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哈生态能源经济合作区设想

瞭望智库
2019-08-25 07: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本文转载自新华社客户端,原文首发于2019年8月7日出版的《环球》杂志第16期,标题为《中哈生态能源经济合作区设想》。

此趟中欧班列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最终到达乌克兰波尔塔瓦

建议在阿拉套山与巴鲁尔克山之间、中国(艾比湖)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湖)之间这条宽约20公里、长约60公里的谷地走廊——阿拉山口,建立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哈生态能源经济合作区。

1

狄永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大多数国家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区域性合作,大部分地区也都被多个相互交织的区域合作组织所覆盖,跨境经济合作应运而生。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指边境地区两国或多国政府间共同推动的享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优惠政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是集投资贸易、出口加工、国际物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经济区。

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新疆阿拉山口“祖国西大门”的独特地缘优势,通过建立跨境生态能源经济合作区的合作模式,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将中哈沿边经济连为一体,从更广泛的领域推进中国与中亚、俄罗斯乃至欧洲的区域合作,已成为加快西部沿边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2

中国边境合作及区域合作的尝试

中国的边境地区在功能上呈现“沿海边境”与“内陆边境”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之前,沿海边境与内陆边境都属于“国防前线”,但相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传承的港口通商,使广州、大连、上海、天津等大的港口城市发挥着与外部系统沟通交往的窗口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中国边境功能也发生了转变,边境贸易开始频繁,交易成本节约效益显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鼓励内陆边境地区广泛开展边贸,进一步扩大沿边开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环境及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中国积极参与了多种类型的国际区域合作,其中主要参与了以铁路及油气管道建设与营运为核心的中亚油气国际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国际开发、以图们江开发为核心的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主旨的北部湾经济区国际开发等。

由于内陆边境地区处于国家经济地理扩展格局边缘,与内地长距离阻隔,发展成本较高,并且与之接壤的南亚、东南亚、中亚、东北亚邻国中没有发达国家,与欧洲、北美国家间的区域合作有本质的差别。即使口岸城市发生密集的物流,也多以过境流为主,边境贸易往来缺少制造业的参与,难以带动当地工业化发展。同时,一些边境口岸相对不够理想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影响到人才、资金的涌入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

3

新疆阿拉山口发展现状

在新疆天山北麓的阿拉套山与巴鲁尔克山之间,有一条宽约20公里、长约60公里,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狭长谷地,这是通往哈萨克斯坦的谷地走廊——阿拉山口。这里也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市行政区划所在地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阿拉山口具有独特的优势。这里是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也是全国最大陆路口岸之一。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务实合作举措,推动了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往来。中欧班列正是从阿拉山口跨出国门、通往中亚、连接欧洲。近年来,阿拉山口市不断加强口岸跨区域合作,开辟绿色通道,中欧、中亚国际班列增势迅猛,通关成效显著,也带动阿拉山口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经阿拉山口口岸开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有60条,累计开行突破9500列,占全国开行班列总量的近7成,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物流组织日趋成熟,班列沿途国家经贸交往日趋活跃,国家间铁路、口岸、海关等部门的合作日趋密切,阿拉山口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物流枢纽中心的作用日益凸显。

阿拉山口目前已经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通道和集散地,是新疆乃至全国对中亚和欧洲陆路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平台。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末,阿拉山口口岸累计过货量达3.45亿吨,其中进口原油1.34亿吨、金属矿石6924.76万吨、钢材4069.5万吨,三项物资占通关货运总量的70.7%;当年完成进出口货运量2290.5万吨,同比增长8.4%,中欧中亚班列通行2950列,同比增长13%。满载着中国各地矿物建材、工程机械、轻工业产品、电子产品的国际班列经由阿拉山口出境,穿越亚欧大陆腹地,最终抵达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德国甚至南非等国;与此同时,来自中亚等国的石油、矿石、钢材及欧洲的各类日用消费品等,也经这条国际贸易大通道日夜兼程运往国内。阿拉山口市已经初步构筑起全新开放框架,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阿拉山口的风闻名全国。据气象部门记载,这里每年8级以上大风要刮160多天。多年来,随着国家植树造林的不断推进以及当地人民在建设城市、改善环境等方面的不懈努力,极端大风天数明显下降,环境持续改善。但与自治区及州内其他地区相比,大风天气依然严峻。

在阿拉山口的下风口,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艾比湖。它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也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湖泊。新中国成立初期,艾比湖湖面面积1200平方公里,曾经像一把保护伞维持着该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北部的生态平衡,如今其湖面已萎缩至500平方公里左右。其大面积干缩引发了风沙天气,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成为中国西部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直接威胁到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安全运行。艾比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阿拉山口常年大风导致的这一地区高达4500毫米的巨大蒸发量。艾比湖的修复,关键在于要减少大风天气,降低风速,减少蒸发量。

4

在阿拉山口打造跨境合作区的可行性

一直以来,包括阿拉山口在内的内陆边境地区有“桥头堡”之称,经济地理学认为,这种“桥头堡”景观恰恰是边境边缘性特征的外在体现。只有消除这种边缘性特征,挖掘本地潜质,改善生态环境,获取清洁能源,通过区域合作开发,提高边境地区的畅通性,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聚集和互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边境区域的边缘化状态,一举将经济边缘变为区域经济中心,真正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重要节点、重要区域。

阿拉山口资源禀赋独特。它是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四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也是全国最大陆路口岸之一。70%以上中欧班列从这里呼啸而过,往返于欧洲和中国,具备发展成为大规模国际合作区的潜质。

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年增长率达到25%。风能发电清洁环保,具有观赏性且技术成熟,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部署的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

风力发电机组主要包括风轮、发电机和风塔三部分,材料以金属、工程塑料和玻璃钢为主,具有极强的耐久性、耐腐蚀性、耐酸碱性等优点,不需定期维护,材质均匀,柔韧性强,尺寸一致,重量标准。与植树造林等传统防风办法相比,部署风力发电防风成本更低、更有效、更易于维护,还能贡献清洁能源,一举两得。

如上文所述,困扰阿拉山口经济发展、生态改善、产业升级的因素,主要在于常年的大风。若在此部署大量风电机组,将会起到改善生态环境、获取清洁能源、形成产业集聚、带动旅游发展、促进人口聚集等良好连锁效果,有利于拓展开放空间,提升沿边开放水平,促进西部沿边地区与内地的均衡发展。

作为中哈合作的重要载体,跨境能源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双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也将在中国与邻国进一步交流合作乃至“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5

五点建议

综上,建议在阿拉套山与巴鲁尔克山之间、中国(艾比湖)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湖)之间这条宽约20公里、长约60公里的谷地走廊——阿拉山口,建立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哈生态能源经济合作区。建议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部署风力发电,实现能源生态双赢。

风电已经成为中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作为技术较为成熟、成本下降较为迅速的清洁能源之一,风力发电量占比随装机容量规模的扩大而逐年增长。与海上风力发电相比,陆地风力发电的建设成本更为低廉。哈萨克斯坦曾多次向中方请求协助发展清洁能源,解决电力匮乏问题。阿拉山口对面的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亦时常受到停电困扰。如果在阿拉山口的谷地走廊部署陆地风电,可以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实现低成本发电,为本地区及哈萨克斯坦附近地区提供充足电力能源供应。与此同时,部署坚固、高大、密集的风电机组,可以降低风速,减少大风天数,改善本地环境,优化生态条件,使城市更加宜居,经济发展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地处下风口的艾比湖可以免受大风天气危害,得到休养生息,使湖面得以恢复扩大,重现碧水蓝天、芦花飞扬、湖光溢霞、绮丽迷人的美丽景象。

其二,建设仓储库区,打造国际物流中心。

风电项目按照基础实际占用面积征地,也就是“点征”,风电机组之间的土地有大量空余,可以用来建设高标准的仓储库房,形成大规模存储区域。近年来,中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大豆、小麦、菜籽粕等农作物及副产品,一直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中国可能进一步加大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进口力度。届时,阿拉山口这个谷地将迎来更加密集的国际贸易往来。同时高达70%的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经过,其不断创造新高的运行数量,将在阿拉山口这个地区培育出仓储、分装、多式联运等贸易物流需求。在此地区,利用风电“点征”土地形成的风机电组之间广阔的地域,建设仓储库区,提供面积大、运转快、方便快捷的仓储服务、物流服务,乃至冷链运输服务,就地消化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会有效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贸易物流需求,进而形成连接中哈两翼、辐射中亚欧洲、通往境内境外的区域性国际仓储物流贸易中心。

其三,争取特区政策,发展国际自由贸易。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新疆的对外开放包括更为丰富的内涵。推动自贸区建设是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应抓住当前国际局势下国家加快向西开放、向西加深国际合作的宝贵机遇,精心研究,迅速规划,付诸实施,在阿拉山口设立中哈能源生态经济合作区,并争取将其升级为国际合作经济特区,促进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深度合作。

其四,设立专项基金,联合国际合作开发。

建议国家设立跨境合作专项资金,启动跨境合作区建设,扶持跨境合作开发项目和区域内中小企业的发展。可考虑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跨境合作项目专项资金支持。用金融杠杆,撬动地区项目,促进合作开发进程。

其五,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两湖”交流互补。

阿拉山口西面30公里,是哈萨克斯坦著名景区阿拉湖。其湖面积2650平方公里,景色优美别致,空气清新。建立合作区,可以促进阿拉湖与阿拉山口的艾比湖这两湖的互动,尤其将大大吸引国内游客出境旅游,进而带动全域旅游业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哈两国间教育、文化、环保、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搭建政府、学术机构、企业和民间的开放式研究、人文沟通的桥梁,提高对共建跨境合作区乃至“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感,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实施。

(作者系阿拉山口市委书记、综保区党工委书记)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黄俊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