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塑老城厢 | 这里可以看到城市更新的另一种可能性

2019-08-24 16: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老城厢,上海之根,海派文化的发源地。

这里留存着老上海久远的记忆,也承受着时光碾过的伤痕。

高密度低品质的居住条件,滋生大量的城市管理顽疾,乱象背后隐患重重。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纪录片名叫《重塑老城厢》,本片历时2年多跟踪拍摄,通过镜头我们能看到老城厢在新时代下的另一种可能。

《重塑老城厢》

9日1日(星期天)中午12:00

上海纪实频道

播出

2015年8月起,黄浦区在上海中心城区率先拉开了“五违四必”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序幕,吹响了“补短板、治顽症、惠民生”的进军号,按照“不等旧改、托住底部、螺旋推进”的思路,在问题最集中、情况最复杂、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老城厢地区实施了“拆违章、整秩序、治脏乱、提品质、惠民生”的环境综合治理的攻坚战。

2016年7月27日,中共黄浦区委《关于加强城区规划建设管理重塑老城厢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老城厢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举措,制定了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的整体规划。

2017年1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坚持留改拆并举深化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改善市民群众居住条件的若干意见》,为老城厢地区的历史风貌保护和旧区改造指明了方向。

黄浦区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从“拆改留”向“留改拆”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黄浦特色、符合老城厢实际的城市更新之路。

三年多来,该区域共拆除违法建筑5800余处、近10万平方米。在拆违的同时,同步实施厨卫设施改造、道路管线改建、旧房综合修缮、绿化市容提升、小区平安建设、便民利民服务等6大民生工程。

服役百年的“白铁管”迎来了全面改造,上水、下水改造工程,光明工程、架空线梳理工程、外立面整修工程等已覆盖辖区大小马路,受益家庭达3万余户。

房屋综合修缮面积累计达3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1.4万余户,全区5000余户老城厢居民告别了手拎马桶。

治理前很多居民仍在使用手拎马桶

在清除地面上看得见的消防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隐患、房屋结构安全隐患的同时,还开创性拆除地下的“定时炸弹”。

老城厢内有101处废弃封闭地下防空洞,有毒有害气体积累,积水、结构风化严重,万一坍塌,后果不堪设想。

消除地下空间安全隐患

为此,黄浦区聘请专业部门检测、设计、施工,采用泡沫水泥回填技术,在全市首创真正消除地下空间重大安全隐患的举措。全区共消除地下空间安全隐患582处。

还原老城厢的生活肌理,各街道着力打造便民服务15分钟生活圈,为老城厢居民提供了便利的公共会客厅、公共洗衣房、公共卫生间、公共淋浴、家电修理、老年人活动室等开放式服务。

“重塑老城厢”还激活了新型的社会治理和居民自治方式。常年困扰老城厢的无证照违法经营、马路餐饮、马路菜场、马路市场,乱搭建、乱堆物、乱停放等顽疾,终于得到有效治理。

治理前杂乱的街道

重塑老城厢也成为倾听民意、激发民智、凝聚民心的过程。随着环境的改善,新型社区公共空间的推出,居民们社区归属感大大增强,一种自治自理的新型市民生活正在生根发芽。

时光流转,生生不息,过去和未来在这里交汇。

如何保留保护好上海的海派文化和老城厢历史建筑肌理,实现“老而不破、旧而不脏、小而不乱”,更需要人们的智慧不断更新。

原虹桥弄

治理后的虹桥弄

原复兴东路404弄

治理后的复兴东路404弄

重塑老城厢,这里可以看到城市更新的另一种可能性。

《重塑老城厢》

9日1日(星期天)中午12:00

上海纪实频道

播出

图文 / 上海纪实频道

编辑 / 陈露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