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她之声·关注】去年在协和毕业典礼演讲的女博士,把生命献给了西藏!

泉城女性
2019-08-31 13: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如果留在北京,我会成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会做科研、评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

可是,这样的未来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无穷的未知和无限种可能,我热爱未知。

这是“中国好医生”周南

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一句话

她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

扎根雪域高原的事迹

曾经感动了无数人

然而8月2日

热爱生命的周南

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

年仅37岁

令众多网友为之哀痛惋惜

不幸离世

8月5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发布讣告称,该院风湿血液科主治医师、科副主任周南,于2019年8月2日在四川苍溪县去世,终年37岁。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血液科工作人员介绍,周南系因车祸去世。

一位医生的离世,为何会让无数网友为之叹惜? 因为这位37岁的年轻医生,有着令人佩服的人设: 高考数学满分、自学掌握多门语言、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

据了解周南的人介绍,周南在协和时曾是剧社、太极拳社的骨干。 她能说拉丁语、德语、西班牙语、藏语,去过埃及、土耳其,伊朗、约旦。 每次旅行她都孤身上路,途中结交许多朋友。 她也很喜欢当老师、与人交流。

在很多人看来,拥有这样学历能力的她完全可以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前途光明。 然而周南却毅然迈开人生大步,踏上雪域高原。 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待就是十年。

10年间,周南建立起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血液科,填补了西藏自治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空白,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风湿内科的教学任务,培养了当地一批得力医生。

在这片高原上,她用一身白衣托起藏民的希望,用自己的真诚奉献改变雪域高原的医疗面貌,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中国好医生”,也曾获央视“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最美医生”周南。 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她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人。

来源:央视新闻

缘结西藏:为了生命

2007年,爱旅游的周南来到西藏,在西藏阿里地区南部,我国与印度、尼泊尔交界的普兰县科迦村,周南和当地村民聊天时得知,村里一位大爷患肺炎,生命垂危,不知如何用药。 她了解情况后给老大爷做了诊断,并在当地药店买到对症药,让老大爷转危为安。 旅途中,周南发现,在西藏的一些边远地区还没有医生。 “那一次旅行,我坚定了毕业后去西藏的决心。 ”

当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了8年的周南,颇得导师、国内著名肺癌研究专家李龙芸青睐。 李龙芸在得知周南的决定后,极力反对。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不敢相信西藏很多地方医疗条件那么差,肺炎、胃肠炎就可能让当地老百姓失去生命。 ”周南跟导师解释: “北京有50多家三甲医院,多一个医生少一个医生差别不大,但在西藏,很多生命会因为我的存在得到挽救。 ”

毕业后,27岁的周南辞别北京,加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大内科,成为一名内科医生。 此后,周南开始往返在北京和西藏两地,联络资源,进修技术。

刚进藏的日子里高原反应严重,周南硬是挺了过来。 每天,她去病房查房,“如果一天不去查看,患者的病被耽误了怎么办? ”

她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许多狼疮脑病、血管炎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年接诊住院患者千余人、门诊患者数千人,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她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那曲、当雄、山南等许多偏远地区牧民的帐篷里,并且参加驻村工作队帮扶樟木口岸医院。

那曲一名患有白血病的16岁男孩经周南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孩子父亲不会说汉语,提来一大袋草原黄金菇,一直追到了周南家门口,非要送给她。

日喀则一个24岁小伙患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危重昏迷一周后,被周南从鬼门关拽了回来。 得知周南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最美医生”时,小伙子发了条朋友圈: “所有的感谢无以言表,今天她获奖了,实至名归! ”

建立西藏第一个风湿免疫科

2013年4月,一名叫卓玛的12岁藏族小女孩,再次改变了周南的职业规划。 卓玛被确诊为白血病,当时的西藏并不具备治疗条件。 即使周南做出准确判断,依然没能留住卓玛的生命。 周南忘不了女孩跟她说的话。 她说,一定要救救她,她未来还有很多理想。 “我当时跟她说,一定好好救她,但最后没有实现我的承诺。 ”卓玛的离世,周南很痛。 她决定成立科室,不让卓玛的事件重演。

“面对病痛,如果你不能解决,病人是没有退路可走的。 ”当时,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了9年,周南深知,自己所在的医院作为西藏最好的医院,是藏区很多患者最后的希望。 这些患者推动周南,必须把问题解决。 “我们不是做学术,发个文章就完了。 活生生的人摆在你面前,我不敢停下来。 ”

周南找到自己当年的老师、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张奉春教授寻求帮助。 “当时,我觉得一个内地的高学历人才到那里去,很吃惊; 她跟我说想在西藏开展风湿病治疗,又让我很惊喜。 ”张奉春说: “我跟她说,我一定帮助你把自身抗体的监测实验室建起来。 ”

2014年5月,一个设施完备、诊疗技术齐全的风湿免疫血液科在西藏建成,彻底打破了没有风湿血液科的历史。 周南又牵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 她定期组织举办论坛,把内地的医生请到西藏,加强了内地专家和当地医生的交流,更把先进的医疗技术推广到藏区。 “现在我们白血病相关检查都已开展,还引进了相应的药物,这在之前是没有的。 ”

周南坦言,如果在北京大医院,上面会有很多教授指引,自己跟着走就行,现在或许还是一个在教授呵护下的主治医师。 “但在西藏,我不得不摸索着成长起来。 科室里,还有一个都是年轻人的团队跟着我。 ”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

2018年,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周南说“人生很多选择,但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这个选择。 ”周南总爱用“充实、快乐”来形容。

深知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周南还承担起西藏大学医学院内科教学任务,年授课逾20课时。 周南曾经所在的大内科,现在已经独立发展出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科等,她见证着医院的医疗水平越来越好。 “我觉得最大的成就是带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人才梯队。 ”周南说,如果有一天自己走了,现在科室里的医生依旧能继续发展起来。 周南还学会了藏语,给当地老百姓看病一点障碍都没有了。

2018年3月初,被选为2017年最美医生的周南回到北京录制节目,她看望了当年的导师李龙芸。 这位惜才爱才的导师,听闻周南9年来在西藏做的事情,发自内心地为她骄傲。

担任援藏医生并非一件易事。 2018年,周南曾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分享自己在西藏工作感悟: 如果去西藏,固然会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但也可能会有精彩的发现,而当时如果不去的话,年老时回顾自己的青春有可能会感到后悔。 我不想后悔,不想留遗憾。

“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一样,在北京大医院做高精尖的事情,是造福患者。 在西藏,为特别基层的老百姓服务,给他们看病,也是造福患者。 ”这个在雪域高原上豁达、敬业、无畏的女性,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行医之初许下“矢志不渝、救死扶伤”的诺言。

友人称,她是一个纯粹、有大爱的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周南高中时期的同桌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 “那时候的她胖胖的,每天都笑眯眯的,可以做好多俯卧撑,像个男孩子。 她的高考成绩是意料之中的好,因为她就是 ‘学霸’! 后来她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去西藏,我并不意外,她就是这样一个纯粹、有大爱的人。 ”

2012年国庆假期,喜欢旅行的周南独自前往新疆游玩。 一位协和医院的援疆医师和妻子恰好和她相遇,攀谈起来,才得知这位师妹毕业后去了西藏工作。 “我们以为她只是去援藏一年而已,她说不是,是想一直留在那里; 问她为什么,她说喜欢西藏,(之前)去玩过一次,就想一辈子留在那里做医生。 ”这对夫妇中的妻子对南都记者回忆,周南当时留着短发,皮肤黝黑,讲话温柔却有力量,能感觉到她的热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昨天晚上我先生跟我说,他的一个在西藏工作的师妹去世了,我一看介绍才发现是她。 很震惊也很难过。 ”

此外,不少网友感到十分痛心,感恩这位美丽的天使给人间带来的美好,也希望她能一路走好。

她自律、谦卑、勇敢、纯粹

深切怀念最美天使

周南在2018届协和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大家上午好:

我叫周南,是医大八年制2001级的校友,我是2009年毕业,九年后的今天应邀重返母校,是我莫大的荣幸。

我毕业后一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一个医大的毕业生会选择去遥远的而神秘的青藏高原? 所以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力量。

我喜欢旅行。 2007年暑假,我第一次去西藏旅行,亲眼目睹了当地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当时很多村子甚至连一个卫生所都没有,那儿老百姓得病只有自己扛着,听天由命。

跟当地人聊天,他们说: “我们西藏特别缺医生,既然你要当一个医生,那为什么不来西藏当医生? ”

我想,北京有那么多医院,有那么多医生,可能有我和没我差别不大,但是在西藏,在那么缺医生的一个地方,我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很多生命因我的存在可能得到挽救,而我又是一个对很多生命敞开可能性的人。

如果我去西藏,固然会有很多未知的挑战,但也可能会有精彩的发现,而当时如果我不去的话,年老时回顾自己的青春有可能会感到后悔。 我不想后悔,不想留遗憾,于是我09年毕业以后就去了西藏。

到西藏后发现当地医疗条件确实落后,09年的时候,全西藏连一个风湿免疫专科都没有,那么多的患者,得不到规范的诊疗,我希望西藏能成立一个独立的风湿免疫科,就可以更好的帮助那些患者。

2014年,在协和医院张奉春、李永哲教授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风湿免疫专科。 从那以后,大量的患者不出西藏就能得到规范的诊疗,我觉得我们的努力能够造福一方百姓,特别为当初我的选择骄傲。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 当医生,我们所从事的这个职业,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医生可以在患者最绝望,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帮助,所以我希望师弟师妹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一定要有底气,有自信,以我们的职业为荣!

我觉得我九年的工作,过程还算很顺利,是得益于三个习惯:

第一个习惯是自律。

我虽然在西藏工作,但是一直以协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我们科室的年轻人。 所以即使在西藏那么偏远的地方,也能够保持业务上的成长。

自律更是指珍惜时间。 我们每个人最珍贵的资源就是时间,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应该把时间花在那些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思考、学习、运动、去爱与被爱,这些事情能让你的生命更加真实,更加丰满,而且更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个习惯是谦卑。

毕业以后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没有人会在乎你是从哪里毕业,实际工作中大家在乎的就是你有没有能把工作做得好。

作为协和的毕业生,我们应该更加专注更加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保持一个谦卑的态度,以实际行动来传承和发扬协和精神,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来赢得别人的尊重,来为母校争光添彩。

第三个习惯是勇敢。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是意料之中,但是更多的问题是我们之前从没想过的,是意料之外的。 遇到这些问题大家一定很容 易动摇,甚至退缩,但这些问题是绝佳的成长机会,我们是通过解决实际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来锻炼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认为做事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自己的的 目标,然后勇敢地朝着目标前进。

在前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干扰和杂音,可能会犯错,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但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能勇敢的坚持,就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 最后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现在我想说的就是,像勇敢、谦卑还有自律,这些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做成一些事。 但只会做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考虑到做事的出发点。

在西藏工作九年,在西藏,人们最重视的一个品质就是善良,所谓的善良就是你做事的出发点,不只是考虑自己,更是考虑更多的人,你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所以善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品质。

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生存压力很大,有很多现实问题要考虑,但是想一下,人生其实很短暂,只有这么短短几十年,所以不要轻易的向现实妥协。

做一个让你自己骄傲,对这个世界有益的一个人,其实是更好的。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母校协和给了我一个特别宽松特别自由的成长环境,也让我有幸在学生时代遇到了一些真正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前辈,比如我的导师李龙芸教授。 这些前辈们让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优秀的医生应该是什么样子,他们也是指引我前行的榜样。

我感谢母校的培养,在这里也衷心地祝福母校能够蓬勃发展,在未来能够培养出更多有能力、有担当而且有爱心的栋梁之材。

我也希望我们每一位师弟师妹都能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勇敢的追寻你们的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做最好的那个自己,这个世界一定能变得更好,谢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