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0后国美小伙,成最年轻的“沙孟海奖”得主

2019-08-14 13: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第一次联系上郑力胜的时候,电话的另一头传来一种呼啸的杂音。

隔天见到郑力胜时,他跟我说,电话接通的时候他正在海边,兴许是台风快要来了的缘故,海风特别大。

1993年出生的郑力胜,今年10月过完生日才满27岁。

在不久前揭晓的“浙江书法奖·沙孟海奖”第十届全浙书法篆刻大展评审结果公示中,郑力胜的名字,出现在“沙孟海奖”的那一栏。

8月12日,公示结束。浙江书协查阅了自沙孟海奖设立以来历届的获奖者后表示,郑力胜是沙奖最年轻的获奖者。

面对这位还未到而立之年的“新科状元”,此次沙奖学术评论观察组员陈胜武把这形容为“浙江书法按下了快进键”。

“可能30多岁再拿这个奖会好一点。”

在我们谈到这次的获奖时,郑力胜的反应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他的这个“好”字里,包裹着两层含义,一是对这届“沙奖”,无论是对于奖项的影响力还是同场竞技的参赛者来说,郑力胜现在的年纪显然会引起一些脱离书法艺术之外的探讨。而这种探讨的热烈程度和年龄几乎成反比。

而另一层含义,则是对他自己而言的。对于一个习惯朝着目标努力的人来说,最大的烦恼就是找一个新目标。

眼前的这个穿着白T恤,剃着寸头的年轻人,挠挠头笑了笑。相比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似乎“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更适合形容现在的郑力胜。

一、长夜

席间上了一笼馒头,每一只上面都盖着“福”字的红戳。郑力胜拿起一只,小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福”字剥干净后,方才入口。

“有字吃不进去,感觉怪怪的。”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叫“敬惜字纸”的习俗。我们的祖先认为文字有灵,因此写过字的纸张,哪怕只是碎纸也不可随意丢弃,需要经过专门的仪式焚化后再散入大海。这种习俗直到19世纪中叶依然在浙江一代广泛流传。

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郑力胜并不清楚这种习俗,但无论在他的意识还是潜意识里,他都觉得“字”是令他尊敬的存在,依靠着这一笔字,郑力胜改变了自己和许多与他一样出生在小镇的年轻人的命运。

温州乐清,柳市。这里是郑力胜出生的地方。90年代改革开放的热潮推动了柳市镇的发展,让这座小城拥有了“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断路器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低压电器出口基地”等等响亮的名头,成为了"温州模式"的发源地之一。然而高速火热的发展,迅速给小城带来了困境。2004年的夏天,每天约9万千瓦的企业和居民用电总负荷已大大超过下拨的不足4万千瓦的供电指标,使柳市镇成为温州市乃至全国最缺电的城镇之一。翻看当时的照片,林立的高楼在“电荒”面前沉默,整座城市陷入寂静。

那一年,郑力胜只有10岁。郑力胜记得那个时候,老家总是停电,而一停电就意味着不能待在别人家蹭电视看了。只好回家做作业。

电视,是90年代小城镇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

那些点着蜡烛做作业的夜晚,总感觉特别漫长。天总是迟迟地,迟迟地不亮。

一个电话中断了郑力胜的回忆,那是他的妈妈打来的。他用方言说了几句便挂了电话。紧接着他又笑了笑,说,他妈妈听说他得了“沙孟海奖”,可她并不知道“沙孟海奖”是什么。

可就是这样一位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母亲,却凭借着质朴的坚持,和不知从哪儿来的灵感,为儿子打开了通往白昼与未来的路。

在郑力胜7岁时,母亲将他送到了当地知名的郑安陶老师那里学书法。要让一个处在7岁多动时期的小男孩,静下心来写书法,只能动用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盯+打骂。郑力胜说,那会儿母亲宁可放着生意不做,也要来盯他写字。那会儿的自己没少挨揍,要说喜欢写字那肯定是假的。

然而讨厌归讨厌,在学书方面,郑力胜发现了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观察力,这种细致观察的能力让他临帖临得比别人像。因此,他常常作为书法培训班里的优秀学生代表被老师夸奖,虽然念书成绩普普通通,但书法比赛从来拿的不是一等奖就是特等奖。奖状证书能塞一抽屉。

可那又有什么用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初中后的郑力胜开始对人生感到迷茫。在这座动不动就停电的小镇,他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因此丧失了读书的动力。那些惘然的岁月,像极了点着蜡烛写作业的长夜。

打破长夜的第一缕“鱼肚白”,却与书法有关。郑力胜回忆,那是初三的某一天,书法班的郑老师说,书法写得好也是可以上大学的。

那所大学,叫“中国美术学院”。

二、逆旅

高一那年的暑假,郑力胜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杭州,经人介绍,开始跟随周峰老师学习书法。郑力胜记得,那是头一天吃饭,一桌人坐在一起,彼此都不认识。然而一圈自我介绍下来,郑力胜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远,或多或少都有些共同的熟人,这让他们很自然地熟络起来。

“那一桌人里,只有我和我妈是谁都不认识。”

十六、七岁的男孩子,心里总归是有一团不服气的烈火的。

然而在进入课堂后,郑力胜第一次真真实实地了解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曾经那些比赛的一等奖、特等奖在这里根本不值一提,自己琢磨出的小技巧,在这些科班出身的人面前,也像个笑话。

同时他也意识到,虽然书法写得好可以上大学,但完成这条路的难度,却并不是和参加一个比赛那样可以同日而语的。特别是班里有几个让郑力胜觉得写字非常厉害的大哥,却在年年复读年年重考。让郑力胜心中充满了不平与惶恐的复杂情绪。

但他的注意力很快就全部转移到了书法上,他将自己定位成初学者,一切从头学起。高中三年的所有假期,包括过年,郑力胜都客居在杭州,与书法为伴。与小时候被母亲威胁着练字不同,此时的郑力胜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写的每一笔都是为未来铺下的道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那个许多人还在不识愁滋味的少年时代,独在异乡的郑力胜却仿佛一夜长大。

郑力胜给我讲了一个当时的小插曲。在杭州学习了一个假期的书法后,他回到乐清当地参加了一个书法比赛。比赛结果是三等奖。学校晨会上,老师这头把证书交到他的手上,他转手就把证书给丢了。

无论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对于一个从小一直拿一等奖、特等奖,甚至连二等奖都没拿过的郑力胜来说,这张证书倒是有很多种看不下去的理由。十年后的今朝,撇开彼时年轻气盛与义愤填膺的情绪浮沫,郑力胜说,那时应该是自己的一个消化期,而书法水准也确实是退步了。但那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过程,就像攀岩一样,有时需要后退和迂回,才能继续上行。

2012年,郑力胜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崭新人生的大门在他面前缓缓打开。这件事传回家乡的高中,他从原来的“问题生”变成了“优秀校友”,“这其实无所谓,”郑力胜说,“重要的是,在有了我这个先例后,我们高中后来又有两、三个人也考上了美院书法系。这挺好的。”

考入梦寐以求的大学,点燃了郑力胜对书法的热爱,他加倍地铆足了劲,在专业上冲刺。因为高中那几年的经历,郑力胜已经习惯了在杭租房的生活,因此他没有住宿舍,而是租了一间房。在局促的客厅里,郑力胜摆了一张巨大到突兀的长桌。桌子的一条边几乎已经碰到了挂在墙上的电视机。

即便是外行也能看出,这张桌子是用来写字画画的。

郑力胜用功到什么程度?熟悉他的人告诉我,他一天能写12个小时。

这份努力中不光有热爱,也有危机感。坐在对面的郑力胜冷不防地来了一句:“就怕比你有才华的人还比你努力。”

这种四五十岁为人父母拿来教育小朋友的话,这个90后竟然张口就来。

但这句话在他身上的应验又非常真实。特别是当他滔滔不绝地谈起本科同班那个专业超强的28岁老大哥,又或者是从小就跟从名师,根基深厚的同班同学时。郑力胜心里非常明白,考入美院其实是跨进了另一个比考前班更加卧虎藏龙的地方。高人比比皆是,既然既往不可追,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下功夫。

一天写12小时的苦功并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这份刻苦,终于在他本科三、四年级的时候展现出了成果。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沈浩在当时担任郑力胜班级的专业课老师。

沈浩说,当时的这个阶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化时期,在这个转化期内,学生要把此前通过临摹所习得的基础技法,转变成自身创作的能力。因此,沈浩在当时针对楷书的创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尺幅大,字数也很多。而正是这次创作,让沈浩注意到了此前一直中规中矩的郑力胜,在专业方面展现出的才能。“当时上课,我每天都会给他提一些要求,而第二天他基本上就能把问题解决。可塑性非常强。”沈浩说。这种在专业创作时的推动与促进,让郑力胜在专业方面渐渐成为了班上的尖子。

“他不仅勤奋,能力也比较强。”沈浩说。

三、信步

很多人都说,一旦拿起笔写字,郑力胜就会像变了一个人。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手中的这支笔所书写的,是他好不容易才抓到手中的命运。

本科四年在专业上下的苦功让郑力胜的专业成绩高歌猛进:2014《中国书法》年展百名大学生提名展优秀奖;2015“陆维钊奖”第七届浙江省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银奖;2015书学之路全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优秀奖;到了2016毕业的那一年,他不仅拿到了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金奖,也摘得“沙孟海奖”第九届全浙书法大展银奖。尽管到了临近毕业才准备考研,但夯实的基础还是让他顺利拿下了专业考试的第一名。

本科毕业时的郑力胜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能稳稳地读上研究生继续深造的当口,学校来了通知,说他有一门文化学科挂科,别说研究生录取资格,甚至可能影响到毕业。这一度让郑力胜觉得非常委屈。他觉得自己对文化学科并没有松懈,比如明知自己语文不好,但在大二到大四的这两年中,他以每天10页的速度,硬是读完了中华书局那一套20册的《资治通鉴》。

但有些事就是无从争辩的。

那种感觉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然后突然马失前蹄。

郑力胜说那时候自己确实是冲得太快太猛,以至于突如其来的这个急刹车,让他狠狠地跌了一个跟头,尝到了“多么痛的领悟”。所幸这一场滑铁卢,并没有将他击垮。如今回望,郑力胜说,反倒是要感谢这场挫折,让他有时间学会放慢脚步。

复习重考的那一年,郑力胜开始关心新闻与事实,与此同时,他又做了许多在本科读书时未曾有过的尝试,包括教课、做设计顾问以及将作品放到网上,进行“微拍”试水市场。市场认可了他,也让他收获了铁杆的粉丝。但他还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很快就停止出售自己的作品。

2017年,他考研成功,成为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硕士研究生。他还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在书法实践方面见长的他,选择了理论研究方向。

这件事,让已经成为郑力胜导师的沈浩印象极为深刻。就像是眼见着一只雏鸟,从蹒跚印随,到羽翼渐丰。在沈浩看来,这个决定是郑力胜对未来仔细思考后的结论。理论研究对整体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特别是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这个阶段的加强尤为重要。要成为专业的书家,仅有手上的技能是不够的,而理论素养,会对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这样的选择,确实走得很稳健。”沈浩说。

读研之后,郑力胜感受到了理论基础薄弱给自身带来的限制,而就在此时,他的另一位导师方波,给予了他细致入微的指导,包括如何选题,如何查资料。这也让郑力胜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郑力胜虽然比起本科时要更忙碌,但他为人处世却显得越发从容。他每天依然勤奋地练字,加强相对薄弱的行草书方面的练习,不断巩固提升自己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同时又对理论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一切都看在沈浩眼里。特别是郑力胜,对于一个问题的不断深挖与探讨,让他非常赞赏。

2018年的夏天,在另一位导师戴家妙的提点下,郑力胜认识到了书法作为艺术创作,需要更广阔的视角与人文关怀,同时写作能力也很重要。因此,他进入了《钱江晚报》本地新闻部实习了两个月。郑力胜说,虽然他写的稿子一次都没用上,但确实看到听到了许多事,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经验。

郑力胜写字

沈浩说,美院很多有才气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些恃才傲物,调皮捣蛋。但郑力胜是个例外:“他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才情,也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发展前景应该是很不错的。”

对于此次郑力胜的获奖,沈浩希望学生能够沉得住气,既不要被荣誉蒙蔽,也不需要有思想包袱。对于正在准备硕士论文的郑力胜而言,现在依然是学习最好的阶段,无论是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还是精神体力都是最好的时光。作为导师,沈浩说他希望郑力胜能够继续保持对专业的热情和对学术追求的热情。在论文与毕设中找寻适合自己的治学与艺术创作的门径。

“若能坚持,未来可期。”沈浩说。

来源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

作者 |陈淡宁

编辑 |邹来旺

审核 |丁剑锋

在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