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想和你聊聊南海这支了不起的抗日武装!

2019-09-03 15: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天,9月3日

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都必须铭记的日子

抗战14年,中华儿女奋起杀敌,保家卫国,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撑起了民族的脊梁。在南海,就有一支著名的抗日武装,从20余人发展到近500人,在广东人民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日军进犯,南海人民奋起抵抗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1月,在党组织的指导和推动下,一些进步青年学生先后在南海县佛山镇、官山地区成立了救亡呼声社佛山分社和官山分社,广泛深入地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1月1日,救亡呼声社等8个抗日救亡团体发起成立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同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从广州搬到官山的仲恺农工学校等相继转移、停课,部分学生留下来与官山青年合作社成员组成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官山独立支队(简称“抗先官山独立支队”),还组建了官山壮丁抗日自卫队(简称“官山自卫队”)。10月21日,广州沦陷。翌日,吴勤从佛山镇带领19名爱国青年到广州市南郊崇文24乡组织了一支五六十人的抗日义勇队,积极筹集武器,准备武装抗日。

吴勤(1895-1942),南海县第四区南浦村人,大革命时期曾组建南浦农团军并任团长

10月26日,日军为巩固广州据点,派遣第五师团沿东平河主航道溯江而上,从澜石登陆,并于当天下午侵占县城佛山镇。10月末,吴勤率抗日义勇队在平洲夏漖附近河面伏击日军两艘运输船,击毙日军10余人,缴获粮食数百包。11月初,抗日义勇队又袭击广三铁路小塘车站,阻延了日军沿铁路西进计划。11月下旬,日军两次企图在南海县官山登陆。驻守在官山海口的抗先官山独立支队和官山自卫队英勇抵抗,击毙10多名日军。其后,日军第三次进犯官山时,用炮艇、飞机向驻守阵地炮击、轰炸,掩护登陆。驻守队员顽强抵抗,终因弹尽援绝,被迫撤离阵地。

抗日义勇队伏击日军战斗遗址(位于今桂城夏西村)

官山战斗遗址(位于今西樵大桥附近)

南海县沦陷后,抗战斗争从未停止过,然而到1942年10月前,尚未组建起一支以南海为活动基地、具有一定规模的人民抗日武装。珠江地区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11月末,为使抗日义勇队获得合法地位和给养,吴勤与国民政府广州当局(时已迁至广宁)取得联系。时任广州市市长兼西江“八属”总指挥曾养甫为了扩充实力,给予抗日义勇队“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的番号,并委任吴勤为司令。广游二支队很快发展到10多个大队,几千人,然而绝大多数大队受封不受调。

1939年1月起,中共广东省委、粤东南特别委员会应吴勤要求,先后派刘向东、严尚民等四批党员干部到广游二支队工作,对广游二支队直属队进行整编和训练,并在直属队建立了党支部。5月,中共西江特委派高柱天到南海、三水敌占区工作。高柱天先后到国民党驻南海、三水地区的钟六、周志雄、葛肇煌等部以及广游二支队刘登大队开展工作,力图改造这些队伍,使之成为共产党掌握的抗日武装。8月,广游二支队直属队党总支在禺南石涌(番禺县内)成立,由刘向东任书记。

1940年9月,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召开会议,决定加强对南番中顺敌后抗日武装的领导,深入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把广游二支队建设成为党绝对领导的抗日武装,并以林锵云领导的顺德抗日游击队为基础,充实一批领导和青年组成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由林锵云任队长。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先后进行了沙湾、西海、泮浦等战斗,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

林锵云(1894-1970),1928年曾任南海县委书记,1939—1940年间先后任南顺工委书记、南番顺工委书记、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委员

在党的领导下,广游二支队进行了整顿,清除抗战不坚定分子。1940年11月,中心县委决定将自首变节的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张戎生清除出队。1941年7月,根据中心县委的决定,第一大队调回顺德西海,与独立第一中队会师,并宣布与企图带队叛变的大队长刘登决裂。同时,广游二支队把部队整编为三个中队,由中心县委直接领导,形成珠江敌后抗战的核心力量,使珠江地区的抗战进入了新的阶段。

南海人民抗日武装的建立与壮大

1942年5月,国民党顽固派勾结地方反动武装,将吴勤等3人暗杀。中心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林锵云任广游二支队代司令。鉴于中共南海党组织在南庄理教一带活动时间长,群众基础好,中心县委决定以理教作为开辟南三边区的桥头阵地,并于同年10月,先是派共产党员麦君素回南海西樵羔舟村,联络和恢复周边的党组织,并建立与粤中联系的秘密交通站,继而派独立第一中队副中队长霍文、陈英带领20余人秘密开赴南庄理教村,建立新的游击据点。

12月,原驻顺德莘村、良村、马村一带活动的部队被迫转移,先后由中心县委委员刘向东、中队长黄江平(黄平)率领到达理教与霍文带领的队伍会合。转移部队前后三批共70多人,配备轻机枪2挺,长短枪数十支,由刘向东负责领导。

1943年2月,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南(海)番(禺)中(山)顺(德)游击区指挥部(对外不公开),统一领导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武装斗争。林锵云任指挥部指挥,罗范群任政治委员。3月下旬,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决定进驻理教、河滘的部队由黄平和李群(梅易辰)负责,内称南海人民抗日独立中队(以下简称“南海独立中队”),对外称“黄平部队”,直接隶属南番中顺指挥部,黄平任中队长,李群任指导员,陈英任副指导员,刘向东从南三部队调回指挥部工作。南海独立中队成立以后,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顺利地建立了以河滘为中心,包括贺丰、陆家、下梁、上淇、杏头、吉利等地的游击活动区,其后进一步扩展到沙头和大同等地。部队积极消灭怙恶不悛匪徒,先后铲除了顺德沙滘裕君堂(土匪集团代号),袭击了西樵官山伪联防队等反动势力,还派出手枪队处决了石头村、贺丰巷心村等地的多名汉奸,并多次打退日、伪军的围剿。

黄平(黄江平)

梅易辰(李群)

1944年7月,南番中顺指挥部把南海独立中队扩编为南(海)三(水)大队(对外仍称黄平部队)。黄平任大队长,李群任政治委员,陆华任教导员。南三大队成立大会上,一位战士哼起了一支歌:“我们是抗日的先锋,我们是青年的游击队,生长在珠江畔,战斗在南海边,为保卫肥美的稻和桑,为收复失掉的地方,我们跟鬼子决死仗。”现场群情激昂,大家跟着唱起来:“看,同志们!铁的队伍,散布在乡村,埋伏在森林,前后夹攻,叫敌人永远不能再前进。打击它,最后消灭它!来,弟兄们!姐妹们!挥起大刀,瞄准土炮,准备反攻!我们是青年的游击队,我们是抗日的先锋!”南三大队成立后,奉命挺进南(海)三(水)边境官窑大榄、小榄一带开辟新的抗日游击区。部队派人与打入官窑伪逑安乡当文书的中共党员高柱天和在百计塱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的中共党员王仲华等取得联系,进入黄洞、小榄、松木塱、百计塱、南坑村等地活动,在地方党组织的配合和群众的支持下,终于在南三边区站稳了脚跟,活动区域逐步从南庄扩展到小塘、官窑和三水县的乐平一带。

南三大队开进南三边区活动后,公开发表《黄平部队告南三同胞书》,阐明部队“抗日、团结、爱民”的三大主张,并采取军事行动,对汉奸、土匪、恶霸分子予以坚决打击。1944年11月中旬,南三大队在三水县沙头乡(今属南海)进行整编,将原队伍编成3个中队和1个手枪队。部队驻地在沙头文贵潘公祠。

南三大队驻地旧址(沙头文贵潘公祠)

《黄平部队告南三同胞书》(局部)

南三大队印发的捷报(局部)

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的成立

1944年,广东大部分地区沦为敌占区。10月1日,南番中顺指挥部在中山县五桂山槟榔山村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正式成立中区纵队,林锵云任司令员,罗范群任政治委员。南三大队隶属中区纵队。12月上旬,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召开由中区纵队领导和珠江、粤中、西江地区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会议决定撤消中区纵队建制,将驻粤中地区部队和珠江地区部队分开,在粤中的部队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原珠江地区部队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成立宣言

1945年1月15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以下简称“珠江纵队”)公开宣告成立。林锵云任司令员,梁嘉任政治委员。南三大队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以下简称“独立第三大队”)。冯光(何达生)任大队长,梅易辰任政治委员。独立第三大队成立时,部队驻地仍在沙头文贵潘公祠。

冯光(何达生)

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成立时印发“恭贺新禧,并祝抗战胜利”的贺年卡片

独立第三大队成立后,迅速取得了奇袭官窑圩、巧夺牧牛沙农场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南三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有力地震慑了敌、伪、顽势力,镇压了他们的嚣张气焰。2月14日,独立第三大队攻打三水乐平圩失利,撤回沙头驻地。经过研究,主力部队主动撤到外围隐蔽。翌日,南海县伪三区长梁支厦纠集多股反动武装和三水县伪联防队共2000余人围攻沙头。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留守队员和沙头民兵面无惧色、据守阵地。敌人连续组织了几次冲锋,均被击退。战斗进行至第六日,驻三水西南镇的日军和佛山的汪伪警备大队同时出兵援助伪联防队,战斗十分激烈。日军连续组织了数次冲锋,仍无法攻破游击队阵地。到下午3时许,在外围隐蔽的主力部队适时地组织反攻。在内外夹击之下,日、伪军于傍晚撤退。经过六日五夜的艰苦战斗,部队毙伤日军20余人、伪军30余人,取得了沙头保卫战的最终胜利。为保存部队实力,主力部队于21日晚离开南三边境地区,转移回理教休整。

沙头村旧照(沙头保卫战所在地)

1945年3月上旬,珠江纵队司令部调派林锋任独立第三大队大队长,叶荣生(叶向荣)任政治委员,冯光改任副大队长,梅易辰改任副政治委员。3月中旬,根据司令部的指示,林锋、叶向荣率独立第三大队返回南三边区。其后,部队取得了泮边战斗等一连串胜利,先后攻克南海的泮边、大榄、罗洞、刘边和三水乐平的源潭等伪军据点,巩固了根据地,还吸收了一批青年参加游击队,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4月底,独立第三大队转移至黄洞村,队部设于黄氏大宗祠内,并在队部开办夜校,广泛发动群众抗战。

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队部旧址(黄洞村黄氏大宗祠)

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1945年2月上旬,独立第三大队在取得官窑圩战斗胜利后,便准备筹建南三边区抗日民主政权。3月初,部队率先在理教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鳌龙吉民主乡政府,下辖10个村庄。这是南海县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至5月结束)。

同年4月,根据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独立第三大队在南三边区先后建立了7个联乡办事处(南海县4个,三水县3个)。5月下旬,经珠江纵队政治部批准,在南海小榄圩正式建立了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南(海)三(水)乡政建设委员会(简称南三乡政建设委员会),由高柱天任主任,麦君素任副主任,统一领导各联乡办事处,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三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至12月结束)。

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南三乡政建设委员会钤记

挺进西江,转战粤北

1945年5月上旬,独立第三大队一部和第二支队大部编成挺进西江大队,陈明任大队长,冯光、陈胜任副大队长,李海任教导员。15日晚,挺进西江大队400余人从黄洞出发,向四会、广宁挺进。随后,独立第三大队重新整编和调配干部。第二支队留在南三边境地区的部分队员编入独立第三大队建制,整编后大队下辖3个中队,1个独立小队及政工队等。梅易辰任大队长,郑少康(兼)任政治委员,潘恩隆任副大队长,何干成任教导员。

日本宣布投降(8月15日)后,8月23日,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区委指示,独立第三大队从三水县源潭圩集结,挺进粤北(12月撤销,编入东江纵队),留下一批民主政权干部和20余人的武装队伍,由高柱天领导,在南三边区坚持斗争(12月初分散撤离)。

从1942年10月至1945年12月的3年多时间里,从南海人民抗日独立中队扩编为南三大队,及之后发展为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这支南海人民抗日武装由20余人发展到近500人,转战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山区,历经大小战斗40次,俘敌200余人,毙敌350多人,为抗日救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85年1月15日,独立第三大队部分老战士在沙头合影,纪念独立第三大队成立40周年

来源:南海档案史志

文字: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南海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史》

图片: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党史研究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