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香味浓、嚼劲足、口感佳……松江139所学校13.6万师生吃上本地大米

2019-09-16 20: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年9月开学,松江区中小幼共计139所学校师生的饭桌上,都吃上了松江的本地大米,各校也用小小一粒米展开了独特的育人模式。

今年9月开学,松江师生的饭桌上,出现了由区农技中心自主培育的“松香粳1018”大米。

据师园配菜公司负责人杨辉光介绍,“松香粳1018”大米主要特点:米粒外观好、香味较浓。煮出来的米饭蓬松、油光亮、有弹性、嚼劲足、口感极佳。

松江大米储备充足,可供全区学校

松江区教育局前往叶榭、泖港等地实地考察了松江大米的情况后,目前,松江大米供应区域内139所学校185个点,13.6万师生享用到了“松香粳1018”大米,每月平均160—180吨松江大米供应给学校。

极大的需求量,会不会造成库存不足的问题呢?杨辉光表示:“2019年‘松香粳1018’种植面积3.39万亩,预计上市产量1.2万吨,种植面积和上市产量每年以20%递增,具有稳定供应能力。目前松江大米加工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装备,年加工能力5000吨,在建2家叶榭、小昆山大米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全区利用粮食系统仓储资源,可储存优质稻谷6500吨,已投资建设5000吨低温储存仓库,年底投入使用。”

“松江大米已经具备为全区学校食堂提供服务的能力,今年我们全区所有学校都吃上了松江优质大米。”杨辉光说道。

小小一粒米,也有大文化

“一粒米七担水。”这是松江地方上流传的一句话,但是对于现在的松江孩子而言,或许只是听觉上的感受,并没有心灵上的震撼。

松江小昆山学校在孩子们学习了《悯农二首》的契机下,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一粒米的故事》,了解大米的生长过程、农民的辛苦劳作;结合年级亲子活动,画一张《一粒米的成长》手抄小报、游一次农村、采访农村中爷爷奶奶听一听粮食的故事等,让孩子能深刻地感受到“粒粒皆辛苦”,体味劳动者的艰辛,进行懂得珍惜粮食、感恩劳动者的教育。

对现在的城市孩子而言,大多没有见过平常吃的大米是如何从地里生长出来的,水稻自然的样子已经被进行了“可食”与“不可食”的区分,但自然的食物到底是怎么样摆上我们的餐桌的呢?九亭第五小学的孩子们就跟随“松江大米”,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美食之旅……

水稻除了可以变身成为香喷喷的米饭,还能做什么呢?自然课上的“四季餐桌”,九亭五小的老师为学生们带来答案。一年四季,不同节气,总有米食的身影来装点节庆。春天的米花糕、夏天的冰酒酿、秋天的团圆粽、冬天的千人糕……大米在孩子们的手中千变万化。孩子们在品尝美味劳动果实的同时,老师们讲述米食点心背后的礼仪、养生、节庆、节气等文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了解历史,尊重风俗,体验民风。

见证一粒米的诞生和成长

通过各校开展的活动,松江学子见证了一粒米的诞生和成长。在每日学校午餐时学生和老师也杜绝浪费现象,积极做到光盘计划。

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提倡“光盘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孩子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食欲和饮食量,学校开设专门服务窗口,让学生自行添饭菜,对于实在吃不了的,允许学生之间相互帮助——“我光盘,我做主”。发放“日月星币”奖励,鼓励“光盘行动”做得好的同学与校长共进午餐,激发学生的荣誉感。

学校请卫生教师和班主任通过多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各种食物能满足小朋友身体发育、大脑发育的所需,让光盘发自内心。

实行光盘行动之初,上外松外每周午饭的泔脚重量,由原来的约800公斤,降到了约400公斤甚至以下。如今,光盘行动“杜绝浪费,养成好习惯”的春风,吹遍上外松外校园。

在九亭五小,食育文化月中,学校积极弘扬传统中华经典文化,在教育过程中涵盖珍惜粮食的古诗教育,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升旗仪式上,二6中队通过情景剧《悯农》生动地演绎了农民伯伯的辛苦和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班主任们利用午会课组织学生学习《悯农二首》、《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等诗歌,并组织学生通过填空、接龙、即兴问答的方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食堂的环境布置方面,学校结合图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诗歌中节约粮食的意义;在午餐之后通过朗诵古诗、学唱古诗等活动强化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在环境渗透和老师的不断教育下,九亭五小的“光盘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也逐渐养成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

内容来源:周到

编辑:周雨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