最为突出,哪吒男身女相、手持混天绫及红缨枪的形象也日益完整。

《西游记》首次将成年哪吒变为“小儿哪吒”,给他安上了“风火轮”,塑造了一个生动可爱的小将形象。

这版《封神榜》是你的童年回忆吗?

作为《西游记》的“同人作品”,《封神演义》用了整整三个回目的笔墨来写哪吒故事,更首次将李靖、哪吒的故事时间线前提至商周时期。由于《封神演义》等流传甚广,明代之后,我国民俗文化中,哪吒“灵珠转世、拜师太乙、大闹东海、剔骨剜肉、莲花再生”的故事基本定型。

2

陈塘关究竟在哪儿?

梳理过哪吒的形象演变,再来探寻人们上百年来在哪吒身上寄托的情感和期许,就会清晰很多。

早期,道教引入哪吒形象时,借鉴了佛教中“那咤”勇武斗狠、法宝众多的设定,基本与其父托塔天王捆绑出现。人们祭拜哪吒,多以祈求平安、驱魔辟邪。

《十万个冷笑话》中的哪吒

但在明清时期,哪吒的“文化象征”也在发生变化。很重要的原因是,哪吒终于有了“户口”——陈塘关!

陈塘关(或者说其原型)究竟在哪儿?目前存在很大争议。最主流的说法包括四川的宜宾或江油、天津、浙江镇海。

支持四川的学者提出,这里古时有一座易守难攻的要塞叫做“陈塘关”,且宜宾翠屏山据说是哪吒埋骨地,哪吒庙香火很盛;支持天津的则认为,陈塘关原型在天津河西区陈塘庄附近,此地古时也有哪吒庙。

不过,明代以前,各种道教典籍和通俗小说中并无李靖父子与陈塘关描写。可见,一切还需要回到《封神演义》这部小说当中。

依据一

哪吒脱了衣裳坐在石上,把七尺混天绫放在水里蘸水洗澡。不知这河是九湾河,乃东海口上。

哪吒之所以能闹东海,主要在于,陈塘关就在东海之滨。《封神演义》成稿于明代,对东海的指向应当是非常明确的。因此,深处内地的四川宜宾可能性不大;天津与浙江镇海均临海,但镇海是自北宋起,皇家专祀东海龙王之地(其他各地龙王庙多同时供奉四海龙王),即广德王庙。

镇海(时称“定海”)县志有关广德王庙的记载

依据二

时逢五月,天气炎热,李靖因姜文焕反了,每日操练三军,教练士卒。

农历五月便“天气炎热”,从地理位置上看,浙江比天津的可能性更大。

还记得《哪吒闹海》吗?

依据三

小说中,李靖的官职叫做“陈塘关总兵”,“总兵”是明代官职,并非殷商官职。镇海是明代浙直总兵府所在地,而明代天津并没有设立过总兵!

明代总兵腰牌

依据四

如果前三条依据成立,那么重点来了!

史书记载,嘉靖年间,镇海屡遭海潮冲击;隆庆三年秋,台风袭击镇海,海潮迫城,淹没房屋。

《封神演义》推测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其作者许仲琳相传为应天府(今南京)人士。因此有研究者认为,有关“水淹陈塘关”的描写,很可能就取材自镇海群众当年抗击台风、风暴潮的一场真实事件。

3

哪吒成了“防台风英雄”?

回答了上述两个问题,就不难理解民间“哪吒崇拜”的演变。

据统计,我国内地现有几十座哪吒庙,除争夺“哪吒故里”的四川、河南等地外,大多位于沿海地区;香港、澳门有三座哪吒庙,最著名的澳门哪吒庙就位于大三巴牌坊。

澳门哪吒庙

我国现今“哪吒崇拜”最为流行的地方是台湾。当地有其宫庙上千座,且拥有广泛信众。

电音三太子

电音三太子是结合电音和台湾传统民俗艺阵的表演。表演者身着哪吒玩偶服装,随着电音跳舞,骑着改装摩托车行进,是台湾特有文化形式。

台湾的电音三太子

明清之后,“哪吒崇拜”主要保存在沿海地区,这得益于《封神演义》等小说的流传,以致哪吒闹东海、杀恶龙的传说深入人心。靠海而居、以海为生的人们因此相信,崇拜哪吒能够有助于战胜台风、海啸、海潮等海洋灾害,保佑一方平安。

闽西壁画中的哪吒

毕竟,“水淹陈塘关”的故事,与真实发生的抗击台风事件,有着很多相通之处。人们难免会通过崇拜哪吒,来寻求抵御自然灾害的“精神力量”。

不仅在我国台湾,在东南亚,哪吒崇拜也很兴盛。在当地渔民心中,“哪吒崇拜”与“妈祖崇拜”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后者倾向于“求平安”;前者在庙宇里多供奉哪吒的“少年将军”形象,更倾向于对海洋灾害的抗争。
此外,对台湾地区“哪吒崇拜”兴盛,也有说法与清代前期的“朱三太子”案有关(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百度)。施琅平台后,民众追思前朝又不敢显露,便以崇拜哪吒这位“三太子”,来为传闻中的“朱三太子”祈福。久而久之,使得哪吒庙遍布全台。

结语

哪吒形象的形成与演变,历经文化外来与本土化,也充分结合了沿海地区民众抗击自然灾害的真实经历,寄托了人们战胜困难、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

事实上,中国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一直是个大IP。这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广受欢迎,在于其蕴含着中华文明对于世界、对于自然、对于社会的独特理解。

从《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到《哪吒》,我们可以看到,坐拥具有“文化向心力”的IP,只要用心创作,成功就不会是“偶尔”。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本文作者:段昊书

参考文献:刘文刚《哪吒形象演化考论》 、吴惠巧《台湾民间信仰神祗与封神演义人物研究》、邓卫中《哪吒与水崇拜》

微信编辑:舒扬

投稿咨询:010-58993075(段老师)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长按扫码发现我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