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学高安】石脑有个梅江村

2019-09-16 22: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石脑有个梅江村

石脑有个梅江村。

梅江村子不大,但也不算小,有300多户人家,上千人口。座落于素有高安“四大古镇”之一的石脑集镇南侧,临锦河而居,早几年前就是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对此,来之前,我就有所了解。

临近夏至的这个大清早,我走进了这个叫梅江的村子。

虽早有耳闻,但真正实地见到这两幢联排、前后相间9米,左右两排之间的小巷宽2米、大巷宽8米,成排新建的3层半小楼,全部硬化的村道屋巷,屋前屋后的繁茂树木......还是扎扎实实让我大吃一惊。

村民们大多还未岀门。村前村后的农田里,大片的禾苗正肆意地吮吸着阳光,扬花吐穗。几个年长的老农挽着裤腿,巡走在各家的田埂上。任由野草挂着的露珠打湿鞋子,却是满脸的喜悦。

70岁的村民松伯陪着我在村前村后转。他是我那年在石脑参加一次座谈会上认识的。当时他是建新村的有功人员代表。发言时,他说,其实最初他是新村建设最坚决的反对人,几次三番带着村民上访,说是“建新村会损了村子的风水”,“一宅一户侵害了祖上留下的土地”。后来,他却成了全村跟着村组干部第一批拆除自己老屋、最后一个建新房的人。他说这个转变不是靠别人压或劝的,是他搞懂了政策,知道了建新村的好。

一个讲真话的人。由此,我便记住了他。

从松伯零零碎碎的讲述中,我慢慢知道了更多。其实,以前,村子是在下面不远的一片矮地上的。往年,遇到锦江涨水,很容易受灾。2014年前,村里有30年未建一幢新房。不是建不起,主要是因为地势太低,易受水浸,大家想建也不想建。加上村子离集镇近,村里人种粮种菜,每家都有年轻人出去办个厂,打点工,生活还过得去,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更多的想法。

“当然啰,村里风气不好也是个很大的原因。”松伯接过一根咽,点燃,深吸了一口,说,“1996年,途经梅江村的320国道改扩建,影响了排洪,村民们几次封堵国道,还有人因此受到处罚。从这以后,总有个上十年吧,村里好象成了一个火药桶,相骂打架是家常便饭,老老少少都会赌一把,乡里村里的干部一般是进不了村的,这样子,还有谁会给你批地建房……”

“要说起来,国家的政策还是好,政府还是为老百姓做事。”说这话时,我看到松伯那黑聈的脸上满是真诚。“你看,现在,老房子全部拆了,地基整体抬高了,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小洋楼,用上了水电气,村里还有了村民活动中心......原先见惯不怪的几棵古樟树、村边的几垄菜园子,现在也变成了生态旅游的景观,经常有人来拍照、游玩。”

“来客人了?进屋坐坐。”

顺着人家的邀请,我们走进了村西一户人家。主人很热情,领着我们楼上楼下转。

“呵,这装修,这摆设,小康的小康哟!”

“一般啰。”主人应道,“家家户户都差不多,还有更好的。”

这时,太阳已升起好高,阳光洒落在村子的四野,一片的蒸腾景象。我和松伯握手告别。我要趁着这阳光正好,回到我的世界里去做点什么。我知道,关于梅江,记忆很久远,也会有更多的未知,但此刻,梅江所带给我的那股冲击,令我没有一点办法去拖沓或迟疑。我要把梅江没有变和大变样的东西,以画的形式素写在心里。这首田园牧歌所给我的气场,似无限春潮,向着前方涌动。

尽管,置身其中后,明显闻到的依旧是泥土味,听到的依旧是鸡鸭叫,但却坚实地让我体味到一种源于乡土的浑厚,更有那乡土的浑厚与新生活交融并绽放出的秀美、鲜活,其根是那样的粗壮,其态是那般泰然......

作者简介

兰洪彰:能写一点,能说一点。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故事、报告文学、杂文、歌词等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岀版《站着,是幸福的》、《诗高安》等文集,与人合编《文化高安》、《乡土乡音乡情》、《永远的十月》等。

广告合作热线:15179508888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