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隆昌市迎祥镇飞蛾村:干群合力养瑶鸡 放“飞”致富小康梦

2019-08-27 09: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杨邦春(左)和叶声亮(右)查看瑶鸡长势

宽敞的养殖场

工作人员给瑶鸡喂食

蓝花楹树下,数千只瑶鸡悠闲觅食;鸡舍里,闻不到浓烈的粪便臭;养殖的瑶鸡采用五谷杂粮特制的食料生态喂养,确保了鸡的品质——在隆昌市迎祥镇飞蛾村,一个以村干部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并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养鸡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8月24日,记者走进飞蛾村,去感受那一股火热的创业热情——

◇本报记者 丁洁

实习生 谌清山 文/图

成立合作社,

昔日贫困村开始集体养瑶鸡

8月22日,暑热难消。在隆昌市迎祥镇飞蛾村7组的地界,穿行在一片茂密的蓝花楹树间,让人感受到了一阵清凉之意。远处,鸡鸣声不时响起。走近,出现在眼前的鸡越来越多。该村支部书记杨邦春有些自豪:“这就是我们村里发展的产业,瑶鸡!”

占地400平方米的鸡舍,加上30亩跑场,养殖着近3000只瑶鸡。因为跑场地势开阔平整,加上周围种植着蓝花楹,比较凉快,生活在这里的瑶鸡个个精干活泼,竞相飞奔,场景十分壮观。

说到这个养鸡场,杨邦春打开了话匣子。从2018年开始,村里就一直在筹划着要发展一项产业,能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还能让村民也跟着一直致富。

村里有30亩左右原本流转出去的蓝花楹林地,把这片地利用起来养殖跑山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见多识广的杨邦春曾对广西产的瑶鸡有所了解,通过和驻村农技员沟通交流后,确定发展瑶鸡养殖项目。之后,他们又带着一些村民代表到绵阳去实地考察,养殖瑶鸡的干劲也更足了。

2019年3月,在村两委干部的积极筹划下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并由村干部自掏腰包集资+村民入股金共同建设养鸡场。

在2017年底退出贫困村之前,飞蛾村是省级贫困村,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村民依靠传统农作物种植糊口,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全村400多户、1400余人,贫困户就有79户、242人。

杨邦春深信,要带领村民致富,仅靠村干部可不行,还需要全村的努力。发展养鸡场项目时,杨邦春上门动员村民参股。脱贫户谢代荣拿出1万元入股,“钱存在银行有什么用?跟着杨书记干,有奔头!”短短一个月左右,合作社除了村两委成员,就吸纳到7名村民入股。

资金短缺,杨邦春以自己个人名义去贷了款,这样,他们共筹集到20多万元资金,在今年5月购进鸡苗3000余只。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如今,鸡已经达到1.5公斤左右的重量,预计在国庆节之后上市。

创业艰辛多,

村干部带头苦干实干

在杨邦春的带领下,记者在林荫下转了转,35摄氏度的高温中,树林下有一个人正猫着腰在给食盒里加水。杨邦春笑了笑,介绍说这是村主任叶声亮。

“想不到吧,在这里,我们村两委干部都要动手干活……”杨邦春笑得很坦然。这不算什么,当初在搭建鸡舍的时候,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也是自己动手干。“从搭架子、安装水电的线路,到平整路面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到食料采购和平时的喂养管理等,我们亲力亲为,一个是为了省钱,另一个就是要让村民看到,我们是切实在干事情!”

他们每次购买食料要买1000公斤左右,但食料只能运到水泥路上,要送到鸡舍,还要通过一段300米长的小路,叶声亮想了个办法,借来独轮车,一车一车地搬运回来。有时候,一个人搬运完需要半天时间。

瑶鸡好斗,必须要戴上特制的眼罩,3000多只鸡,每一只都要戴,这是一个大工程。那时,村两委干部发动自己的家属来帮忙,十来天时间里,每天要忙到夜里12点多。

“杨书记也一样在忙。有一次,下大雨,一些鸡仔在淋雨之后出现了咳嗽的情况。杨书记连夜给镇上的兽医打电话,打听药店开门时间。次日凌晨5点多,他就赶到镇上拿药,我早上6点多起床时,杨书记已经把药送到了村上……”叶声亮对这事记得特别清楚。事实上,杨邦春是一个直肠癌患者,刚刚做完手术,身体还在恢复期!

没有技术,他们就靠自身摸索,“死亡了的鸡,我们都要送到畜牧部门去解剖,看是什么问题。”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给鸡喂药,做消毒和防疫等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算比较平稳,鸡的死亡率不到2%……”眼见着鸡苗渐渐长大,每天都活蹦乱跳,杨邦春十分自豪。他奋战在鸡场的建设和管理中,每天骑着摩托车,奔走在乡村路上,乐此不疲。

“这个养鸡场,有干头……”今年70岁的林昌全是7组的一户脱贫户,老伴患有皮肤癌,儿女各自成家了,平时老两口单独生活,家庭开支也大。鸡场为他提供了一个守夜的岗位,每个月有800元工资,这样的活,在林昌全看来是求之不得的。有了固定收入,林昌全在2017年脱了贫。

7组村民林昌菊就住在养鸡场隔壁,以前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虽然比在家里高一些,但照顾不到家里。现在,她在养鸡场从事饲养的活,一个月能有1600元收入,还能照看着家里,种点庄稼,照顾孙女:“很不错了!”

平时,养鸡场还有一些闲杂的零活可以提供给村民,让周围村民多了一条增收渠道,受到了村民的欢迎。

坚持原生态,

瑶鸡未上市已订出800只

临近晌午,走进鸡舍,气温不算燥热,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鸡舍的地面上,铺上了一层厚厚谷壳,踩上去,有些松软。

杨邦春说,为了让鸡卖个好价钱,养殖场不用饲料,全部喂养的特制食料。“我们用小麦、玉米、高粱和油渣,加上豆粕等原料做成瑶鸡的食料,绿色生态。”这样,瑶鸡的品质得到了保证,为以后争取市场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鸡舍里的喂水设备也都是采用的全自动化加水设备,这些瑶鸡喝的全部是井水。

鸡舍的大门和一片田土以及蓝花楹树林相接,吃完了食料的鸡,可以自由地在鸡舍和山林间来回活动。

“散养的鸡,肉质更鲜美……”杨邦春的眼睛里闪着光。一只鸡大概能长到3公斤左右,照目前鸡的长势来看,预计到国庆时,就可以上市了。“我们的定价是200元一只……”杨邦春说,尽管稍微有些高,但还是受到了青睐。目前,仅仅只是通过朋友圈里的口口相传,他们就已经有了800只的订单。

“现在,人们对于食品的口感、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鸡也能符合大众的要求。”杨邦春信心满满,虽然现在只是起步阶段,摸着石头过河,但他相信能闯出一片天来,“到时再结合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在杨邦春的规划里,他要先把路铺好铺平之后,再带动更多村民加入其中,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做成飞蛾村的一个特色,让村民们由此富起来。

杨邦春和叶声亮行走在鸡场里,身边一只只瑶鸡蹿过。望着那些飞奔的鸡,两人不禁沉默了。响亮的鸡叫声在村子里回荡,一幅乡村产业发展图,渐渐铺展开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