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庆九龙派出所的社区经验:从“因俗而治”到“化民成俗”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通讯员 王远程
2019-08-22 15:01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九龙派出所辖区人口9万余人,全部都是农转非人口。尽管居民们过着城市的物质生活,但做事风格、思维习惯等,还保留了传统农村特有的质朴和粗简。面对快速发展引发各种的矛盾,只有58名民警的九龙派出所如何因地制宜?

近日,澎湃新闻实地采访了解该派出所的维护社区治安之道。九龙派出所的副所长卢攀经常教育民警,对辖区的广大农转非群众,要学会“因俗而治”,用心做好服务,最终收到“化民成俗”的效果。

民警帮困难群众刘德宝开设小摊渡难关。本文图片均由警方供图

24小时不熄灯警务室里的“爱心基金”

九龙派出所是国家一级派出所,下辖3个行政村、5个社区、5个警务室。2014年,九龙派出所率先打造了全市首个集24小时接处警、户证窗口前移、巡逻防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警务室”——九龙花园中心警务室。

以往,居民从九龙花园小区到九龙派出所需要转两次公交车,不堵车也需要1个多小时,现在下楼就能办事,该警务室被群众亲切称之为“家门口的微型派出所”。

卢攀是这个警务室的第一任负责人。五年前,为了帮一位孤寡老人看病,在卢攀的倡议下,由警务室的全体民警集体出资,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爱心小基金”。说是“基金”,其实就是民警口头约定的一笔集资捐款。每个月大家领了工资,就抽一百元两百元放交到内勤处。五年里,警务室的民警换了好几茬,但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却一直保存至今。一旦辖区居民遇到难处,这些捐款就会派上用场。

2017年,辖区76岁的孤寡老人胡奶奶去世,她实际无儿无女,把警务室民警何光贵唤作“亲儿”。生前,老人的生活开销,除了社区的低保和救济,全是何光贵和警务室的同事帮忙集资筹措。“爱心小基金”的支出记录里,胡奶奶的名字每年都会出现好多次。老人去世后,何光贵和同事一起为她四处张罗,让老人入土为安。

辖区有位村民叫刘德宝,年过五旬,患有严重肾病,和10多岁的女儿相依为命。为了帮助她渡过难关,除了日常的钱物接济,民警集资为她配了个餐饮手推车,让她在警务室附近卖点凉面、火腿,改善了母女俩的生活。

警务室民警给“爱心小基金”“充值”。
引导坝坝舞者签署“广场舞防噪保证书”

九龙派出所的辖区,新旧小区交错,城乡居民杂处,矛盾纠纷高发也就不足为奇。其中,以广场舞为主产生的噪音最让居民头疼。

辖区内的几个农村社区,空巢化严重,很多家庭妇女没有工作,对既能交友又能健身还能找到归属感的“坝坝舞”情有独钟。而几个居民小区恰恰又多是老旧建筑,物管缺失,场地不足,一来二去,“舞者”和居民的矛盾就爆发了。从去年4月开始,派出所频频接到居民报警,最激烈的一次,一位高楼住户甚至将一把扫把从高空扔到了楼下的人群当中,险些引发围殴。

在辖区内的保利心语小区,噪音扰民闹得最凶。这个小区的中庭院坝上,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一天要轮番来四五拨“大妈舞者”,大音箱往地上一放,“套马的汉子”就震天响起,居民们苦不堪言。

从去年后半年开始,社区民警向林芝没少和这些大妈们打交道。可通常的情况是,民警还没说几句,一群大妈就呼啦啦围上来:“你说我们扰民了,你拿证据来”“我们没到他们屋头去跳,凭啥管我们”……

为此,向林芝专门买了分贝测试仪,现场给大妈们测试音量。有的“坝坝舞天团”看到民警在现场,就把音量调低,可民警一走,就恢复如常。派出所干脆增派警力,轮番站在场地上执勤。

可是,这些都是治标之策。为此,派出所专门组织社区民警,逐户走访“坝坝舞天团”的亲属劝说,引导每家签署“广场舞防噪保证书”,约束大家“周末不跳,中高考不跳,早上10点前不跳,晚上9点后不跳”。

从今年年初签署保证书至今,九龙所再没有收到保利心语小区关于广场舞噪音扰民报警。以此为突破口,民警又先后用同样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居民生活的深夜丧葬音乐扰民问题,以及棋牌室、烧烤店深夜扰民问题。

宽严结合,因俗而治,派出所在居民心中赢得了理解和尊重。

民警提醒群众打麻将时不要影响其他居民。
    责任编辑:李敏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