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哈尔滨大工匠】朱心升:择一事守一世!他用三十年积淀 “雕刻”时光

2019-09-18 16: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尚志市珠河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邵俊凯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下午我来到了碑林,这里的草长得更加茂盛了。我注意到这里多了几块石碑。走进碑林的深处,我听到了有规律的敲打声。由于好奇,我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这位中年人正一边刻字,一边和周围的人交谈。

经过简单交谈,我才得知整个碑林石碑上面的字都是他刻的。他不仅满腹经纶,而且能够以极高的相似度模仿所有书法家的作品。很难想象这需要多久的积累与练习。

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坚持,此谓“敬业”。日常生活中,最敬业的人,却最容易被忽略,他们需要被我们发现,成为我们的榜样。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繁荣……

邵俊凯日记中的主角就是今年49岁的篆刻工匠朱心升。朱心升“闯关东”来到黑龙江省尚志市已有几十年。他能够模仿王羲之、欧阳修等书法名家的作品,并将之篆刻在石碑上。朱心升现任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尚志碑林)雕刻工人,被市总工会评为2018“哈尔滨大工匠”。

遍访全国碑林

独创刻法获赞

1996年起,朱心升开始从事专业书法作品雕刻,曾遍访全国各大著名古代碑林,潜心研习各种书体的雕刻技法,使其最大限度地在石材上展现出书法的神韵及魅力,并在实践中摸索改进传统手工制作工具。

目前,在业内流行很广的小锤头焊接合金,就是朱心升经过实践之后改进的雕刻工具,不但大大提高了书法作品雕刻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朱心升凭着对雕刻艺术的酷爱,几十年如一日,在继承与发展中摸索前行,并取得重大突破,碑刻作品根据书法字体特点,采用阴刻、阳刻方法二次创作后,古朴、刚劲,清秀、唯美,颇具神采,得到众多书法名家的高度认可。在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景区,他所创作的世界书艺专栏中,有中文、日文、韩文、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东巴文、维吾尔文、女书等各种文字碑刻。其拓片在韩国展出时,好评如潮,得到国内外书法家高度赞誉。

朱心升多年来努力钻研,并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技巧无私传授给徒弟,从1998年至2014年,他共培养徒弟8人,分别来自山东、辽宁、黑龙江,如今他的徒弟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为家乡作出应有的贡献。

抗联碑林刻字

全部出自他手

“气壮山河,义薄云天”——落款赵一曼孙女陈明陈红、“惟念抗战成功,重睹黑水白山”——落款赵尚志之父赵子馥……在尚志碑林里,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石碑,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抗联碑刻群。这里所有的石碑都是给抗联英烈的,刻在石碑上的字遒劲有力,每一笔都饱蘸深情。

尚志碑林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在1965年,园内修建了由周总理批示的“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该纪念碑碑文“珠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由抗联老战士、时任黑龙江省副省长陈雷题写。

尚志市是抗联红色根据地,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拥有以赵尚志、赵一曼为代表的抗联英雄。这里是许多抗联英雄战斗过的地方,许多英烈长眠于此。从第一块抗联碑刻到现在形成抗联碑刻群已经21年了。

现在,抗联碑刻群已成为中国之最,这里每一块石碑的规格都是高210厘米、宽70厘米、厚20厘米,算上底座重达1.5吨的辉长岩,在户外环境中500年才会失去光泽,2000年才会风化一层宣纸的厚度。

目前尚志碑林共有石碑7000余块,弘扬抗联精神的碑刻有500多块,这500多块抗联石碑上的书法篆刻均出自朱心升之手。

朱心升告诉记者,他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很熟悉抗战的那段历史,在镌刻抗联石碑时,每每想起石碑背后的历史事件和先烈,无不受到触动和鼓舞,他每年从3月就一直不间断镌刻,直到11月中旬。

雕刻作品被收录

“世界吉尼斯纪录”

朱心升自1996年起一直从事专业的书法篆刻,通过几十年的雕刻实践增长了智慧,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不但为尚志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建设作出了很大成绩,还为我省大庆、通河、同江、密山的书法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要贡献 :

1995年,朱心升和他的团队为林口县刁翎镇乌斯浑河(牡丹江支流)雕刻的八女投江纪念碑,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他和团队为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景区雕刻书法作品几百件,该景区已被国家授予4A级景区。

1998年,他带领的团队,为密山北大荒书法长廊景区雕刻的8.56米长花岗岩毛笔雕塑,获当年世界吉尼斯纪录。

1999年,密山火车站站前广场,他和团队雕刻完成的华表群,已成为密山市的一大亮点。

2001年,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景区,雕刻重达70余吨的九龙印,被收为2001年度世界吉尼斯纪录。

2003年,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景区雕刻的赵尚志、赵一曼烈士雕像,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在密山兴凯湖当壁镇旅游景区,为其雕刻的大白鱼雕塑,已成为旅游团必游景点。

2004年,在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景区,雕刻的腾龙笔,高达15.1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笔雕塑作品。

2006年,在赵一曼烈士牺牲地,雕刻的赵一曼烈士花岗岩石墓重达20余吨,成为国内著名的烈士陵园。

2007年,中国书法文化博物馆景区万寿山,共镌刻古今中外书法名家寿字作品16000余幅;与2003年完成的1066字的千龙壁、2008年的百福柱,使该馆景区形成了“抱百福、观千龙、登万寿”的游览景观。

2013年,尚志市石嘴山赵尚志纪念园廉政教育基地,雕刻100幅书画作品。

2016年,哈尔滨铁路机务段,雕刻书法作品上百件。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焱 文/摄

编辑 林华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