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娄烦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山水途中入胜游

2019-08-02 08: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青山绿水环绕;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描摹一汪碧水情深。在娄烦县西北,一处平湖如翡翠般镶嵌在郁郁葱葱的山岭之间,站在高处极目远眺,青山如黛,碧波浩渺,闲云悠悠,水天一色。这一潭碧水,就是汾河水库,太原最重要的水源地。
▲汾河水库水源地保护治理石峡沟段。

航拍镜头拍摄的汾河水库,如同美丽而清澈的眼睛,深情地凝望着蔚蓝的天空。水库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荫,植被丰茂,瓜果飘香,织就了一张巨大的“防风墙”和“拦沙网”。

统筹规划:群策群力复生态

汾河水库位于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库容量为7亿立方米,最高水线海拔1131.4米,是我省最大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地,太原市区一半以上的饮用水来源于此。

为保护省城饮用水源地、建设全省生态环保第一县,娄烦县举全县之力实施生态保护建设。近年来,该县累计投资达8亿元,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建设淤地坝127座,万亩生物片4个,千亩梯田片30多个,精品小流域8个,减少入库泥沙900余万吨,相当于汾河水库增加666万立方米的库容;累计造林46万亩,汾河水库周边形成了“周边3万亩荒山成林带,库东10万亩生态园连成片,北山10万亩植物园有景观”的保护屏障。

汾河水库四面环山,几座山岭均在水库二级保护区内。“娄烦县重要水源地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重点规划涉及周边娄烦镇、静游镇、杜交曲镇、庙湾乡4个乡镇,该县通过对库区周边所有宜林荒山、沟沟岔岔开展集中治理,既改善县城周边的生态环境,又能有效地起到了拦沙保库、涵养水源的作用。

娄烦县林业局副局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曹旭清介绍,该项目建设任务为3.765万亩,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主要造林树种为油松、山桃、连翘、丁香、黄栌等混交林。工程建设为期3年,2017年开工,2019年完成,管护期为2年。项目总投资3152万元。

“为保证苗木成活率,我们坚持建管结合,不仅做到‘种得下’,而且确保‘长得活’‘长得好’。坚持栽大苗、勤浇水、重管护、保成效,所栽植的油松苗高在90厘米以上,山桃树的地径在2厘米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证了造林绿化工程造一片、成一片、活一片。”曹旭清说,为保证工程质量,县林业局成立了3个工程管理组,组长包片,技术员包地块,每天巡回检查。在施工过程中,对选用的65家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从职责、业务、财务、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培训,保证合作社在造林中科学管护,规范施工,并根据成活率的高低支付相应工程费用,使“造林难、成活难、管护难”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该县还组建了县、乡、村三级800余人的专业护林队伍,成立了森林公安派出所和8个乡(镇)天保工程管护站,强化护林防火责任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毁林行为。

截至目前,按照护岸林、长青林、经济林的“三带一体”模式,该工程已完成了周边峰岭山、南山、北山等山系延伸绿化面积2.565万亩,并配套建设有护林防火瞭望台及林间道路,在库周构筑起了一道生态网络体系。据测算,该工程每年可涵养水源32万吨,减少流入水库的泥沙4.32万吨。

在大力推进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同时,娄烦县坚持贯彻“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战役”的脱贫攻坚理念,走出一条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生态脱贫路径,实现了增绿和增收、生态和生计的有机统一。2018年全年,娄烦县通过生态造林绿化工程,带动5000余户1.5万人增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娄烦县生态补偿机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库区群众每人每年补助800元,3万多人享受到了生态保护红利。此外,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娄烦县重要水源地保护工程各项工作采取公开议标的方式展开,由27家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建,仅此一项,合作社贫困社员人均年可增收1.2万元,间接带动4500人脱贫。

如今的水库四周,山上森林青翠茂密,林中药材郁郁葱葱;山下渠畅河净,碧水清流……全国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优秀县、山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县、山西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山西省林业生态县等一项项殊荣,见证着娄烦县为守护这一库水源所做的不懈努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水源地的清洁。

植树造林:改造荒山赴康庄

7月初的一天,娄烦县“知名”的植树造林带头人李繁盛正在山上忙碌着。彼时刚刚下过雨,李繁盛已经迫不及待地跟工人们一起为中草药射干除草了。他面容黝黑,笑容朴实,不善言辞,干活却清爽麻利。

老李年轻时外出谋生,凭着山里人的质朴,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村里先富起来的人。有了钱,他想带着家人进城过好日子。临别之际,他登上了村后的北山,作别养育自己的家乡。他站在北山上感慨颇深:荒山依旧,土地贫瘠,群众穷困。更让他触目惊心的是:汾河水库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雨季都形成山洪,山上的土层薄了,地越种越贫瘠,水库的泥沙厚了,泥沙污染了水库……

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考虑了很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留在家乡,植树造林,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2002年,他拿下3700亩荒山荒坡,开启了他绿化荒山的漫漫征程。为了筹措治理所需资金,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找亲朋好友借钱,向银行贷款……先后投资400余万元,组建了娄烦县繁盛专业种植合作社。

可是,在荒山上植树造林,谈何容易!植树初期,人手不够,他就去周边村镇雇人;自留的四五十亩苗圃,本打算用来盈利,结果树苗也都种在了荒坡上。

他到各地考察,引进最新最优的树种,聘请林业专家指导,虚心求教;他先后斥巨资为北山引进高压线路、建起视频监控系统,安装滴灌节水设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治理区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这在较为半干旱地区的娄烦县堪称“奇迹”。

在绿化荒山的同时,李繁盛没有忘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他积极执行扶贫政策,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面对植树造林工程款,他锱铢必较;面对农民工兄弟,他嘘寒问暖、坦诚慷慨从不拖欠。在在李繁盛的带动下,周边村庄200多户村民走上了生态致富之路。

如今,3700亩荒山覆盖着山桃、油松、侧柏、刺槐、云杉,郁郁葱葱,中草药连翘、射干、黄芩,长势喜人……曾经的秃岭荒山被20万林木覆盖,摇身变成“绿水青山”,更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绿色银行”。

山水途中入胜游。盛夏时节,漫步在娄烦的生态森林里,薄雾在林间流动,缠绕着枝干挺秀的树木;远处,汾河水库水天一色,碧波荡漾,近前,一派山水田园,鸟鸣山幽……此情此景,直让人流连忘返:青山绿水如同跳动的音符,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曲,奏响娄烦脱贫致富的最强音,彰显娄烦生态建设的新气象。

记者手记

一个战场两场攻坚

娄烦县是省城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一直以来,娄烦举全县之力,保水为基、增收为核、绿色为魂,积极探索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四位一体”的生态脱贫路径,取得了“一个战场”打赢“两场攻坚战”的骄人成绩,实现了“增绿和增收、生态和生计”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进娄烦,记者深切地感受到了“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娄烦的生态建设已经翻开崭新的一页。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节点,娄烦县放眼“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梦想,在1289平方公里面积的热土上,正展现出巩固脱贫成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来源:太原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