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学生调研⑤|一个安徽畲族乡的长三角“基因”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安徽“融长”一体化发展调研采访团
2019-09-20 10:4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编者按

今年暑假期间,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组成安徽“融长”一体化发展调研采访团,他们以皖浙两省交界处的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为调研对象,对这里以江浙沪市场为依托发展乡村旅游并进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蹲点调研,形成了一组文字。该团队今年还获得了《南风窗》杂志社2019年调研中国全国30强团队称号。

澎湃新闻核实、编辑了这组文字,以飨读者。今天刊发的是这组调研报告的第五篇(略有删节)。

皖浙省界千秋关下的云梯畲族乡,这是安徽省唯一的畲族民族乡。

几天前,为了给葡萄重新杀菌,蓝晓根又独自开车前往浙江购置新的农药产品,来自江苏的妻子正在家中照顾雨后的葡萄串;路过花溪谷,黄春峰正在大棚外和技术人员商讨引进长三角地区先进花卉种植技术;而小渔农庄的喻永飞,饭后习惯性地和来自杭州的客人们谈天说地;电商蓝陈芳和往常一样,正在向上海的订单客人介绍山核桃……

畲族小伙蓝陈芳的每天都会打包快递送到快递点,大山里的特产通过物流流向了远方。

这些都是历史上千秋关山脚下的安徽省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村每天都会上演的一幕。

来自上海的旅游大巴驶入千秋村,如今这个村的农家乐床位在旺季时几乎被来自上海、南京、杭州的游客预订满了。

村口每天来自于江浙沪皖的旅游大巴川流不息,操着上海话、南京话、杭州话等“包邮区”城市口音的游人络绎不绝。作为一个几无著名景点的畲族村,硬是以自己的民族特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一跃成为宁国市新兴崛起的乡村旅游集散地。

爆棚的人气甚至连住在千秋关脚下的浙杭州临安人也心生奇怪,“我们(指东天目村)农家乐比云梯好多了,但也不清楚为什么上海人就喜欢去那里……”临安人也许不明白的是,畲乡早已赶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风口,相邻、相近的区域优势已让这里的乡民植入了长三角基因,其背后则是蕴含着安徽人顺势而为、主动融入的积极态度。

云梯乡过境的宁千高速是规划多年的宣(城)桐(庐)高速的一段,安徽段早在2015年通车,但浙江段至今迟迟未开通,这样的断头路在皖苏、皖浙两省还有一些。

隐藏的长三角“基因”

在外辗转20多年的蓝晓根没有想到天命之年会和妻子返乡搞起了农业,成为当地的葡萄种植大户。返乡前,他曾经辗转多地,在江苏的某个工地承包过27栋楼房的外墙粉刷工程,并结识了妻子朱月红,组成了地域相融的家庭。

蓝晓根和来自江苏的妻子建立了以葡萄园为主生态农庄,鹅为 葡萄“锄草”、葡萄叶喂羊、和鸭,一体化的循环过程吸引了很多游客体验消费。

而现在,他从建筑业转向农业,依靠妻子从江苏带来的葡萄种植经验,一步一脚印地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葡萄乐园。按照习惯,他所有的农业技术产品以前都选购于江苏张家港,但未曾停歇的大雨使他这次选择就近解决。

汽车飞速驶往省界公路,蓝晓根的车身被雨水冲刷得焕然一新,他指着远处已经通车5年但在省界前戛然而止的宁千高速说:“千秋关是皖浙两省历史上交流的关口,可是安徽修的这条高速至今没有通向浙江,浙江人如果修通了我们往来就更加方便了。”

就在这天,千秋村的小渔农庄老板喻永飞,正考虑带着妻子再一次踏上去浙江的路途。因为经常去浙江安吉、临安以及桐庐等地考察学习农家乐经营理念与经验,他的车上了浙江牌照。

喻永飞在向浙江客人请教。他家的农家乐特殊之处在于差异化发展,从不接团,空窗期时用了2个月在浙江跑,学习山那边的经验。

他的农庄位于千秋村太子坑水库环湖公路上,与众不同的是他并不接待旅游团,几乎全是自驾游的回头客。一位住了半个月的杭州客人说:“浙江好的农家乐就是以老顾客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小喻学到了一些东西哦!”比如他的农庄房间另配电扇和衣柜就是这里的农家乐中唯一的。

如同蓝晓根在江苏、上海摸爬滚打多年带回的是现代农业技术,同村的花溪谷项目更见证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深化。

花溪谷农工正在修剪花枝,从北上广返乡创业的黄春峰想在家乡建立集观光-体验-电商-住宿-餐饮为一体的旅游集合体。

花溪谷是云梯畲族乡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从花苗培育到花朵售卖,每一道关口都穿插着外来的先进理念、技术、人才和经验。花溪谷引进了浙江先进的花种、花苗以及农药,而移株使用的新花盆主要是由江苏和浙江的厂商定制而成,包括进口营养土在内的其余培植材料也多半选自江浙沪地区。旺季时,花溪谷的花卉销售常常供不应求,江浙沪地区的客户还常常提供应急帮助。花溪谷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创新之举,2018年10月,花溪谷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启用,主要阵地为浙江杭州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网。在电商运营方面的知识也主要是向运营成熟的江苏天狼月季、浙江虹越花卉学习而来。

云梯乡6000多人口从事不同行业,无论是笋干、山核桃销售还是乡村旅游亦或是生态农业,始终与长三角产生了水乳交融的联系。

“请进来”和“贴上去”

因为地域相近,长三角的巨大市场溢出效应首先在这里显现,久而久之市场、技术、理念交融“打包”在远离上海的崇山峻岭里落户。

至今让宁国人引以为傲的海螺水泥正是在当年上海的“三线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贴上去”,这两者之间相互配合转化形成了独有的“基因”。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电商与农家乐为代表的旅游业发展让这个偏远的民族乡焕发了新的生机,长三角这个庞大的市场是这个后发地区最为依赖的因素。

当提及游客大多数是来自哪里时,千秋村农家乐老板的答案不约而同:江浙沪群体。当提及思想观念、技术经验从哪里学时,畲乡的人也尽乎一致地回答到——江浙沪。长三角群体成为这里旅游和物产的最大客户群体,长三角的技术、理念乃至资本成为变革推动这里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当东边的朋友早就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时,一股无形之力将畲乡人推向东边。

为吸引游客,农家乐协会牵头主办的篝火晚会成为村里民族特色的亮点,但这远远不够。

主动而为的那群人不仅仅是政府和个人,行会组织事实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杨方国是“畲乡人家”农家乐协会的会长,也自身经营着一家农家乐。作为村子里最早一批“吃螃蟹”的农家乐老板,他敏锐地察觉到现阶段农家乐行业存在的不足。他主持的农家乐协会组织去浙江考察农家乐学习、邀请浙江景宁畲族演艺团队驻地表演,还以协会的名义聘用了市场业务代表常驻上海,而在此之前几乎所有农家乐都会三天两头跑上海,“跑遍了上海大大小小的旅行社,自己印名片、传单,可能我比有的上海人都熟知上海的大街小巷……”杨方国说。

篝火晚会现场。

而最早开发畲乡旅游的畲酒红旅游公司从一开始就将目标游客对准巨大的上海中老年人市场,开通了到上海的旅游直通车。“每天在上海人民广场,无论多少人,哪怕是1个人都会用车接到云梯,直通车的开辟开拓并稳定了上海客源。”云梯乡副乡长金雅玲对此印象深刻。

将规模巨大的长三角市场“请进来”是推动畲乡发展的催化剂,主动学习山那边的思想、观念、技术则是寻求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源。

80后畲族小伙蓝陈芳早前在浙江工作时接触到“1688平台”出货方式,逐渐对电商心生兴趣,于是查访了畲乡周边几乎所有的浙江电商村,对浙江农民利用互联网创业的胆识和开放的眼光心生佩服。在积累了一定的电商经验后,他果断回乡和来自浙江的妻子一起干起了网店。

“我们的山核桃比浙江得更好,章燎原离开詹氏公司(宁国本土企业)至芜湖创办了三只松鼠,我也可以走这条路。”蓝陈芳谈起他注册的品牌对未来生活充满了自信,“如果只在线下零售,我的销售范围顶多是一个方圆五百公里的圈,而现在我可以说,销售的范围可以伸到全世界!”

如今,喻永飞的农家乐杭州回头客络绎不绝也与他得自浙江商人的注重服务理念不无关系。喻永飞带着妻子孩子一家三口曾花了两个月里跑完了浙江的十几个代表性农家乐,装作普通客人入住甚至以挑剔的眼光“挑刺”,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搞清浙江商人是如何注重游客体验提质服务。考察、模仿、借鉴甚至“偷学”已然成为畲乡人改善服务、巩固市场的重要手段。

而在外闯荡多年的黄春峰深知家乡的人才、技术、理念与一山之隔的浙江的巨大差异,于是除了将花溪谷园区负责人派往江浙沪周边的花卉景区学习相关栽培、繁育和养护技术外,他还和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长三角地区高校签订协议、取得合作。

云梯畲族乡旅游干事蓝莉萍表示,这种大规模的学习既有政府组织,也有行会组织,但大部分的农家乐老板都会自己向东看、向东比、向东学。

长三角“基因”为何扎根?

云梯乡畲族位于宁国市东南边陲,与杭州市临安区、湖州市安吉县毗邻,历史上是一个条件艰苦的偏远乡镇,畲乡年轻人去往邻近浙江、江苏和上海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

而如今的畲乡人“春天采制笋干、年中经营农家乐、秋天摘山核桃”流水线般的生计已经让他们过上相对富裕的日子。无一例外,他们依靠的是山那边的巨大市场,学习的是山那边的技术、理念。

相较于安徽其他地方,畲乡和它所在的宁国市早就打出“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口号,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上,这里的人占据地利的先天之利,宁国市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一直居于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前列。

宁国市文旅局副局长李庆华表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信息互通,产业互补,商贸相融。这5个词组,就是我们宁国畲乡学习长三角发展经验最大的优势。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是思想——浙江人一直都是善于经商的形象,我们这边也受到不少影响。”

如果说积极学习和风气影响是宁国人主动融入实现后发超越的主观因素,那么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巨大市场的溢出效应则是另一因素了。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返乡创业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地政府顺应国家政策鼓励返乡创业,加快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实际上就是那些见证过、经历过长三角地区发展模式的返乡者的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早期发展的‘溢出效应’由于江浙沪皖相互邻近和日益便捷的交通网而更加明显,所以形成了‘莫干山—安吉县—畲族乡’这样的农家乐旅游发展链。”

事实上,当地一个号称华东地区最惊险的漂流项目——将军关漂流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浙江商人联合宁国当地人投资开发的将军关漂流以惊险出名,每年吸引江浙沪皖的众多游客。漂流从云梯畲族乡毛坦村发源流入浙江安吉县境内,而在其周边则聚集了包括簧山谷等在内的多家高端民宿,同样是基于长三角城市巨大的商务客流需要,而这也成为畲族乡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发展方向。江浙沪的投资、理念、技术正深刻变革着相邻的安徽地区,而安徽的资源、环境优势似乎成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个重要由头。

将畲族乡的奋起发展放入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等宏观的国家战略下看,其实就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畲乡人民以其地利、人文优势在选择中能够顺势借力,搭上了经济发展顺风车,将长三角的资本、技术、理念深深植入。

文字:陈丹

指 导:马星宇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