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壮丽70年 | 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建设纪实(下篇)

2019-08-26 1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每年5月,北戴河新区浓密的沿海防护林带就迎来了槐花盛放的季节,一串串、一树树、一波波,洁白柔美的槐花开满绿意盎然的林海,30里槐花海,30里槐花香,海浪、花香和着阵阵松涛,在晨光初照中、在渔歌唱晚中,悠然舞蹈、歌唱。

这是前辈辛勤汗水栽给后人的生态家园。

↑人与森林紧密相融的生态景观廊道。

团林林场、渤海林场两大国有林场刚开始沙荒种树之时,林业技术人员就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经过踏查、试种、观测,决定采用槐树、柳树等先锋树种作为第一代造林树种。所谓先锋树种,就是别的树还不能生长的比较恶劣的环境,它能打先锋生长。随着先锋树种的生长,自然环境改善,别的树种才有可能生长。在团林、渤海两大林场建设之初,一代代林业建设者种下的槐树,就是北戴河新区现在所拥有的30里槐花海。

创造 创新 爬坡过坎建绿洲

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建设伊始,一代代林业建设者管理者就凭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工作,解决发展困难、破解发展瓶颈,为民造绿,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基。

栽植槐树成功后,为丰富树种、丰富景观、增强沿海防护林抗击病虫等灾害能力,团林林场、渤海林场的林业技术工人就开始试种杨树,刚开始是当地杨树。为了尽快提升沿海造林林木蓄积量,更快形成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能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林场人多方了解寻求,从中国林科院引进了生长比较快、抗性强的北京杨。

这批北京杨种植几年后,还是因为沿海沙土地土壤瘠薄、肥力跟不上,这些北京杨后期就变成了年龄大、个头小、生长势弱的“小老头儿树”。积极想办法改变这种不利的林木状况,在团林林场、渤海林场,林业技术人员在努力学习新技术中寻找到了解决办法:从根部伐掉“小老头儿树”,利用原树已经形成的庞大根系,在上面嫁接生长快、抗性好的毛白杨。这种办法实施后,新嫁接的树不仅爱活,长得还快。同时,两个国有林场还种植了一批林业科技人员在实践中甄选出的在沙地上长势较好的山海关杨。现在,团林林场和渤海林场的大批毛白杨、山海关杨都是那时改造更新种植的。

到1992年,今天北戴河新区区域内的沿海防护林结构已经比较稳定,生态效果以及森林景观效果都达到了比较好的程度。

“但此时树种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树种就是槐树、山海关杨和毛白杨。”时任秦皇岛市林业局林业站站长的刘志新说,如果按大类说,就是槐树和杨树两大类,还是太少。森林讲究多样性,太单一,一是景观不好看,二是生态效果也不好,“作为林业技术工作者,我们总在琢磨怎样来丰富沿海防护林的树种。”刘志新说,当时除了尝试引进白蜡等一些阔叶树外,还积极探究引进针叶树,看看松树这种针叶树在海边种植是否可行。但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很多林业专家都反对。因为,大家都知道,松树都是喜欢微酸性土壤,而秦皇岛北戴河沿海都是碱性土壤,海风海雾里还含盐碱,盐碱土、含盐碱的海风海雾,“海边种松树根本不行”是从专家到所有人给出的定性结论。

↑1964年冬团林林场吴家铺林区知识青年积肥大会战。

但是,到底真的就不行吗?刘志新继续查阅大量资料,资料显示,日本、美国的海岸线都有松树,辽宁兴城、大连以及山东青岛、威海的海边也有松树。进一步仔细考察得知,这些松树都是从日本引进的黑松。在河北渤海沿海区域到底能不能也可以种植黑松?刘志新专程跑到中国林科院,咨询一位叫马常耕的老林业专家,老专家回答说“可以的”,但为了保险起见,建议先做小规模试验。

“1992年,我就从辽宁兴城买了100斤黑松种子,在山海关林场开始育苗。”刘志新说,经过两年育苗,1994年春天,开始用培育成功的黑松苗造试验林。到1996年,试验林成长良好。至此,事实证明,这种松树也能在北戴河沿海防护林带建设中栽种。从此,团林林场、渤海林场等沿海防护林区域开始规模化种植黑松,总量达到上千亩。北戴河新区沿海地区防护林建设种植黑松树种终于探索成功。

从大规模种植黑松投入沿海防护林建设,到今天,这种在河北沿海地区表现出很强适应性的黑松树种,还成为北戴河新区渔岛等景区丰富景观树种的普遍选择。

一项就是要求根问底的树种适应性探索,使黑松成为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鼎力树种,进而成为北戴河沿海区域绿色城市景观建设的普选树种。

大规模沿海防护林建设,树苗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础资源,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依靠自己的林业技术力量,摸索、试种、培育,团林林场和渤海林场从起步建设开始,就把苗圃建设作为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

在渤海林场苗圃,黑松育苗床被技术人员打理得平整如松软地毯,渤海林场党支部书记宋国涛说,土地平整完后,开始撒种,等到小苗长有3寸多高,再把它们移植到林场配置了营养土的营养钵里,3年时间能长到80厘米至100厘米高,4亩地能育苗400万株。林场苗圃培育出的这些苗木,一部分供林场自己使用,一部分形成市场销售,林场苗圃培育的白皮松、银杏、海棠等树种树苗都有非常好的市场呼声。在一片近60亩的洋槐苗和松树苗一起栽培的苗圃地里,满怀栽树种树绝技的宋国涛自豪地说,两种苗种在一起,槐树苗长大了就可以起走,松树苗长大了,密的间走,“这种育苗方式可大大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育苗率,节省育苗成本。”先后在团林林场和渤海林场工作多年的宋国涛说,本地育苗、本地栽种比外购苗木栽种成活率及适应性也要强得多。所有这些行之有效的育苗栽植办法,都是林业技术人员在林业生产实践中一点点钻研摸索出来的。

↑1964年冬团林林场吴家铺林区知青积肥会战合影。

“通过这种自力更生的发展方式,林场能积累一定资金,投入循环发展。”宋国涛说,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渤海林场和许多国有林场一样,面临大规模林地需要深度管护、防护林建设需要新增树种、有限经费明显不足的发展困境。这种情况下,渤海林场积极实施内部挖潜,发展苗圃产业,一方面为沿海防护林建设提供优质种苗,一方面通过苗木培育形成市场销售,增强林场发展自我造血机能,积蓄可持续发展后劲。

在团林林场,随着2014年沿海防护林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深入推进,林场苗圃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立更加良好的排水系统;近千亩苗圃全部完成厚达三四十公分营养黄土垫土;对黑松栽植穴进行全面换土,提高栽植黑松苗保水保墒能力;更大规模栽植培育多品种树种新苗木……

↑2006年9月15日原团林林场知青回访第二故乡。

团林林场场长李继红介绍说“如今,团林林场苗圃中,黑松、金丝柳、垂柳、速生柳、馒头柳、杨树、海棠等等多品种优质苗木,不仅可为沿海林带更新提升提供充足苗木,还能为附近区域城乡绿化所需优质苗木提供鼎力支援。”

建设绿色长城,必须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中,北戴河新区工、管委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维,创造性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积极尝试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沿海防护林建设中来。

2002年开始,团林林场、渤海林场就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及有关林业政策,深刻领会植树造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精神,因地制宜创新思维,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加到沿海防护林建设中来。以团林林场为例,林场副场长赵志坡介绍说,2002年至2010年间,林场将自有力量有限还未能实现造林的部分宜林地对社会承包,通过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沿海防护林建设,共造林一万多亩。这一创新举措,有力助力了林场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情况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利用社会资金办林业,大大增强了沿海防护林生态保护功能,提升了城市森林覆盖率,走出了一条利用非公有制经济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新路子。

如何通过建立新的政策机制,促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沿海基干林带改造提升过程中,北戴河新区工、管委指导团林林场和渤海林场积极探索流转宜林土地造林,进一步提升沿海防护林规模生态效益。

在渤海林场,2016年到2018年连续三年,经北戴河新区工、管委组织人员对南李庄、东苏撑子、西苏撑子、沟湾、小蒲河、都寨6个村庄进行土地流转,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后,林场负责实施绿化造林。渤海林场三年土地流转造林达5361亩,栽植柳树、白蜡、金叶复叶槭、丁香、海棠、紫叶李、樱花、碧桃、柏树、五角枫、法桐、毛白杨等苗木达33.15万株。

↑北戴河新区每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与此同时,团林林场也按照北戴河新区工、管委部署,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积极开展流转土地造林工作,在新区大蒲河管理处、团林管理处,三年累计流转土地造林4400亩,新栽植柳树、白蜡、海棠、玉兰、毛白杨、法桐、金叶复叶槭、油松等丰富树种,让沿海防护林森林景观更加美丽缤纷。

今天,在团林林场、渤海林场的广袤林地间,土地流转造林新栽植起一片片连绵的柳树、白蜡、海棠、玉兰、毛白杨、法桐、金叶复叶槭、油松,形成了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抗击风暴潮、呵护一方美丽生态更加坚强的生态屏障。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片片美丽的新林带让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更加辽阔壮美、浩瀚迷人。

60载岁月风雨兼程 树木树人

这个炎热的夏季,进入北戴河新区渤海林场,一个别有洞天的森林公园成为骑行者、徒步者的美丽驿站。深入森林之中,只见樱花、海棠、玉兰,桑树、山楂树、板栗树、银杏树,多树种乔木形成有节奏栽植,“经济林木秋天结满桑葚、山楂,就是采摘园。”渤海林场党支部书记宋国涛介绍说,除了乔木,林场还在林地间种植了薰衣草、卫矛等色彩、形态多样的灌木,“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春夏有花、秋冬有绿的开放式森林公园。”宋国涛说。

让一代代林业人建起沿海防护林形成的绿色生态,更深入地惠及人民群众,让森林成为市民百姓和广大游客亲近自然、享受美丽生态的好去处,新时代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升中,森林公园营建成为北戴河新区规划建设惠民生态空间一大亮点。

所有这一系列生态建设亮点均在北戴河新区新的沿海防护林更新改造总体部署中整体规划、陆续实施。

经过几十年建设发展,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面临新挑战:一些林地林龄较长、树种相对单一,一些地段随着树木自然生长周期出现老化现象,抵抗台风能力降低,一些林带林相杂乱,景观效果减弱。

全面投入新一轮沿海防护林建设,提升沿海防护林体系生态质量,2014年开始,北戴河新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林业部门支持,全面系统制订全域内沿海防护林改造提升规划,优化林带结构,加快未合拢段造林步伐,团林林场、渤海林场全区域系统性林地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展开。

团林林场、渤海林场在国家林业局和北戴河新区工、管委指导下,组织专门力量,认真研究改造提升方案,现场调查、科学分析,编制完成《北戴河新区团林林场渤海林场沿海基干林带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秦皇岛沿海退化基干林分基本情况为依据,明确退化林分改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建设内容、技术方案、政策机制和保障措施。根据《实施方案》,按照河北省林业厅和秦皇岛市林业局安排部署,团林林场、渤海林场聘请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制《沿海基干林地带改造提升工程项目作业设计方案》,确定沿海防护林改造总面积及分年度推进实施工作目标。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北戴河新区两大国有林场干部职工认真遵循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律,有序组织实施沿海防护林改造提升工程。

在可谓二次创业的大规模沿海防护林改造提升热潮中,团林、渤海两大国有林场全体干部职工、林业技术人员传承发扬林场人勇于克服一切困难、为祖国和人民植绿造绿的战斗精神,科学选择更替树种,采取更替改造、择伐补造、抚育改造等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改造提升方式,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全力推进苗木杀菌、起台田、挖排水沟、土地平整、种植土回填、树根清理、苗木种植、苗木支撑、简易林间道路建设、打井等多头并进的林场改造提升工程。优先选用洋槐、毛白杨、白蜡、火炬、金叶榆、黑松等适应沙地、盐碱地的乡土树种和优良树种,有力确保沿海防护林更新改造达到最佳防护和绿化效果。

↑2013年原团林林场吴家铺林区知青纪念赴林场50周年。

以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统领沿海防护林改造提升系统工程,北戴河新区工、管委将沿海防护林改造提升系统工程,与为人民群众提供森林公园等新形式生态共享空间相融合、与传统乡村转型发展相融合、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融合、与打造滨海体育健身基地相融合、与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相融合,沿海防护林新一轮大规模改造提升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为支点,融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北戴河新区范式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北戴河新区中保绿都心乐园,是北戴河新区最新引进建设并投入运行的农业产业转型与康养旅游业融合发展项目,王贵成是这里特聘绿化顾问,负责项目园区草木、灌木、乔木立体绿化美化工作。站在过去几十年植绿战斗新起点,举目四望漫漫绿洲,王贵成老人感慨,有了从前几十年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才会有今天沿海防护林护卫下不被风沙侵蚀的大片良田,才会有一方百姓赖以生存的农业发展,才会有今天优良绿色生态下传统农业与现代康养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可能。

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同时成为北戴河新区确立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最大的自然禀赋自信。2016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批准设立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北戴河新区成为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三年发展建设,示范区已签约生命健康产业项目32个,总投资达412亿元。国际健康中心联合贝勒医学院在这里开展CAR-T等细胞治疗,美国旧金山医学院沈社华团队来到这里建设国际生殖医学中心,德国潘纳茜诊疗中心、利用世界前沿医疗技术治疗肺癌的普拉德拉医院先后到来……纷至沓来者,无不是看中了北戴河新区最有利于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应用的绿意葱茏生态环境。

良好绿色生态之中,滨海体育健身基地建设乘胜前进:一条长达6.7公里的森林休闲绿道穿行浩瀚森林,随地势修建的红色慢行路形成了人与森林紧密相融的生态景观廊道。一年四季,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来到这里,徒步、骑行、慢跑、轮滑,在绿林掩映中尽享运动之美。浩瀚森林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也让北戴河新区成为国内各类体育赛事和竞技运动首选地:2015年全国城运会公路自行车比赛、2018年全国帆船冠军赛、“阿那亚杯”超级马术大奖赛、2019年全国青运会帆船赛、2019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第七轮比赛……越来越多高水平体育赛事因美丽的绿色生态纷纷到来。充分发挥森林体系建设形成的生态优势,打造滨海体育健身基地,恒博华贸国际网球中心室外球场投入使用,河北省体育训练基地、蔚蓝海岸体育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优良生态环境之中的北戴河新区滨海体育健身基地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

现在,王贵成老人一年四季的退休作息时间表中,早出晚归,在日头下、在田野里植绿护绿,依然是生命时间表中最重要内容。每天中午,林地间一个简易铁皮房,就是午饭后“伸伸腰”的好地方,“做梦都在想哪棵树咋样了,哪棵树有点啥毛病该咋治。”王贵成老人高兴地说,现在林业生产条件这么好,各种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各种的技术办法,我们老一代林业人更有责任有决心“一直努力下去”,把绿色家园建设得更美。

60年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一代又一代林业人艰苦奋斗培植起绿色发展坚实基础的顽强精神,正在成为北戴河新区新时代、新长征不断创造新业绩强大的思想精神内核。

习子兵是团林林场第三代建设者,爷爷习桂是团林林场第一代建设者,1974年,爷爷退休,父亲习广和来到林场,接过爷爷的班。1998年,习子兵从部队退伍,带着一身刚强作战本领回到家乡,在多项可以选择的工作中,最终毅然选择了爷爷和父亲工作战斗了一辈子的团林林场。

植树、护树,严冬的黑夜,为保护很不容易长大的树木不被偷伐者侵害,习子兵和队友们天黑之前就到达隐蔽值守地点,每个人用铁锹挖一个守卫坑,再找来干树枝和茅草放到坑里点燃,“把坑烧热乎,再埋上沙子保温,这样在里面蹲守,好抗住整夜的寒冷。”往值守坑里一蹲就是一夜,习子兵说,穿着棉袄棉裤和厚厚的棉大衣,半夜还是被冻得透透的。但就是凭着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保护国家森林财产的精神,抓获盗伐树木者,有力地震慑了盗伐森林犯罪,保护了国家森林安全。“我儿子当兵回来,我让他也像我接过爷爷和父亲的班一样,当一名林业人。”习子兵说,从小耳濡目染爷爷、父亲种树、护林,在那份执着坚守中对森林的爱与责任,“就这样一直传承下来”。在习子兵的话语里,听得出这片土地上第三代林业人,在他们心中,绿色家园的建设情怀依然如父辈一样,深厚,坚韧,无坚不摧。

“这几年,我们新开口林区一到鸟类迁徙季节,你去看吧,丹顶鹤、白鹭、灰鹤,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儿的鸟儿,都可漂亮了,叫得都可好听了……”习子兵诗意地描绘说,新开口林区已经是摄影爱好者的观鸟胜地啦。“森林里的野生动物就更多了,兔子、野鸡、野鸭护林巡林路上随处可见。”从爷爷、父亲,到习子兵,整整三代林场人奋斗建设起来的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已经成为鸟语花香、植被茂密、野生动物快乐栖息的生态乐园。

“这样的森林系统就是高质量的森林系统。”林业专家给出评价,今天的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带,已经从树种多样性,发展到各种丰富草类、灌木共同形成的植物多样性,进而形成包括各种动物在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由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生态建设作坚实基础,维护高质量生态环境,必须保护建设好82公里海岸线沿海防护林带。”众志成城坚守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北戴河新区凝聚共识、万众一心、不断创新发展的强大向心力。

“机关干部、驻秦官兵、大中专院校师生都来帮着造林。”宋国涛说,从2014年春季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大规模改造提升工程开始,秦皇岛公安边防总队官兵就来到渤海林场参加义务植树。每年春季的植树造林大会战,从新区的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大中专院校师生、社区百姓,全都在北戴河新区工、管委统一调度下,有组织、分期、分批,在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来到林场,在生态脆弱提升带进行义务植树,“年年都是这样,形成惯例了。”宋国涛欣慰地说。

今天,生态功能强大的北戴河新区沿海防护林带,就是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绿色家园建设战役取得的胜利成果。穿行在浩瀚的海岸森林间,不经意间,就会看到以“公益林”“劳模林”“青年林”“红领巾林”“教师林”“巾帼林”等命名的大片大片公益林,这些公益林一片连着一片,从脚下的土地伸展开去,向着远方,向着天边……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开国林垦部长梁希先生描绘的生态中国建设愿景,已经在北戴河新区82公里海岸线上书写出又一部浩瀚壮美的生动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在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引下,让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建设起来的优良生态,成为更广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产业发展优势,进入新时代,北戴河新区继续传承发扬荒漠造林开拓创新精神,充分依托绿色生态优势,谋划建设国家级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努力建设“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高端医疗服务聚集区、生物医药技术创新转化基地、中国北方生态宜养地、滨海体育健身基地、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健康中国建设正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生态高地上,一路探索、攀登,创新前进。

采访后记

有一种精神血脉相承

在李吉生老人、王贵成老人从箱底捧出他们珍藏的老相册中,我们看到那一张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里,他们英姿飒爽地,在植树的沙丘上、在育苗地里、在积肥大会战中、在赶驴车驾马车运送树苗的烈日下,在茫茫沙漠中,奉献无悔青春,种下点点新绿。在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照片的岁月长河中,一张张年轻的面庞变成了布满皱纹的脸庞,还有照片主人公身后的背景,从漫漫沙荒到点点绿色到绿树成荫。

青丝白发间、沙荒绿洲间,一种精神在老一辈、在新一代、又新一代林业人的内心深处,坚韧生长、源远流长。这种精神之根,就在林业技术员刘志新苦苦求索背回的一麻袋黑松子里,就在王贵成老人退休而种树护树不停歇里,就在习子兵严寒冬夜护林护绿的彻夜守卫里,就在新时代永续奋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项创新探索里……

根深而树茂,今天,在奋进新时代的漫漫征程中,在建功新业绩的绿色沃野上,这种精神,正在激励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民不畏任何险阻一路繁花走向更加辉煌的金秋。(静伟 刘宏伟 张健)

编辑:李志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